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男勝於量,女勝於質

最近一連多天追看央視的民族器樂全國電視大賽(準決賽和決賽),雖然看得不全,但注意一個與音樂無關的現象:女性參賽者比例甚高。我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僅憑感覺是女的佔了大半,準決賽尤其高,到了決賽,男的露面比例才大些。

比賽的器樂單項分少年組和中青組,女性佔多數很明顯。兩個小合奏(傳統組合與非傳統組合)看來不限年齡,兩性的比例似乎均衡些。

這個女性比例日高的現象,在音樂圈已見怪不怪了,中外皆然。但在央視的比賽中,這仍然特別矚目。

昨天下午在電視上看到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最近演出的錄像,第一小提琴前面兩排十人全是女的,也引起我注意。再觀察一下,發覺全團男女大體是均衡的,管樂、敲擊、低大提琴部分,男的佔多數。

為了證明自己的感覺,方才到網上查找了一下,找到樂團的名單,各團員的性別居然也列明。一點算,是男的56人,女的49人,相差不遠。可是一看弦樂部分,女性佔多就很明顯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一起算,男的21人,女的竟達37人。就是說男的只佔三分之一多一點。這個團的成員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過去,歐洲的管弦樂團幾乎是男性天下,難得有女的。卡拉揚年代的柏林愛樂傳統就是全男班,卡拉揚晚年招進了一名女的單簧管手(還是雙簧管?記不真切),差點兒弄致樂團罷奏。可見,女音樂家冒起的歷史,無論中外都並不長。

民樂全國電視大賽的選手性別向女性傾斜引起我注意,還因為剛好日前在這裡寫了《兒是「建設銀行」,女是「招商銀行」》一文,裡面提到中國的兩性比例比例達到令人擔心的122:100水平後,仍持續向男多女少的方向發展。

在人類社會,男女嬰兒出生的均衡比例應當是106:100,男嬰略多,是因為男嬰的夭折率高一些,這是自然的平衡。到了成人社會,各領域的兩性不均衡就是人為的了。很長時間以來,各地社會都由男性主導,直至戰後相當長時間內都沒有改變。但到如今,我們不但看到女性在很多領域取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還有超越男性的趨勢了。在大陸,即使男性在數量上多到令人擔心,但在實力的對比上,反而是佔少數的女性佔優。在奧運,中國女選手的成績優於男選手是有目共睹的。

這現象在香港也非常顯著,新入職的公務員女性佔多,未來高官的搖籃AO隊伍中女性也佔多。這蹟象在大學早已呈現了,各大學校園都陰盛陽衰,不見一個男生的班級並不罕見。

據美國統計,大學畢業生男女均等是一九八二年達到的。自此就女性比例日增,到二零零四年拿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女性佔了58%

以學歷為起點,兩性在就業市場的情況正出現剪刀差,這也就是新入職公務員女性越來越多的原因。大公司的高層人員目前仍以男性為主,這情況會不會改變?很可能。

據美國《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報道,歐洲多項研究發現,在歐洲,高層中女性佔最多的公司財務業績最好,兩年裡上升64%,比平圽數的47%高。財富500企業中,最大膽起用女性的企業,利潤比中位數高34%。財富500企業中,女性CEO增加了25%

年輕的男士們當心了,不能控制住旁騖的、不羈的心的話,不但找不到老婆,連好的飯也無法吃得到呢。

**

《波士頓環球報》:http://www.boston.com/bostonglobe/ideas/articles/2009/05/03/the_female_advantage/

《香港女性統计007》:http://www.women.gov.hk/download/chinese-version-2.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