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清明上河圖》對城市建設的啟示

上海世博的中國館以創新手法活化了《清明上河圖》,成效卓著,眼下又在香港引起轟動了。我買不到周未的票,以為只能與這「活寶」──活化了的國寶──緣慳一面,幸好有朋友送來了兩張可以隨時入場的票,我應該不用遺憾了。

去看電子版《清明上河圖》,可以有各種不同觀賞角度。可以抱着開眼界、獵奇的心態去看,可以當作看齣動漫片,也可以只為湊熱鬧。事實上,這不失為一個老少咸宜的一天遊活動,可順道看看亞洲博覽館的,到開張不久的機場二號樓看看,甚至遊遊東涌、昂平、大澳。

不過我想,中國館當初選上活化《清明上河圖》這個題目,應當不止於為娛樂大眾,而是希望對上海世博「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依英文版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的原意)這主題有所探討。

據港大薛鳳旋教授《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一書,西方學者 Zijderveld 有一個「驚人說法」:城市是西歐自中世紀末以來發展出來的社會文化現象,其他地區的城市不能算是真正的城市,沒有真正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居民」。

據西方的看法,城市不僅是文明的載體,而且就是文明本身。在拉丁文中,「城市」與「文明」都源於同一個語根 cit,英文的「城市」(city)和「文明」(civilization)因而相似。「公民」(civilian)的字根也一樣,意味着這是城裡人才有的「身份」。

以上看法顯然偏頗,甚至可以說無知。當然,這不過是一家之言,西方也有學者持不同見解。美國學者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其巨著《城市發展史》(The City in History)中,就有不同觀點。他指出兩種不同城市發展路向,一種以科技主導,追求經濟發展;另一種尋求人與自然的平衡。他把理想的城市稱為「有機城市」(organic city),在這樣的城市中,文化不是由科技發明主宰的文化,而是借助科技發明蓬勃發展的文化。

他研究了《清明上河圖》,並從中看到中國城市的特色:「各種各樣的景觀,各種各樣的職業,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各種各樣人物的特有屬性——所有這些能組成無窮的組合、排列和變化,不是完善的蜂窩,而是充滿生氣的城市。」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吳良鏞以城市規劃專家的身份指出,中華城市文化與中華歷史一樣長遠。他就北宋的汴京指出其中幾個特點:

第一,城市與自然結合。

第二,城市與鄉村融匯,城鄉發展互動,聯繫緊密,和諧發展。

第三,城市與生活、人文、建築、工程、技術、橋梁、航運等聯繫,生活豐富多彩。

第四,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妙造自然的營建理念。如京杭大運河,如中國城市的8景24景等。

中國城市發展雖然有長遠歷史,但自從清代以降國人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後,城市發展方式傾向西方道路。如今,隨着《清明上河圖》活化而大受歡迎,中華城市建設的智慧也該得到活化了。

**
吳良鏞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