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上海世博有多成功的標誌

上海世博結束了,沒有如開幕的大張旗鼓、大放煙花。傳媒的報道,相對於開幕時不惜「慷慨」撥出篇幅和時間,大肆報道各種混亂情況,也冷淡得多,大概是缺乏被視為好消息的壞消息之故。傳媒少報道、沒有報道,從這角度看其實是好事。

上海世博創了不少紀錄,人數、規模等等,都前所未有。這當然與主辦當局從一開始就有要創紀錄的心態有關。如果以這些紀錄自豪的話,可能會有頗長的日子可以自豪,因為以後的主辦國家和城市,大概沒有幾個有意去挑戰這些紀錄。五年後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世博,就肯定不會超過上海世博了。米蘭就如兩年後舉辦奧運的倫敦一樣,從一開始就不讓人們有所期望。這自然與倫敦、米蘭的「實力」有關,但我相信更重要的是,人家根本就沒有要在這些方面去比拼的意思。

中國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要爭「天下第一」的豪情。武俠小說的情節,幾乎都圍繞着各門各派高手要爭「天下第一」而展開的,而得到「第一」,反而「無敵是最寂寞」了,鬱鬱寡歡,沒有鬥爭的其樂無窮。在以前的概念中,天下就是世界,而這天下可能不過是行腳可到的一個小範圍,可能是幾條江河流域之間,甚至幾個鄉鎮之間。直到今天,你去到某個窮鄉僻壤,還會冷不提防地遇上一家自命為「天下第一」的小店,在賣個什麼包、什麼剪之類的東西。

英國有這樣的故事:某城某街有家裁縫掛出個口出大言的招牌──「英國最佳裁縫」;另一家不甘示弱,掛出個更大口氣的──「世界最佳裁縫」;第三家見到,也掛出新招牌──「本街最佳裁縫」。

任誰都看得出,第三家的招牌最謙卑、平實,但也最「牛」,因為可信。

動輒給自己貼上個「天下第一」、「華夏第一」之類的頭銜,反映了一種浮躁而缺乏自信的心態,要靠自封的「第一」來加強底氣。中國改革開放大開國門之後,中國人一下子被外面世界的精采驚呆了,心慌失神,不少人就要靠這樣的封號來鎮定自己,或者千方百計討個獲得承認的「天下第一」回來,辦法就是空心思地創造個健力士(堅尼斯)世界紀錄。創造這種無聊世界紀錄的人,世界各地都有,但我不知道怎麼有印象,覺得大陸的中國人最熱衷於這樣做。上海還為此自立了門戶,自建個承認紀錄的「權威」機構。

上海世博的紀錄當然不在此列,可是我也嗅到同樣的味道,可能是官方傳媒在這方面報道得太着力之故。

其實,上世博的影響有多大不在於創造了多少個紀錄,而在於在當地──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產生了多大的良性效應。

在中國,為了加快發展步伐,借助大型國際活動的舉辦是個便捷方法。最有目共睹的例子是北京奧運,北京從硬件到軟件自此煥然一新,北京奧運成為歷史里程碑。北京人從此有奧運前、奧運後的時間概念,就像解放前、解放後,「文革」前、「文革」後,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後的概念一樣。

上海世博是否成功的一個標誌,可以看上海與周邊地區的人以後是否也有相同的發展階段概念,有了世博前、世博後的對比,並把這掛在嘴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