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中文書寫慣於由上而下直寫,古書都直排,由右到左排列。廟堂上的楹聯一定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寫橫排的,多限於廟堂的橫匾、碑刻上的額首等,都為了與直排一致,由右寫到左。中文是方塊字,從閱讀角度,由右到左,由左到右,分別不大。從寫的角度就不一樣。
中文字的書寫,由上或左
上開始,先橫後直,一筆一筆向右下角寫去。最後一筆多數落在右下方或正下方,也有個別結束在右上角的,多為一點(如「戰」字)。接續寫下去,從下一個的左上角或正上方落筆,自然流暢。寫的若是行書或草書,上一字的最後一筆,可筆斷意連或牽絲到下一字去。
橫寫就不行了。傳統上,中文書法較少橫寫,應是橫寫不順有關。
中文右起橫寫,前一個字由左上角寫到右下角完筆,下一個字要逆着書寫方向,移到左邊下一個字的位置,再從左上角起筆,走筆的前方有前一字擋着,展毫難免受限。前一字最後一筆,與下一字第一筆,是兩個字之間最遠的距離。寫的是楷、隸、篆書,字字方整,問題不大,行或草就不順了。
中文若要橫寫,自是與由左到右的筆序規律一致才合理。這樣前一字最後一筆連接到下一字的起筆,距離是一個方塊字的高度,與直寫的情況相似,但寫起來不及直寫順暢,因為方塊字的筆劃走勢向下,便於向下連接;橫寫時,前一字寫完了,卻要向上移筆寫下一字,與筆劃的自然走向逆反。
其實,中文書寫,由右向左是有違自然的。你右手執筆寫字,手得不斷壓到剛寫好的一行字蹟上去寫下一行,這是很形象的「踏着前人的腳步前進」。若小時候用毛筆或墨水筆寫過字,多有過執筆之手或衣袖被墨水弄污、把墨涔未乾的筆蹟揩得一片糊塗的「童年陰影」。
為什麼有這樣的傳統? 改為由左到右寫不行嗎?
其實,若用硬筆去寫,大家都一定由左寫到右,這不是受洋文書寫的影響,而是因為合乎自然規律,一個獨立的方塊字就是這樣寫的。「一」字不就由左寫到右嗎?香港的報紙以前都是直排的,由右排到左。標題有時橫排,也必右起。後來,逐漸改為橫排了,一律都左起; 一旦中英夾雜,排字方向一致。
直排的話,沒有由左到右的。這傳統可能在竹簡作書的年代形成。中國人絕大多數用右手執刀或執筆,竹簡成冊(「冊」字就是象竹簡之形而成),要展書展讀,自是以左手去展開,與管書管刻的右手分工,而寫字或刻字都以由上而下為方便。
這一說有一定道理,但是無法解釋為什麼更早之前的金文(鐘鼎文)、石鼓文絕大部分都直行由右到左。革骨文直排,左起右起都不鮮見。
這或許可以視為「路徑依賴」理論的例子。如今的卷軸都是由右向左展開的,與展開竹冊一樣。這樣裝裱的一幅字,直排的會從頭展開,橫排的要從頭展開就必須由右寫到左才行,否則就要由尾看起了。
考慮到這一點,橫寫的「天道酬勤」就只好由右寫到左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