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百事翻從缺陷好」

朋友傳來附上「金句」的圖輯,題目是《人生不要太圓滿》。這使我想起最近讀到的一首詩──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漁溝道中題壁》,詩是這樣的:

未濟終焉心縹緲,
百事翻從缺陷好。
呤道夕陽山外山,
古今誰免餘情繞。

這是中國社科院被稱為宿儒的余敦康先生一次關於《周易》的演講中提到的。

我對《易經》所知有限,一直沒有用心去讀過有關的著述,買來的書翻了幾翻,又束諸高閣了,只是一直知道這部書對中國人的思想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你讀過也好不讀過也好,只要你是在華人社會中生活、受中國文化熏陶長大,就免不了打上「易」的文化烙印,有一套有別於西方的思維方式。

中國歷代都把《周易》推許為「群經之首」,這不是因為它可以用於風水命理、測算過去未來,而是因為裡面有統領中華文化的哲學思想,是用於經國濟世的書。其他的經書如《詩經》、《尚書》、《禮記》之類,都沒有這樣的價值。余敦康因此認為《周易》是中國的智慧所在,而《周易》的智慧集中在兩個字──和諧,陰陽的和諧。

西方的傳統思維方式中也有相似而大謬的觀念──二元對立。不同在於,二元對立視兩個極端為衝突、分化的根源,而中國陰陽思想視兩端為互補相生,追求的不是一極壓倒另一極,而是兩極的和諧共存。簡單的可以說,西方只看到一分為二,《周易》則既講一分為二,也講合二為一。中國最講一分為二的是什麼時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在《周易》的64卦中,只有乾坤兩卦是一分為二的,乾卦純陽,坤卦純陰,這時世界還未開始,到了第三卦屯卦,陰陽始交,萬物始生。剛柔始交而難生,困難也就開始了,或陰盛,或陽亢;無論是陰或是陽,一旦過了頭,便不和諧。

據說,最完美的狀況出現在第63卦──既濟卦,得中正,中就是陰陽彼此配合,正就是陰陽各居其位。

可是一到最完美的既濟卦,接着就是第64卦未濟卦了,從最完美的狀態丟下來。

於是龔自珍在讀了《周易》之後寫了上面的詩,就是到了未濟卦,心就失落了,反而覺得所有事物不要追求太完美,要有點缺陷才好。他更問道:古今有誰到了「夕陽無限好」的晚年,沒有餘情未了的遺憾?

人生不要太圓滿,而實際上人生不可能圓滿。看似圓滿的東西,不過是假象,是你未看到圓滿背後的缺陷時呈現的表象。非常風光的名人,一朝撤手塵寰遺下的是非糾葛,已為世人提供了太多活生生的教訓。

中國自「五四」起掀起了反傳統的浪潮,直到改革開放之後的近年,才迷途知返,重新尋求向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的回歸,其中一個標誌,就是胡溫核心提出的新路向──和諧,這就是《周易》的核心智慧。從鬥爭到和諧,中國走了一個大的圈,從「五四」算來,走了九十年。九十年,相對於《周易》據說五千年的歷史,真不算什麼。

4 則留言:

  1. 易經雖被奉為群經之首, 由於實在太艱深, 自伏羲畫卦後, 雖經文王、周公、孔子歷代加註, 但對一般人來說, 仍難理解。 唯其中之筮法, 簡單直接又明瞭, 更可以預測未來, 不難理解為什麼成為學易者的主流。就是宋代的大思想家朱熹, 在其所著的“易經集註” 的註辭中, 亦經常用“ 故其象占如此” 。

    周易繫辭上傳第十章: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辭, 以動者尚其變,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 孔子亦知道有部份習易者的原因是為了占, 並且將其歸入四大類之一。但 “大易者, 不言占”, 亦反映了孔子對 “尚其占” 的態度。

    既濟: 水火相交之象, 各得其用, 六爻皆得正, 尤以六二及九五兩爻, 既得中又得位。未濟: 水火不交, 不相為用, 六爻皆失其位, 但仍有九二及六五兩爻, 雖未得位, 仍有得中, 故未至全盤皆北。其實, 觀乎既濟與未濟, 乃互為倒卦及錯卦, 正如泰、否兩卦。泰: 天地二氣相交, 否: 天地二氣不交, 兩卦亦互為倒卦及錯卦。但有成語 “否極泰來” 鼓勵或安慰人們不要為當前之困境而過份擔憂, 否之窮極, 泰之至也。同樣的還有損、益二卦, 為何要為未濟而傷感失落呢?

    至於追求完美境界, 本非壞事, 享受追求的過程, 享受追求的結果, 但要醒覺過度追求, 會有反面結果。

    周易下經卦曰: 既濟, 亨小, 利貞, 初吉, 終亂。既濟之窮極, 未濟之至也, 同樣, 未濟之窮極, 既濟之至也。

    查楹煖

    回覆刪除
  2. 感謝查楹煖君賜教,得益匪淺。拋磚引玉,此之謂也。

    蕭雪樺

    回覆刪除
  3. 文章不錯。

    所引龔自珍詩好像有手民之誤。抑或余氏的疏漏?
    三句 道 當作到
    四句 不 當作免

    周易不講'完美',講的是'調和','調和'是作用,是過程。而您說的胡溫的'和諧'則是結果。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龔詩'夕陽山外山'語其實用了戴石屏的典故,不理解出典,不僅下句的古今二字無著落,對於整體的理解恐怕也有影響。

    過客

    回覆刪除
  4. 引詩果然有誤,謝謝指正。

    蕭雪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