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一分為三」更可取

一分為三,三合為一
越來越覺得要有必要推介一個觀點:一分為三。

一分為二、二分法、二元論、二元對立、矛盾論、陰陽論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即使不特別着意,也會在日常生活、事務中予以應用。所有事物必然有對立的兩個方面,所謂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都可以二分,也易於二分,因為兩個極端的對立會很鮮明,黑白、善惡、美醜、陰陽、貧富……,仿佛都矚目可見,一清二楚。面對複雜的事情,看清楚對立的兩端,好像就能弄明白箇中底細的頭緒了。

事實證明,只看到對立的二元,不等於把握到事實真相;執着於兩端,更常使事情難以收拾,甚至導致激烈衝突,小則爭吵,大則革命。

很多人認為,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和」。這始於周易的「和合觀」,即「一陰一陽謂之道」,要「陰陽和諧」才有好結果,生生不息。「和」是以陰陽之不同為基礎的,純陰純陽其實「不和」,一定要有陰陽的對立才能「和」。這導致孔子後來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提出中庸之道,「執兩用中」,務求兩全其美。這其實就是「一分為三」。一陰一陽,加上陰陽相加產生的「和諧」,是為三。這「和諧」亦陰亦陽、不陰不陽、超越陰陽。

據報道,「文革」之前的一九六四年五月至一九六六年五月間,大陸有過「一分為二 」與「二合為一」的大辯論,「二合為一」是作為「一分為二」的補充,這實際是說對立不一定就要鬥爭,也可以導致對立的統一。這場大辨論被強行制止的同時,爆發了「文革」,接踵而來的是大批判。到「文革」結束之後,「合二為一」才有人零星重提。

鍵盤,一分為二
大陸學者龐朴是少數一直對這議題鍥而不捨的人之一。他從五十年寫出《否定的否定是辯證法的一個規律》作為畢業論文起,沒有放棄過在這個哲學議題上讚研,直到近年寫出《中庸與三分》、《三極:中國人的智慧》、《三分法:解讀中國文化的密碼》、《關於中國古代三分法的研討——四聖二諦與三分》、《一分為三論》等著述。

他指出,三在客觀上是最穩定的,如:建築結構上如此;三腳凳一定可以放得穩(四腳就可能高低不平);國際關係上最好是三方制衡(如石頭、剪刀、布遊戲)……。他又指出,這個「三」常常以「兩實一虛」形式存在,人常常看不到或不重視其中的「虛」而只看到其中的「實」。例如,人有雙眼,雙眼各看到一個影像(兩實),最後再合成一個立體影像(一虛);人有兩耳(兩實),兼聽則明(一虛)。

「兩實一虛」有三種狀態。一是「包」,即包容,如兩實A和B之外,有個亦A亦B的C。A、B代表中西,那麼C是亦中亦西;A、B是文武,C是能文能武。

第二種狀態是「超」,即超越,C超越A、B,例如肥和瘦都欠佳,不肥不瘦則沒有兩者的缺點,好過肥,也好過瘦。

第三種狀態是「導」,領導、引導、指導的「導」,不僅是超越,而且成為主導力量。例如在善、惡對立中,可以有不善不惡,也有亦善亦惡,但都不是最理想的狀態。最佳狀態是不知有善、不知有惡,天底下根本就沒有惡,於是乎也就無所謂善,是為「至善」。

「兩實」容易看到,「一虛」則往往不彰。如能多「一分為三」地看待問題,這個世界會和諧得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