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侗族大歌的小姑娘 |
或許也不能全怪香港人,也要怪這個「展演」的宣傳。宣傳不足嗎?也不是,地鐵站有一定數量的大幅廣告,標誌着「根與魂」。可是你看到了,知道這是什麼回事嗎?
我一個多月前就看到了宣傳單張,32開的,很小。「根與魂」是什麼回事?好奇之下拿來細看,才知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但「展演」又是什麼回事?是「展覽」加「演出」、還是「展示」加「演出」的新合成詞?翻到單張後面,才了解清楚些,知道是十個獲列入聯合國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的演出。這樣的項目,全國有一千二百多個,其中很多是文藝表演性質的,有器樂、歌唱、舞蹈等,挑選來港演出的項出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古琴、泉州南音、蒙古族長調、侗族大歌等,還有從新疆、西藏來的藝種,都很有欣賞價值。於是便立即買票了。
可是,你光看「根與魂」三個字,又不明白「展演」何所指,就錯過這個難得的欣賞機會了。
這個演出有兩場,我昨晚看的是第二場。演出由國家文化部與特區民政事務局主辦,第一晚的演出,可能有些頭面人物出席,場面一定熱鬧些。可是第二晚的演出,觀眾席上就太冷落了。
舞台上卻很熱鬧、可觀。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在一個地方有過很長的成長、傳承期,經歷過歲月的磨洗和一代又一代藝人的加工鍜造,一定有它的精彩之處。就算不懂得欣賞,也值得認識一下,長點見識。
例如泉州南音就非常值得看看,我要靠字幕才能聽懂一些,但仍常常不知唱到哪裡去了,因為字音與廣東話、普通話常有很大距離。泉州南音保存着大量唐朝遺韻,以撥子橫彈琵琶就如敦煌壁畫所見的一樣,而與現今豎彈的琵琵大相逕庭。明乎此,台上的一音一字、一舉手一投足就大可尋味。
侗族大歌,過去也在電視和一些歌舞演出上看過。這次作為獨立節目演出仍然讓人大開眼界,它更加突出侗族大歌無伴奏、無指揮只靠互相感應作多聲部合唱的特點。唱的是一班平均只有十歲的小姑娘,自然的嗓音天然去雕飾,即使歌曲裡有大量散板、節奏自由,也難不到她們的合作。
由於主要來自西方的現代文明的衝擊越來越大,人們對祖宗留存下來的文化遺產增加了保護意識。香港日前舉行了「亞洲文化交流論壇」,就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
可是我總覺得,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否傳承下去,是不能靠人的主觀意志決定的,關鍵是社會是否需要它的存在,和它本身是不是有獨立的生存能力。這就如一個人,如果病入膏肓了,你即使能用最先進的藥物、儀器維持他的「生命」,他也只不過是植物人,生存已失去意義。譬如侗族大歌,它是與侗族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人倫禮俗等密切相關而存在的,當這些都變了,年輕人都到了山下城市討生活,侗族大歌能存在多久就令人擔心。當侗族大歌進入了音樂學院的課程,它已不是真正意義的侗族大歌了。
可是我總覺得,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否傳承下去,是不能靠人的主觀意志決定的,關鍵是社會是否需要它的存在,和它本身是不是有獨立的生存能力。這就如一個人,如果病入膏肓了,你即使能用最先進的藥物、儀器維持他的「生命」,他也只不過是植物人,生存已失去意義。譬如侗族大歌,它是與侗族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人倫禮俗等密切相關而存在的,當這些都變了,年輕人都到了山下城市討生活,侗族大歌能存在多久就令人擔心。當侗族大歌進入了音樂學院的課程,它已不是真正意義的侗族大歌了。
有些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終只能送進博物館去。這很無奈,但博物館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