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丹尼爾.戈爾曼
一位好朋友跟癌症搏鬥十多年了,經受了腫瘤學各種各樣必不可少的磨難,諸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等,還活着,儘管治療效果遠沒有預期那麼好。
他是大學教授,深受學生愛戴,不但在課堂上善於啟迪,還對學生由衷地關愛,關愛他們學業和生活,也關愛他們的憂慮和希冀。一大批他的學生把自己當作是他的終生朋友,他和妻子都樂於讓他們川流不息的到家裡來探望。
雖然沒有人證明過,但我總認為,這麼多人熱愛他,是他還活着的因素之一。
對人際關係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的研究證明,人際關係廣闊的人──已婚、多親蜜親友、在社會與宗教圈子活躍──患病後康復較快,也比較長夀。新開發的人際神經學(social neuroscience),一門關於人與外界溝通時大腦怎樣活動的學問,又為這增加了佐證。
最有意義的研究成果,是發現了「鏡神經元」(mirror neurons),一種分布廣泛的大腦細胞,像神經的Wi-Fi(譯者按:一種無線網絡通訊標準)一樣,可以追蹤與我們一起的人的情緒的變化、活動以至趨向,然後刺激我們自己的大腦中相同的領域,模擬感應到的相同狀態。
鏡神經元形成的神經機制解釋了情緒的感染,就是一個人是怎樣影響另一個人的感情的,特別是在強烈展現情緒的時候。這種大腦之間的傳感,可能就是靈交發生的原因;有研究發現,人相遇時,他們的姿態、語言節奏和行動一旦非常迅速地同步化,就會發生靈交。簡單的說,就是他們的腦細胞似乎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發生生理學上的協調變化。
研究人員曾經研究母親與嬰兒、爭吵的夫妻甚至人們在開會時,這種情緒上的協調、心血管反應或大腦狀態。美國猶他大學的心理學家莉薩.戴蒙德醫生和莉薩.阿斯平沃爾醫生研究了幾十年來的有關數據後,杜撰了一個可能不大恰當的用語──「互相調節的精神生物學單位」(a mutually regulating psychobiological unit),來形容兩個不同的生理個體之間形成的連接迴路。兩位醫生說,一旦達到這一狀態,兩個人情緒會緊蜜連接,一個人的生態可以影響到另一個人的生態。
芝加哥大學認知與社會神經學中心主任約翰.卡西奧波(John T. Cacioppo)有類似的觀點:我們主要的人際關係的情緒狀態,對心血管的活動的整體模式,對影響神經活動的激素的活動的整體模式,都有重大影響。這大大地擴闊了生物學與神經學的研究範疇,從專注於研究一個個體或大腦,擴大到研究兩個人之間同時的互動。簡單來說,就是我的敵意會提高你的血壓,你的柔情則可以舒緩我的血壓。可以說,在生物學上,我們可以是敵人,也可以是盟友。
說這樣的感情互動有益健康,那怕只是隨便說說,也必然會觸動醫藥界的神經。沒有人可以拿出可靠的數據,說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互動可以產生重大的醫療作用。
同時無疑的是,這種互動能夠起到有生物學根據的感情撫慰作用。安慰不能舒緩肉體痛苦,但可以舒緩情緒痛苦。手頭一個例子,是以磁力共震造影監察等待接受電擊治療女病人的研究。當女病人憂心忡忡而又孤立無援,會刺激緊張激素的分泌,大腦中使人焦慮的神經區域的活動會加劇。詹姆斯.科恩(James A. Coan)去年在《心理生理學學報》報道,這時一個陌生人走過來握着女病人的手,她會有一些舒緩。當她的丈夫到來握着她的手,她不但安寧下來,大腦的活動也平靜了,從生物學上反映出情緒的舒緩。
但是,得到嚴重慢性病的許許多多病人都知道,他們的至親往往不見鏦影,留下他們孤立無援地面對困境。人際疏離,恰恰會加劇大腦某些區域的活躍程度,增加分泌,加劇肉體痛苦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馬修.利伯曼(Mathew Lieberman)與內奧米.愛森伯格(Naomi Eisenberg)在《人際神經學:人對人的思維》(Social Neuroscience: People Thinking About People)一書中指出,大腦的痛苦中樞對社會隔離可能極度敏感,因為在人類的史前年代,隔離就是宣判死刑。他們並指出,很多種語言會借用形容肉體痛若的詞彙來形容被人遺棄的心力交瘁。
因此,當負責照顧病人的親友不來了,會構成雙重打擊:在受到遺棄而痛苦的同時,關愛接觸可以帶來的好處也給剝奪了。卡奈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家謝爾頓.科恩(Shelton Cohen)專門研究人際接觸與健康的關係,他強調,一個留院病人的親友,即使不知道見到面該說些什麼話,探探病也有好處。
我的朋友已到了群醫束手的地步。上次探病時,他與妻子告訴我,他已開始接受善終服務了。
他對我說,目前的挑戰,是如何在他還有精力的時候,安排好在一個星期有限的探病時間裡,逐一見見川流不息要看望他的人。他這麼一說,我淚盈於睫,趕緊說:「你知道嗎,這可是難得的難題,許多人是孤孤單單地走過這段路的呢。」
他沉默了一會,若有所思,然後輕輕的說:「你說得對。」
(作者丹尼爾.戈爾曼著有Social Intelligence: The New 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一書。)
(蕭雪樺譯自十月十日《紐約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