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台灣國樂 後來居上

一個地方某種藝術的水平是高是低,通常可從創作水平、人才數量去衡量;如果是音樂,因為要重現作品,還有演奏水平這重要方面。再擴大考察,更涉及演出(展覽)、觀眾、藝團、場地等。中樂也可以這樣衡量。

香港的中樂曾經相當蓬勃,樂團很多,演出興旺,觀眾不少。如今,時移勢易,情況大不相同。相比於上世紀七八十年的高峰期,香港的中樂人才數量大增了,水平飛躍,有自己的培訓學院,又有大量外來專才。樂團數量不少,但似乎都經營不易。表演也頻密,觀眾卻裹足。樂團多在艱難中自得其樂。

至於創作,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共鳴心中,讓眾多樂團重複演出的作品不多。作曲家水平不是主要的,而與香港本身的文化底蘊,和對之認識的關係更大。

相對之下,台灣的國樂(即香港叫的中樂)近年發展得較好。以前香港領先台灣不少,如今,易位了。

台灣有多個不同地區層次的職業國樂團(香港只有一個),都享有各級政府的資助。還有也受到不同層級政府扶持的業餘樂團,在場地、培訓上得到支持。單是排練場地上的扶助,就夠香港的業餘樂團紅眼了。網上可以看到不少台灣國樂團的演出錄像,成員年輕而水準一點不低,不少是中小學的樂隊。

從中可以見到,台灣演出的樂曲很豐富,除了來自大陸的經典作品和最新創作,還有大量本土作品。本土創作分兩方面,一是大陸、香港到台灣教學或定居音樂家的創作,二是台灣音樂家的創作。這樣的創作豐富相信同台灣的人文環境有關。

台灣面積雖然不很大,但在足夠容納二千餘萬人口之餘,還讓各個族群有各自發展的農村地理空間,不同族群共存而競爭,又促進了各族群民俗文化的保持和發展。走不多遠到另一個鎮另一個鄉,會發覺語言、宗教、建築、傳說、飲食不同了,可能有自己的戲曲、音樂。音樂家在當地一定可以採集到非常豐富的創作靈感和素材,寫出有特色的樂曲來。

這在香港就很難,香港社會高度密集,彼此的文化特點很快就被同化掉,原生民俗文化難以生存,連本土的客家話、圍頭話都快滅絕了,最能頑固存在可能是客家盆菜。

宏光國樂團七月二日將有一場與台灣音樂家的合作演出,從中可以見台灣國樂近年迅速發展之一斑。演出樂曲主要是台灣的創作,內容和音樂色彩都堪稱豐富多彩。二胡獨奏彭苙榳、指揮曾維庸都在台灣享有盛名,有一定代表性。

多年前看了本港某樂團與台灣音樂家的合作演出後,在這裡抒發了一下對台灣國樂水平刮目相看的感想,誰知被多人留言斥為「捧台貶港」。回頭去看,不亦可笑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