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殊的地緣政治位置,使它「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這有利有弊,好的時候可以左右逢源,壞的時候受到左右夾繫。在眼前的金融動盪中,香港就處於後者的難堪處境。
美國果然又開動印鈔機器了,第二輪「量化寬鬆」的潮頭還未來到,先至的流風已掀起波瀾,有如颱風還在遠遠的海面上,香港已酷熱難當。的確是熱,來的是滾滾熱錢呢。
在香港設法抵禦這美元熱錢洪流的同時,還要防範背後另一股洪流──人民幣熱錢。與美元掛鉤的港幣,無奈地不斷貶值,使先富起來而手拿大把人民幣的內地同胞到香港消費──包括買樓──更富了。
於是香港受到鹹淡水的左右夾繫,鹹水是美元,淡水是人民幣。本來嘛,香港位於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地理上就是鹹淡水交界。如今,金融上也一樣了。
鹹淡水的比重不一樣,鹹水較重,淡水較輕,一旦相遇,鹹水下沉,淡水上升。湊巧,目前的美元與人民幣也一樣,美元勢弱,不斷貶值;人民幣則勢強,不升也得升。港幣按照八十年代初定下的聯合匯率政策,只得隨着鹹水下沉了,儘管港元的價值不該是這樣。
美國當然不會管香港的死活。美國在全世界一片批評聲中,仍然堅持給印鈔機按下開機指令,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美國的情況確實是夠令決策當局擔憂的。伯南克推出「量化寬鬆」新措施後,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目前美國面臨的更大風險來自失業率居高不下,且通脹資料處於令人不安的低水平。通脹太低會給經濟帶來風險,尤其是當經濟處境艱難的時候。最極端情況下,過低通脹會演變成通縮,進而導致經濟長期遲滯。」
他擔心的「最極端情況」,就是美國會成為另一個日本,即所謂「日本化」(可參看日前《日本大通縮動心動魄》一文:http://silverylines.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22.html)美國經濟已在各方面顯現出「日本化」蹟象。香港財經事務及稅務局局長陳家強日前接受記者訪問指出,「量化寬鬆」最主要的策略是「印銀紙」,但美國銀行已經「水浸」了,錢借不出去是因為企業不敢投資,而企業不敢投資,是因為消費者不敢消費。這就是「日本化」的惡性循環,日本自從八九十年代之交經濟泡沫爆破後,至今沒法從這個漩渦脫身。伯南克的如意算盤是,通過「泵水」讓般市飆升,使國民自覺身家增加了,可以放膽消費。
可以見到,在熱錢流竄下,環球股市都上升了,但經歷過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香港,還有其也新興經濟地區,卻從中看到不祥之兆。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更直斥美國不負責任。
面對險惡,已被繳械的香港難有太多招數,頂多靠行政手段了。已有不少新興市場向湧入資金徵稅、罰息,香港標榜資金進出自由,對這樣做看來有顧忌。香港目前情況,就有如維港出現井噴下的一艘小船,小船怎麼清理四周海面,都難免受大量湧出的地下原油污染。
對美元脫鉤未必可以解決問題,但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多起來了。不妨參考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以下文章: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3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