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打風的日子:逐年減少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TC) 逐年數量趨勢
香港有一個名詞叫「抽水」,就是順手撈點好處,這個打麻將用語已廣泛應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政客藉個什麼事件「抽水」是慣見現象。科學上也常見,一遇到自然災害發生,常有「有識之士」和傳媒把災害簡單地歸咎於「全球暖化」,有時甚至製造不必要的恐慌。

昨日收到的一段免費報章報道,就有「抽水」之嫌。報道引述本港某大學一名助理教授的話說,「全球暖化會令颱風增強,同時加劇風暴潮和洪災,海平面亦將升高」;有研究說,「香港人若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本世紀末,香港附近海域水平面可升高達一米或以上,屆時像『天鴿』帶來的水位上升將不再是極端情況,而是常態。」

我不知道記者的理解和報道準不準確,這「發現」非常驚人。其中涉及兩點,一是颱風會增強;二是平面上升 ── 香港幾百萬人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可以把附近海平面升高一米。

關於「全球暖化」下海平面上升,有種種不同預測,由於渉及非常複雜的測量、計算、預設,預測的差異很大。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一個報道的講法,這些都是「非精確科學」(inexact science)。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 (IPCC) 的預測,海平面到本世紀末會上升 28 到 98 厘米 ── 這數字本身就十分「非精確」。

海平面之上升,理論上是因為氣溫上升下海水受熱膨脹、兩極融冰等因素造成的,而大氣和海洋都是開放系統,香港人何來那麼大的能力把附近海面上升一米?

至於颱風,在香港可以感受到,打風的日子少了。上海中心氣象台三位研究人員二零一六年八月發表了名為《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成的源地和年代際變化特徵》的研究報告,印證了這感覺。中國有個簡稱為《颱風年鑒》的《熱帶氣旋年鑒》,上述研究報告根據年鑒自一九四九年至二零一零年的資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成的時空變化特徵,結果表明熱帶氣旋的數量近年來呈現遞減趨勢。

熱帶氣旋主要生成於三個海域,即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西北大西洋(包括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和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其中西北太平洋佔全球總數的36%,颱風強度也是全球最強的,因而最有代表性。

根據報告,每年全球約有 80 個熱帶氣旋形成。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 33.9 個,多時可達 40 個以上,少時不足20。從圖表可以看到,由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七二年,熱帶氣旋數目呈明顯上升趨勢,極大值出現在一九六七年,共有 53 個。

至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基本維持下降趨勢;一九九八年以後更是明顯下滑,除二零零四年以外,熱帶氣旋數都不足 30 個,二零一零年更只得 18 個,是為近 60 年的最低值。

這解釋了為什麼香港上世紀六十年代風災頻繁,十號風球六度高掛,而之後十號風球日漸罕見,本世紀頭十年更是一次都沒有。

報告預測:「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十年的颱風數量可能會呈現平穩略有上升的趨勢,但不能排除個別年份颱風數量異常。」報告亦指出:「近10年,熱帶氣旋數量減少,但強度較過去51年有所增強。」

愛護環境、減少資源浪費,應是現代人的「通識」,但「有識之士」和傳媒不必誇大事實以嚇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