這幾天讀了一本書──《中國當代音樂,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這是一位朋友送的,他見到買來一讀,覺得「有料到」(有內容),於是再買來兩本,分別送給我和另一朋友。他是在灣仔三聯買到的,是「孤本」;再去買,得跑到中環的三聯去,把那兒餘下的兩本都買下了。
這方面內容的書,在香港該有一定的讀者。如果是關心大陸音樂發展的,一定會願意買來參考,作資料保存。這方面的資料很稀缺,難得發現了,會有不容錯過之感,還會惠及友好,就如我那朋友一樣。
這書果然有價值,而讀來也讓人感慨。
書是中央音樂學院舉授梁茂春寫的,是他以一九八五年開「中國當代音樂」課程以來的教材改編而成。一九八九年六月完成的書稿,本來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的約稿,誰料一場政治風波使出版計劃擱置。幾年後,書由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印了兩版。現在見到的是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的第三版。據作者在前言中說,之前出的兩版,「雖然我沒有拿到任何稿費,但是廣播學院出版社沒有讓我自己交錢出版,我已經很是感激了。」出版社出書不給稿費,作者還得感激,寫作何其可悲。
這本書的篇幅並不很大(20萬字),而分九章涵蓋了廣大音樂領域,涉及歌曲、通俗音樂(流行曲)、合唱、民樂獨奏與重奏、民樂合奏、西方室樂、管弦樂、歌劇、舞劇音樂。一個沒有觸及的重要音樂領域,是戲曲。各章都分期講述音樂發展,主要是三個時期,即「文革」前、「文革」和「文革」後。有些領域也把「文革」前再細分為建國初期,和大躍進至「文革」。
無論哪個領域的發展都有差不多的規律。一是建國初期很有朝氣,在原來薄弱的基礎上,爭相創作,產生過不少富影響力的作品。二是所有領域都有提倡民族化的過程,對運用民族、民間的音樂養分,有過很有益的探索。三是都受到「左」的政治影響,即使在「文革」前,也因為要為政治服務而受到局限。四是「文革」一來,誰都不能倖免,但仍有人能在期間殺出重圍。五是「文革」後一開放,創作力大爆發,可是找不到明確方向,結果是有成績而欠理想。
書最後有一個「一九八九年以來的中國音樂創作」的附錄,主要內容則寫到一九八九年止。全書對於改革開放後的創作情況,相對於之前,着墨較少,材料不如之前的豐富。但指出了至今未變的重要一點,正如在論及民樂合奏一章最後指出的:「隨着演奏水平和創作水平的提高,『曲高和寡』的問題突現出來了。民族器樂創作已開始出現脫離廣大群眾的現象。一些『新潮』民樂作品,更是遠遠地脫離了音樂愛好者和專業音樂工作者。」這情況至今依然,甚至可能愈演越烈了。
書中提到新時期音樂創作的一個困境:八十年代以前,交響樂的試奏是免費的;到一九八五年,演出一場個人交響樂專場需要八千元左右,一九八八年已漲到一萬六千元。這使很多作品寫得匆忙、排得粗糙。如今,價錢應更高了。早幾年就聽聞,有香港音樂家到北京,聽到獲邀請去開音樂會很高興,接着才知道,要自付20萬元。
書中在談到歌劇發展現狀時說:「當提出『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口號以後,文藝演出單位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要求歌劇演出單位也去實行『自負盈虧』,這實際上等於置歌劇藝術於死地。」這也是其他音樂領域的情況(流行歌曲可能例外)。改革開放後,反而見不到多少可以傳世的作品面世,與此不無關係。
**
附記:
為了搜尋這書的封面照,竟然在網上讀到梁茂春的一則醜聞。這醜聞本身,正是中國新時期音樂狀況的一個側面寫照:http://www.sh.chinanews.com/pageurl/20098241316137.html
李怡曾在《一分鐘閱讀》介紹這本書,言語間對梁老頗為敬重。不知那篇報導是否屬實,如屬實的話,實著令人慨嘆。
回覆刪除看來是真實的。此前已有遮遮掩掩的報道,鏈接所示的,是水落石出的總結了。大陸各種機構、行業裡都有形形色色的潛規則,一日不搬上桌面,就一日都在大家的默許下在檯底進行。值得慨嘆的不只是梁某人,還有那碩士生。誰知那碩士銜頭是怎麼來的?學歷造假、學歷買賣已在大陸成風,尤其是官學之間。大專院校早已不是遠離紅塵的清靜地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