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英格蘭解封,所為何來

每百萬人之日確診人數
英國的英格蘭今天解封大部分防疫限制,輿論稱之為「自由日」(Freedom Day)。首相約翰遜卻因為與證實染疫的衛生大臣開過會而必須居家隔離,財政大臣的命運相同。約翰遜對解封鐵了心,揚言: 「此時不解封,更待何時?」(If we don’t do it now we’ve got to ask ourselves, when will we ever do it?)

不過對外人來說,好奇的是: 「此時解封,所為何來?」

英國(聯合王國)不大,人口六千六百餘萬,在全世界排第22位; 放到中國,只相當於一個中等省分,可排第八位,位列湖南之後,而不及約有七千萬人口的大灣區。可是在世界新冠疫情中,英國名列前茅,累計確診人數位居美、印(度)、巴(西)、法、俄、土之後居第七位,死亡人數亦居第七。以每百萬人口確診人數計算,英國高踞第四,排列為美、巴、法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變種病毒、特別是 Delta 病毒造成的疫情反彈。英國是 Delta 病毒從印度向全世界擴散的跳板,疫情反彈也最兇猛。七月十八日,即英格蘭解封的前夕,英國 48,161 人確診,即每百萬人有 665人確診,在各疫情大國中絕對「超班」,遠遠領先第二位巴西的192 人。

人口差不多的大灣區假若一日有近五萬人確診,「仲成世界」? 直不敢想像。

還未解封呢,已夠自由了

英國的防疫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成年人口有 87% 起碼接種了一針疫苗,接種了兩針的有68%,是世界接種疫苗比例的最高的國家之一,高於歐洲各國。疫苗在英國似乎對減少確診幫助有限,對減少重症和死亡則非常有效,英國的日死亡人數已從年初最高峰的一千八百多人下降到四十上下。這大概就是約翰遜堅決解封英格蘭的底氣所在。

解封其實是英國這樣一個以消費為中心的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國家不得不已之事。這樣的國家不鼓勵儲蓄,甚至視國民「過度儲蓄」有害長遠經濟發展,而鼓勵國民借貸消費,國家經濟則依賴借貸消費。

英國政府自疫情伊始即不敢果斷與疫情對抗,對封城禁足三心兩意,手足無措,稍有好轉就急不及待解封以恢復市場活力,一再折騰。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去年目睹這亂象,曾為文指出: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過度依賴借貸消費的國家均或多或少地對疫情採取了放任的態度。」

殷之光認為,英國製造虛假的安全氣氛,鼓勵民眾恢復流動,恢復市場信心,恢復企業現金流,與其說是為了保護經濟,不如說是近30年經濟政策的直接後果;這種重借貸消費、輕再生產投資的「吃人」式經濟模式同樣也摧毀了歐洲戰後福利國家的制度根基。另一方面,各國對公共服務部門的投入卻顯得半心半意。英國曾引以為傲的國民醫療保險制度(NHS)在不斷私有化下正日益衰敗。

在美英四十年來向全球大力推動新自由主義下,放任市場經濟模式不但讓美英,亦讓以西方馬首是瞻的經濟體吃夠苦頭。新冠一役能讓人清醒一些嗎? 未必,英國人就不能從實踐中汲取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