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粵劇《白蛇傳.情》,真正戲曲電影

去看了粵劇電影《白蛇傳.情》,一部在美學上非常講究的戲曲片。小時候多少受到粵曲粵劇的熏陶,對粵曲粵劇有感情,但去看《白蛇傳.情》卻不主要為了看粵劇,而是要看它拍得到多美,特別是有多富有如報道所說的中國美學之美。

對於粵劇電影(香港叫粵劇片),上點年紀的香港人太熟悉了。粵劇相信是與電影交集最多的中國地方戲曲。粵劇起源於省城廣州,南傳到香港創出新猷,名伶輩出。戰後,香港的經濟和社會在風雲際會中踏進新階段,粵劇亦蓬勃一時。各大老倌紛紛組識戲班,在煥發新生的香港舞台爭霸,把香港的粵劇推上巔峰。

這也是電影在香港打開市場的之時,粵劇電影應運而生,所有老倌都伶影雙棲。維基上有個香港從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八年的「粵劇電影列表」,從《火燒玉石琵琶精》(秦小梨,劉克宣)到《風火送慈雲(下集大結局)》(余麗珍,羅劍郎)約共三百部。加上這九年前後的,粵劇片當倍於此數。這些粵劇電影有別於戲台表演,化妝不一樣,劇情較精簡,但其實都是戲台表演的翻版,屬舞台紀錄片。即使任白的《帝女花》、《李後主》亦如是。

中國電影史也有不少戲曲片,涵蓋不少劇種,京劇、昆劇、越劇、黃梅戲、潮劇、豫劇……,還有樣板戲,數之不盡,全部都是舞台紀錄片,儘管當中有蒙太奇(電影語言)手法。

改編自廣東粵劇一團的同名粵劇的電影《白蛇傳.情》,雖然歸類為戲曲電影,但不同於過去紀錄舞台表演的戲曲片,而是為拍一部真正的電影而拍攝。

中國大部分戲曲劇種扎根於鄉村,建基於某種方言,鄉村戲台簡陋,觀眾文化水平不高,為求讓觀眾瞧得見、聽得到、看得明,就唱的嗓門要大,奏的音樂要響,畫的妝容要濃艷,說的道白要通俗。演出通常在農閑、過節之時,看戲是頭等大事,誰躭上一整天也不礙事。

這些也是粵劇下鄉紅船班的表演傳統。粵劇進城,進駐大戲院成為人稱的大戲,這些傳統仍大量保持。其中有值得承傳的菁華,但難免亦有與時代脫節的東西。按這些準則來拍電影,跟現代城市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欣賞習慣,格格不入。

中國所有戲曲劇種都在衰落,地方劇種湮滅,不斷發生。觀眾流失是最主要原因,沒有觀眾就沒有劇團賴以生存的市場。依附劇生存的各種行業人員,從化妝、服裝、道具、裝台、拍和到各行當演員自然流失,後繼無人。這一多少年來聚合錘煉而成的力量,成難散易,而一旦流散,重聚的因緣恐怕就不再了。

廣東粵劇院籌拍《白蛇傳.情》,富有史命感,希望通過創新打入年輕人市場,為粵劇培養新觀眾。電影在上月下旬起全國公演,一個星期的票房,竟然不到五百萬,報道稱「票房慘淡」。電影在香港悄悄上畫。我多少年沒看電影,也衝着「票房慘淡」四字去觀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