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削雪梨「神技」:心之官則 see

一刀削去雪梨皮
這照片有點無聊,照的是一圈雪梨皮。但對我來說有點意思,在我記憶中,這是我第一次一刀把雪梨削下皮來,刀從雪梨的底部開始,繞着雪梨削去,直削到尖頂,沒有斷刀──而且是閉着眼睛削的!我削了兩個雪梨,第一個失敗了,中間把皮削斷;第二個就成功了。

第一個雪梨失敗的原因,是削皮期間有點猶豫,睜開眼睛看着下刀,這麼一來反而誤事了。

這聽起來有點神奇吧?其中有我一再啄磨之下的心得。

削果皮也是一種本事。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小時候在街頭巷尾見識過的水果檔小販削果皮絕技,削的多是梨子,有鴨嘴梨、沙梨,也有削蘋果、柿子的。小販用的是一種近尺長、形如間尺的水果刀,近手柄處大多都磨蝕了一彎。削皮時,小販左手拿梨子,右手拿刀;右手以指抵着梨子,以腕為軸心飛快旋動;不消幾秒鐘,梨子就外裳盡去,露出一身如玉。近年,很多人在提倡保護民間工藝、手藝。這也算手藝吧?但我相信已傳承難望了。

沒有小販削果皮之後,市場出現過不同的削皮機,但都稍縱即逝,誰會為了削個蘋果雪梨買一個專用的機器?倒是改良了的削皮刨很受歡迎。然而,要削個水果,水果刀還是最方便的,只是不容易掌握得好。每次削雪梨蘋果,我都力圖削得又快又好,盯着兩手,思考着怎麼轉動配合,卻都不得要領,無法一刀到底。洋人在萬聖節有個削蘋果皮的玩意:把蘋果皮完整地一圈削下來,拋到身後去,看條狀的果皮落在地上像個什麼字母,再據可能的構詞預測運程。我無意測運程,只圖削得順暢些。

結果我發覺,用眼睛盯着手和刀以求協調不是辦法,眼睛反為是負累。或者應該說,不用眼睛去指揮雙手更好;你握刀的手用大姆指按着雪梨,只管把刀不斷向大姆指底下削去就可以了,大姆指不斷移動,刀不斷蹆進。這根本不必以眼睛引導,凭感覺就能做。事實上,刀在果皮之下向大姆指按着果皮之下削去,你想看也看不到。閉上眼睛去做,心更專,感覺更鮮明,更能「從心(之)所欲」。

依佛家之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生成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以認識世界,但人亦會因此受六塵的蒙蔽。盲人的觸覺、聽覺都特別靈敏。西方的科學研究發現,人只要把自己的眼睛蒙起來幾個月,也可以激發起聽覺和觸覺的靈敏度。讓其餘的耳、鼻、舌、身、意也清靜一下,大概也有相同的效應。

所以唐劉禹錫有句云:「視之以心,誰謂鵠微。(澤宮詩)」宋方回則說:「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題徐仲彬達觀亭)」歐陽修亦說:「彈(琴)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

孟子說:「心之官則思。」不妨也說:心之官則 see。有時不妨裝聾扮啞扮盲一下,發揮以心觀物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