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中國的後發優勢還有多大

「落後的優勢」初聽很矛盾,可是在近代各方面的發展加快之下,這反而更好懂了。這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後發優勢」、「落後得益」、「落後的有利性」等。

這來自經濟學理論,是美國經濟史學家格申克龍(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在總結德國、意大利、俄國等國自十九世紀以來在經濟上後上成功的經驗後,在一九六二年提出的。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歐洲其他國家是後來趕上去的。格申克龍分析這些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指出,它們的工業化進程和特徵在許多方面與先進國家例如英美顯著不同,這些在先發國家是不存在的。

這包括多個方面。第一是「替代性」,就是可以取得同樣結果的手段,對先進技術的模仿等,後發國家可以從一開始就處在較高的起點,少走很多彎路。第二個是可以引進先進國家的技術、設備和資金。第三個是可以學習和借鑒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吸取其失敗的教訓。第四個是社會上為追趕先發國家形成快馬加鞭的緊張狀態。

對於這些,香港人曾經很熟悉,也看到內地這方面的表現。整個亞洲近代的興起,也在不同程度上得益於相對於歐美的後發優勢。

不過,這樣的優勢隨着經濟發展到達一定水平,就會減弱,甚至消失。一種理論認為,據戰後以來的經驗,一個地方的人均收入按照一九九零年的購買力平價計算達到1.1萬美元以後,經濟增長速度都會下降,德國、日本、亞洲四小龍莫不如是。1.1萬美元就如一個魔咒,誰都難以突破。

德國是在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年達到這個水平的,日本是一九七一年,韓國、台灣等是在九十年代中。

已經突飛猛進了三十幾年的中國整體上還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但高速增長的勢頭還可以持續多久?近來的增長速度減慢,是不是一個不佳的兆頭?這是很多人關心的。

對於這問題,曾到世界銀行當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最近有一個分析,認為不能只從絕對的人均收入數字去看後發優勢,還要看相對的數字,例如相對於最發達國家的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實際上反映了勞動生產率的差距,也就是平均技術、產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這個差距越大,後發優勢的潛力越大。

以金融風爆發的二零零八年計算,中國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國的21%。對比一下其他曾經在這一水平發揮過巨大後發優勢的經濟體可以見:日本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七一年20年間實現了每年9.2%的增長;新加坡從一九六七年到一九八七年20年間實現了每年8.6%的增長;台灣從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九五年20年間實現了每年8.3%的增長;韓國從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九七年20年間實現了每年7.6%的增長。

當人均收入按照一九九零年的購買力平價達到1.1萬美元水平時,德國的人均收入已是美國的65%;日本是美國的60%;韓國、台灣等是美國的50%左右。而中國即使達到那個水平,仍達不到美國的30%。這代表着中國的後發優勢大得多,到那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北京正在舉行重要的經濟工作會議,這時認識一下後發優勢會有好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