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與消費是「聖誕節」的主調 |
的確,香港的「聖誕」氣氛很濃,而且有越來越濃的趨勢,特別是到了消費旺區、以做遊客生意為主的地區例如尖沙咀,簡直有到了「聖城」的感覺。很多遊客是為了感受這「聖誕」氣氛而到香港來的,內地同胞尤其是這樣。
可是住在這裡的人都知道,這是天大的誤會。在這裡「慶祝聖誕」的,可以說絕大部分不是教徒。因為據統計,香港只有六十萬基督徒,佔人口總數不到一成。
這樣的誤會其實已擴大到大陸很多城市了,沿海城市的消費區很多已學着香港大搞「聖誕」裝飾布置,餐廳紛紛推出「聖誕」大餐,人們互送「聖誕」禮物,甚至有平安夜派對和倒數。這些地方的基督徒當然就更少了。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工作的機構必定有很多聚餐,各個部門都搞,有去酒樓的,有光顧食肆「到會」的。我的工作因為「左右逢源」,會接到不同部門的邀請,初時不好拒絕,就來者不拒,現在則學會 say no 了。這當兒,就有個派對在舉行,我則樂得清靜了,寫寫我的文章。
所有這些「聖誕」活動,誰都知道,其實除了名稱和布置,就與宗教沾不上邊。聚餐的,除了說句「聖誕快樂」,不會關心聚會有多少神聖意義。這說得上是典型的後現代現象。
人類社會自從現代化以來,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在精神與物質方面。簡單地說,兩者作反方向發展:精神益趨貧乏,而物質益趨豐富。在前現代的傳統社會,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都重視精神生活,其上有天命、天理、良知等價值觀,它們可以依附不宗教的上主出現,也可以就是現世的倫理道德理想。
進入現代化,是馬克思.韋伯所說的「除魅時代」,人日益成為精神的主宰,過去超越的神聖世界開始失落。到了後現代,世界全面世俗化,物欲主義、消費主義橫行。這與大眾文化結合,把所有人都網羅其中,沒有人可以幸免。報紙、書刊、電視、電影、商店……幾乎矚目所見,都在鼓吹對物質、消費的追求。
在這變化中,中國最危險。一是進程太快,令人措手不及;二是傳統的道德價值觀粉碎了,思想真空;三是中國社會一向世俗化,宗教地位不高。於是,對後現代的物欲主義、消費主義沒有招架之力。年青女子公然說「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騎在自行車上笑」,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可是,人畢竟是需要精神活動的生物,天生需要精神的慰藉,起碼有對感情的需求、對未來的渴望、對命運的恐懼。人越是追求物質、消費,可能越是覺得精神空虛,要尋求填補。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演變:物欲主義、消費主義與宗教聯姻。經過包裝打扮,宗教不論中西都世俗化了,神聖色彩褪減,變為不同的消費行為。物欲主義、消費主義則披上宗教的外衣,把羅網張得更大。「聖誕節」也就成為「普天同慶」節日。而在中國,越是發達的城市,廟宇的香火越興旺。到香港黃大仙上香祈福的,說普通話的比例日增。
對「聖誕節」,不必太認真。「聖誕快樂」不過是後現代的口頭禪而已,後面跟着的一句是──「乾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