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凝神入靜,大腦起變化

近日一再見到西方傳媒有關 meditation 的報道,都與養生、保健有關。這是常見的字眼,但總覺得不好找個準確對應詞,把這稱作靜坐、沉思、冥想、打坐、禪坐、禪定……都欠準確。它不僅是靜靜的坐着,不是要思考什麼問題,不一定涉及宗教……。似乎,叫它作入靜、入定或靜定好些吧。

這不是西方才有的,也不是宗教才有的,但幾乎所有宗教提倡這樣的修習,就是靜坐下來,摒除雜念,斂神於內。據說舊約《聖經》裡提到的 hāgâ ,翻譯為希臘文之後,才衍生出 meditation 這字。東方各種宗教也有類似的修習,佛教更賦予它不同等級的修習內容,而佛像幾乎都是垂目盤腿入定而坐的。西方不少 meditation 修習有 Zen (禪)味,但西方傳媒報道所見的 meditation 則只側重於保健,有關的醫學研究涉及抗抑鬱、抗衰老(記憶力衰退、尿頻困擾)等等。

《紐約時報》三月十六日刊登了一篇題為 Meditation Plus Running as a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入靜加跑步以治療鬱症)的報道,報道了美國新澤西州 Rutgers University 的研究。研究中,22名抑鬱症患者與30名正常志願者接受了測試。他們每星期練習兩次,先做20分鐘數息(數呼吸)靜坐,再做10分鐘「行禪」(專注於每一步感覺的步行),然後在跑步機上緩跑半小時。八星期後的測試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徵狀減少40%,不愉快記憶的纏擾大為減少。正常志願者則說比練習前快樂了。

這其實涉及對大腦前額頁皮層(關乎專注力)與海馬體(關乎學習與記憶)兩個部分的鍛練。一些研究發現,嚴重抑鬱症患的海馬體會萎縮。長期修習入靜者在接受認知測試時,大腦掃描發現他們的前額頁皮層細胞呈現異於常人的溝通方式。

《紐約時報》二月十八日另一篇報道又報道了How Meditation Changes the Brain and Body (入靜如何改變大腦與身體)。這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健康與行為實驗室」( Health and Human Performance Laboratory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研究,研究招募35名因失業而嚴重抑鬱的男女分作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三天練習,一組學習真正的入靜,一組只做一般的鬆弛身心練習。

事後的大腦掃描發現,只有學習真正入靜練習的人的大腦有關部位,有增加活力和溝通的變化。四個月後,他們幾乎沒有人再修習入靜了,但血液中一項炎症指數仍然遠遠低於另一組測試者。

入靜修習至今有點神秘,像氣功一樣,而兩者相類。據北京體育大學的《氣功標準教材》,氣功的定義是:「人體在安靜狀態下,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開發人體生命潛能」的體育項目。其中的靜定派以練意念為主,凝神靜坐,意念集中,專注一境,以練靜為目的,包括道家的「清靜無為」,佛家的「禪定」,儒家的「坐忘」等,基本依據就是古人講的「靜能養神,定能生慧」。

修習神秘嗎?其實也不神秘,美國的 Psychology Today (今日心理學) 網還教導讀者在地鐵中入靜呢。我有時也這樣做,在地鐵、巴士、飛機上,不特別追求什麼,養養神就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