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中文,意合性文字


上文說到中文的簡潔性、靈活性,還不可不知的是,中文的意合性特點。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被譽為千古絕唱,短短28個字就把「斷腸人」落寞天涯的意境刻劃盡致。前三句的18字,是九個雙字詞看似簡單而是精心策劃的排列,之間沒有任何連接,卻讓人一讀就愴然神傷;後兩行的點題,也是白描,並無太多修飾。多少年來,中國讀者對這簡單的文字,都能心領神會,讀之完全不必註釋。

這「心領神會」就是典型的意合。

意合是相對於形合而言的,這也是中文與英文(包括其他歐洲語言)的重大區別之一。形合就是着重字詞、句子的外在形式區別來表達不同的意思。英文形態變化多,法德俄等語更甚,都極重形合。中文根本就缺乏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而靠各種意合變化,加上習慣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溝通。

漢字以象形始,從開始就是意合的。上小下大,就是「尖」;小的土,就是尘(塵,簡寫);人靠着樹(木),就是「休」了;不正,自然就「歪」。這樣的列子,數不勝數。

結成詞,不管是同義結合的,還是反義結合的,都聯想一下就明白了:如道路、答應、寒冷;如開關、出入、呼吸。有些詞結合之後,只取其中一個意思,如忘記、國家、人物、危機,其中的記、家、物、機都沒有意思或者變得次要了。

要更加「心領神會」的詞語、短語還多得很,例如:
救火──分明是滅火;
養病──分明是養生;
打針──分明被針打(刺);
蓋被子──分明被被子蓋;
看醫生──分明是給醫生看;
曬太陽──分明是給太陽曬;
恢復疲勞──分明是恢復體力;
……等等。

這都約定俗成的說法,不可以用邏輯的眼光去理解和分析,而只可以根據大家的習慣、接受的意思去理解。中文顯得寬鬆、靈活,與此有很大關係。不過,這也使中文的表述常常出現歧義,不夠嚴謹。

西方人學中文覺得困難的原因之一,是不適應中文這種不合邏輯而要靠「心領神會」的表意方式。

這可以說是中文的缺點,但也可以說正正是中文的優點。馬致遠的《天淨沙》就是充分發揮了中文之長而產生的。中國的古典詩詞,隨便拿一首都是可以找到中文作為意合文字表現出來的優勢。

古人早就有「詩無達詁」之說,就是詩詞沒有確切的解釋,因為中文是意合的語言,相當程度上要靠讀者去「心領神會」,與詩人「互動」,加上文字的缺失了的連接成分。可是你加上這個成分,我加上那個成分,理解就不同了。陳寅恪有「詩無二解不是好詩」之說,這或者可以理解為:字詞之間缺乏越多而變得越含蓄的詩才是好詩。李商隐受推崇,與他的無題詩讓人猜了千年都猜不透豈無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