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五彩田園,幾乎錯過了

「五彩田園」裡的袁隆平試驗田
內地經濟當前發展的一個明顯標誌,是旅遊業興起。旅遊景點到處開發以滿足市場需求,難免良莠不齊。有些刻意「打造」出來,儘管投資不少,仍然乏善可陳。可能因為這樣,容易把值得留連的地方錯過了。在玉林,就有這樣的遺憾。

那天,去遊覽了都嶠山。都嶠山據說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洞天,如今是兼備丹霞與喀斯特地貌的地質公園,多岩窟,一些被開發成廟觀。景區中最大亮點,是在一處崖壁上刻上了號稱世界最大「佛」字,高 108 米,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長趙樸初所書。景區內還建了橫跨峽谷的玻璃橋作招徠,走一次要 98 元。當中一段玻璃地板設計成一踏上即裂紋四射,還配上玻璃爆破的音響。那天遊人稀少,在橋上,山風颳到人難以穩步,若畏高,確會心寒。這樣的玻璃橋如今幾已成為名山景區的必備設施了。

去都嶠山的路上,經過一個叫「五彩田園」的地方,朋友問要不要去看看。這該是人工「打造」的旅遊點吧?不看算了。回程路上,朋友說反正有時間,不妨轉進去走走,看看袁隆平的試驗田。

果然是好主意,「五彩田園」原來與我的想像不一樣。

這時,太陽已落到西山後。經過牌坊,裡面是個 52 平方公里的農村社區,有十條自然村。這有多大?比較一下吧,香港沙田的面積約 69 平方公里,荃灣約 62 平方公里。

荷塘與連理塔
在夾道樹木中走了一會,左邊豁然開朗,有一大片稻田 ── 以袁隆平雜交水稻良種種植的試驗田。秋稻正成熟,走進當中的小路,右邊的已收割,可見到收割機的車轍。右邊則金光滿目,可惜又來晚了,日照已昏暗。飽滿的稻穗都彎了腰。不知道是不是稻穗太重了,風大了易倒服。一些近路旁的禾稻大片大片倒下了,可能與早上在都嶠山遇到的大風有關。

稻田之間有窄窄的水泥田壠,可騎單車,有人甚至騎電動車到來。人到其間,如置身稻海,這稻海是袁隆平等科學家向中國以至世界作出的難以估量貢獻。

就在兩個月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在湖南的試驗田首次公開測產,畝產達到為1046.3公斤。

日前讀到一位中國學者訪問印度的調查報告,他訪問一位稻農,聽到平均收成折算為每畝每季僅收二百到三百斤(是斤,不是公斤),以為聽錯了,後來翻查數搜知道,印度水稻收成確實是平均一畝250斤。

他再查了中國水稻的歷史產量,閔宗殿先生有論文《宋明清時期太湖地區水稻畝產的探討》說,唐朝時畝產138公斤,宋朝時畝產225公斤,明朝畝產333公斤,清朝畝產278公斤;印度現在竟然還沒有達到中國明、清兩朝的平均水平。

目前,中國水稻平均畝產在500公斤左右,普通農民在一般條件下種植一些優秀的第二代雜交水稻品種可以達到600到700公斤的畝產。雜交水稻良種除在國內迅速推廣,也已有越南、印尼、菲律賓和美國大面積播種。

「五彩田園」自二零一五年建立以來,已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結合的農業示範區,裡面有森林公園、櫻花園、櫻花廣場、櫻花大道、嘉年華廣場、連理塔、遊樂園等;有自行車綠道,生態餐廳、荷塘農莊、鹿塘村飯堂、耕讀山莊、荷塘月色客棧等。這是中國農村一種新模式。

(廣西行之二十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