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吃慣快餐,確難領略《西廂》

昨天的文章得到一位「九十後」留言,說是對崑曲這類表演有時也想看看,只是擔心即使看了劇本,也看不明白,徒招洩氣。其實,何只是「九十後」,我就說了:看崑劇《西廂記》前心存忐忑呢。

的確,欣賞這樣的古典藝術,與欣賞流行文化藝術大不一樣。流行文化有如快餐,有可口之處(不然M記怎可以開遍全球?),古典藝術等精緻藝術品類不如快餐般可以手到拿來、真接了當,得下些功夫才能品出味道來。對流行的東西,不必抗拒,怕只怕味蕾只適應快餐味道而犧牲了其他美食。

就《西廂記》而言,確有不易明白的地方。崑劇《西廂記》配上中英文字幕方便觀眾,可是我敢說就中文而言,你字字都明白了,也未必句句都懂,因為那是六七百年前明朝的語言呢。

《西廂記》源流很長,原始創作是唐朝元稹的傳奇《鶯鶯傳》,之後為歷代文人珍愛,不斷有所改編,最出名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一種說唱藝術),和元朝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其中最受推崇的是王實甫的《王西廂》,歷代溢美之詞多不勝數:「天下奪魁」、「花間美人」、「北曲壓卷」之作、「化工」之作、「南北雜劇之冠」……等等。金聖嘆列之為「第六才子書」。曹雪芹則在《紅樓夢》中通過林黛玉的口,稱讚它「曲詞警人,餘香滿口」。亦有人把它《紅樓夢》並列為中國古典文藝之雙璧。

是以歷代以《西廂記》改編的作品多如恆河沙數,所取主要是情節。唯獨崑曲一向以元雜劇為尊,不獨取其劇情,且唱的幾乎就是王實甫的原本文字。《西廂記》之可取,除了劇本情節和人物塑造,是文辭出眾。李漁在《閑情偶寄》說,雜劇以全本論,「文字之佳,音律之妙,未有過於《西廂記》者」。

元曲的文字,受益於前朝的唐詩宋詞,大量曲詞由唐詩宋詞化出。「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淺白如話,卻是從元稹的《鶯鶯記》中搬來。「長亭送別」中的「碧雲天,黃葉地(惜范仲淹句),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何異於宋詞?

曲詞有唐宋之風,道白卻有大量元朝口語,而且說的是中州官話,有點不慣,但在字幕幫助,不至於完全不明白。連上前文後語,又有表演,不會如墜霧中。《西廂記》能夠流傳千百年而不衰,在明清期間被列為「滛書」要「銷毀」而始終沒有禁絕,說明它能與人的心靈相通。心靈相通了,怎會不明?

快餐文化的特點是,重於感官刺激,節奏快速,不必思考,不求仔細感受,囫圇吞棗就成。精緻文化卻要求靜下心來,細意感受,有時還要幾番思量,咀嚼回味。這是習慣了快餐文化之後,一時難以適應的。就如喝慣了汽水,不易領略香茗的回甘。人的味蕾是培養出來,自小吃慣了的口味會一生不變。若要培養新口味,趁早為好。舊的口味不必去掉,但宜多培養新口味,去感受世界的精采。

可惜崑劇《西廂記》只演一場,是不是認為香港觀眾識貨者不多?

(看崑劇《西廂記》五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