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感受福建土樓

從高處下望樓台東歪西斜下的裕昌樓天井

所有建築物都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結構物,而且也是一個文化載體,載着當時當地人們的倫理關係、人文理念、藝術趣味等等,建築物的硬體是為這些軟體而存在的。隨着時代變遷,人的倫理關係、人文理念、藝術趣味改變,建築物會逐漸失去或者減少了原來載體的功能,只留下功能存在過的痕跡供人摩挲、憑弔。福建土樓正接近這樣一個演進過程的尾聲。儘管閩南數以萬計的土樓自去年成為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之後名氣大盛,吸引了許多遊人到來觀光,但我看不到土樓可以怎樣恢復自己的生機。不到那裡一走,不知道閩南小小的一角竟然有那麼多土樓,它們主要座落在龍岩與漳州兩市靠近廣東邊界的山區內,廣東這邊也有一些。過去都叫它們作客家土樓,卻原來非客籍的閩南人也有土樓,但仍以客家土樓佔多數。現在的正式名稱是福建土樓。

據書上的資料,單是永定縣(屬龍岩市)就有土樓二萬多座,南靖縣(屬漳州市)也有一萬五千座。在那片山區裡轉,每村每鄉都可以見到土樓,圓的居多,次為方形。都是黃色夯土高牆,靠高端有些小小的方窗,牆頭蓋着瓦木構造、黑黑的簷頂。

從外面看土黃色的泥構建築,裡面卻呈現另一番景象,變成是木構建築了,除了中間天井可能有磚石建造的祖庭外,圍繞着天井的全是木構的樓房,矮者兩三層,高者五層。顏色都是木頭被煙火熏成的黑褐色,盡顯歲月、生活的沉重感,而因為四面重重包圍,也顯出巨大的壓迫力。

< 裕昌樓的梁柱嚴重傾斜

那天在暮色四合之際走進有「東歪西斜樓」之稱的裕昌樓時,這感覺最強烈。這座有近七百年歷史的土樓怪異得近乎荒誕,五層的木樓幾乎找不到一根梁柱是四平八穩的,根根都東歪西斜,有些地方要以長長的木柱作對角支撐,活像剛經了地震,馬上就要似紙牌的倒塌下來。

我到來之前對「東歪西斜樓」之名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個噱頭,一踏進其中的天井,不覺瞪圓了眼。天井裡有很多做遊客生意的攤檔,都正在收攤,人多而忙亂,景像與我們之前到過的土樓的空寂、冷落、整齊大異其趣。看來,做生意的多數住在這裡,但不一定是本地人,而是因為這裡遊客眾多而到來討生活的。

我馬上想到周星馳的《功夫》裡的豬籠寨。因為是「危樓」,各個樓梯口都「遊人止步」的警告牌。老實說,沒有警告,也不會有多少人會貿貿然爬上樓去。誰料有位擺攤的因為做了我們的茶葉生意,竟然邀請我們到樓上去開開眼界,說是沒有危險。那好,不相信七百年不倒而偏在我們登樓之際倒下,於是就顫顫驚驚地直上到四樓,趁着還有日光拍了些照片,五樓則是封了。難以相信的是,這樣的樓房竟然七百年不倒

這樣的危樓其實不少,我們在另一條村無意中走進一座破落的土樓去,也見到同一景象,只是樓裡幾乎空無一人,而很多木構樓層已塌下了,只剩一些東歪西倒梁柱框架靠土牆支撐着。

「東歪西斜樓」可能是土樓名氣忽然大了,來了遊客,才重新有了人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