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司揭露食物添加劑真相的書 |
近日受到疲勞轟炸的一個詞,是「食物添加劑」。昨晚在電視上看到一段採訪,由一位博士帶着兩名學生「表演魔術」,不用檸檬就「變」出一杯「檸檬汁」來──靠的就是食物添加劑。
這「表演」是因為塑化劑事件越演越烈而產生的。事件的最大好處,相信是讓人們對食物添加劑增加了認識。
上述「表演」其實不夠精采,因為過程簡化了,而且只「變」出了檸檬汁。你再看看這裡的「表演」,會更加驚奇:http://www.youtube.com/watch?v=MQZSwbKkC_Y
這裡「表演」的「魔術師」是在日本被稱為「食物添加劑之神」的安部司。他曾長期從事食物添加劑生產,近年才大悟前非,到處去揭露各種加工食品背後靠添加劑弄虛作假的真相。你到Youtube 鍵入「安部司」三字搜尋,可以找到很多他的「表演」,讓你對加工食品、特別是日本加工食品有新的觀感。
用安部司自己的話說:「我們不會知道平時那些加進咖啡裡的牛奶是用水、植物油和添加劑做成的,不會想到喝的那些『健康飲料』是用寄生在仙人掌裡的蟲子碾碎染色而成的,不會知道那些『為了身體健康』而買來的袋裝蔬菜沙拉(沙律)是在消毒池子裡一遍一遍被消過毒的,更不能想像現在我們吃的肉丸是由本應被丟掉的廢肉再加上大量添加劑製成的。」
因為關於食物添加劑的新聞都是負面新聞,而且不少可以致癌,於是一提到食物添加劑,人們的耳朵就會豎起來。其實,從人類開始講究食物味道、懂得製造加工食品,就開始使用食物添加劑了。可以說,所有食物都離不開食物添加劑。
對於什麼是食物添加劑,各國對有不同定義。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於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和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這就引起一個疑問:增強食品營養的營養素算不算食物添加劑?
中國的定義則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中國的定義不強調「非營養物質」。
既然食物添加劑一直就有,為什麼現在成了問題?關鍵是添加劑越來越多了,而且越來越多是人工合成的。中國目前的食品添加劑就有23個類別,二千多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鬆劑、着色劑、護色劑、酶製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
還必須知道的是,食物標籤上的列出的添加劑往往是「合併標示」的,一種劑裡就不知道「擠」進了多少種添加劑,小小一包獨立包裝的餅乾,可能就牽涉幾十種。
公平地說,不是所有的添加劑都有毒、有害的。傳媒裡有關添加劑的報道都有誇大其辭之嫌。主要問題其實有兩個:一是幾十種添加劑混合起來會產生什麼作用?二是很多在大量使用的添加劑還未弄清楚長期食用是否安全。
清醒地看,現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食物添加劑,因為城市人方便、快捷、便宜的飲食文化其實有食物添加劑的功勞。香港號稱薈萃世界各地美食的大都會,若沒有添加劑,世界各地很多美食根本不可以長途運到香港而仍能保持色、香、味。
如今,生產取決於消費,生產商的行為取決於消費者的選擇。消費者要想真正避免攝入過量食物添加劑,看來唯有抗拒生產商的廣告誘惑,少吃加工食品,多花時間自己動手製造健康食品了。──希望食物的原材料未受污染。
**
參考:
http://www.slideshare.net/geneng15/ss-5246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