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你還用手巾嗎?

如今不易買到手巾,因為成為奢侈品了。
在方言學的研究中,某種方言中一個詞若有兩種或多種讀法如文白二讀,或者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稱謂,會從這差異中發現不同的歷史層次,它可能反映出由移民形成的文化浪潮。中國南方六大方言都與不同時期由北至南的移民有關,於是可以從一些詞語中找到秦漢音、南朝音、唐宋音等等,這些語音用詞都是當時北方政治動蕩引發移民潮的痕跡。

粵語中少不了這些痕跡,稍一注意,即可發現某些古雅的用字和詞彙。例如對錢,粵語有大量不同用詞,源自古今中外。其中「銀紙」最普遍,這顯然是有了鈔票之後才出現的,而很可能是由「銀子」演變而來,因為粵音的「紙」與「子」同音。很多人還單以「銀」字表示錢,如「有銀」、「冇銀」。白銀作為貨幣使用,從出土文物看,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的楚國;到唐末,它的流通量已超過黃金。很可能,早在秦漢時期,「銀子」就出現在嶺南人口中。

從朋友傳來一篇文章中,又看到一個古雅的粵語詞──手巾。令人感慨的是,手巾之為物,正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淡出,再過些時日,這個詞也可能成為文物。現在一些小孩或許已不知道手巾,而只知道紙巾。

手巾,也稱手絹、手帕。在粵語地區,手絹、手帕只存在於書面語,口頭上都說手巾。書面語很受官話的影響,各地古之文人要考科舉,不能不接受書面語。口語是另一回事,會頑固地保留古音古語。巾在先秦時就出現,是頭巾;到東漢,演變出手巾。東漢時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面啼」之句。新疆一九五九年在一座東漢墓中挖掘到一方藍白印花手巾,則是物證。

西方也有手巾,即 handkerchief,這字據說源自kerchief,它由法文的couvrir (蓋上) 和 chef (頭)合成,即頭巾。到十六世紀,歐洲有人在口袋中帶上巾來擦汗之類,於是出現了 handkerchief,這與中文「手巾」一詞的淵源完全一樣,但遲了一千多年。

朋友傳來的文章題為「一個被13億國人丟掉的物件,其實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一個很囉唆的標題),說的就是手巾。手巾在古之貴族、公子小姐手中,可以是絲是綢,繡花繪鳳,是為奢侈品。在古典戲劇中,不論中外,手巾仍是重要的道具。中國各地戲曲中的小姐手中都都少不了香羅帕。可是在村野平民手中,手巾只是棉麻粗布,尋常不過。曾幾何時,手巾是每人必備的日用品,連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必帶上,或戴上──別在衣上。

自從紙巾出現(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手巾的角色開始隱退。如今,可能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手巾已不復存在。你還有手巾麼?還在使用麼?我注意到,身邊還有朋友備有手巾,要擦手抹嘴,會從口袋中掏出來,都是男士。女士麼,都用紙巾,大概,手袋中不便存放手巾吧。

我也必備手巾,總覺得為擦擦「小嘴」抹抹手糟蹋一張紙巾很「奢侈」。若使用,必慎重,不會擦一擦就揉成一團。記得小包裝紙巾剛面世時,一些女性朋友一同吃飯後,會把一塊幾層厚的紙巾小心撕開「分享」。這反映了社會富裕之初仍然保留的節儉。如今,這鮮見了,倒是多見動不動嘩啦啦地抽拔紙巾的「豪爽」,連在大陸也蔚然成風。大國無小事,把這乘上十三、十四億,這是多大的浪費?是對環境的多大破壞?

「手巾」,不論在語言上還是實物上,都不應消失。

5 則留言:

  1. 我不反對保留手巾。
    但手巾只適用於抹掉不太"骯髒"的東西。對於有再感染風險的,如呼吸道分秘物,應該使用紙巾。
    如廁洗手後,用自己的手巾抹乾雙手,而不是用公眾的手巾或紙巾,則是好的節約方法。

    回覆刪除
  2. 紙巾是保障公共衛生的物品,只要不豪用就好了。

    回覆刪除
  3. 在上面的留言中,應該改為:我支持保留手巾。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其實正是我採用的方法,一般抹嘴抹手都用手巾,而備紙巾作不時之需。一些遊輪的洗手間有告示提醒乘客,開門時要用紙巾持門柄。這也是我遵從的,因為常見有人如廁後不洗手者!

      刪除
  4. 一位朋友的留言接連傳到我的郵箱去,卻是不見於此。特轉貼如下:

    這說明,所有事物的處理,都須斟酌細微之處。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膚淺浮躁的香港人,既無洞察的智慧,也懶於學習和思考,以為一句民主與自由的口號,就可以為香港帶來美好明天。也不會明白,本土,不只自絕於內地,更會使香港自絕於國際社會,失去面對國際的視野和競爭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