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國專家到福建考察土樓後說:「這是我見到的最漂亮、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民間建築。」但是,怎樣才能讓這種建築發揚光大呢?
土樓的建築材料都是本地的,不假外求,主要是泥土、卵石、木材。
它的主要結構是那堵厚厚的外牆,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竟達1.5米。建築牆基時,先挖出又深又大的牆溝,夯實後,填進大石,然後用石塊和灰漿砌築牆基。接著就用夾牆板夯築牆壁。
不要小看這種土牆,它其實是一種土法「三合土」,以當地粘質的紅土爲主,再摻入適量的卵石和石灰,經反復拌勻,做成俗稱的「熟土」。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其粘性,有的還說要加入蛋清。夯築時,要往土牆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爲「牆骨」,以增加其靭力。經過反複夯築,土牆有如鋼筋混凝土般堅固,外面有的會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四菜一湯」的兩座土樓
這樣的土牆有良好的防風、抗震能力。據《永定縣誌》記載,一九一八曾年發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聲,歷時20分鐘,夜裏繼續震動,但眾多土樓挺立無恙。永定一帶,上百年、二三百年歷史的土樓比比皆是,六七百年的也有。可見,土牆、土樓經得起考驗。
我們到衍香樓時,天氣很悶熱,但走進樓去,很清涼。那裡的老闆游說我們住在那裡,我們說怕熱,他說到了夜裡會很涼,非蓋被子不可。這大概與土樓的建築特性有關。
恰好,今天在報上看到一段報道說,中文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吳恩融在甘肅省黃土高原毛寺村設計建造的土房校舍,最近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頒發國際獎項(RIBA International Award)。他設計校舍用泥土、毛石及茅草建成,成本很低,是所謂「高科學、低技術」的產物,但卻與北京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及北京機場三號候機樓一起得獎。吳思融是獲獎的唯一華人,他的建築理念是「好的建築設計就是簡單不造作」。
毛寺村生態寶驗小學
毛寺村小學採光、通風良好的課室
毛寺村小學的校舍在設計上盡量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風,並以蓄熱和隔熱性能俱佳的自然物料為主要建材。施工全由村民以簡單工具,以本土傳統建造技術進行。土牆厚達一米,冬暖夏涼。那裡自然環境很惡劣,冬天氣溫低至零下20℃,夏天熱得40℃以上。校舍建成後,不少學生說,冬天再也沒有生凍瘡了。
這項建築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扭轉當地官員認為泥土建築落後的觀念,他們都以為鋼筋水泥建築才是「先進」的東西。幸好經過游說,他們接受了。如今,毛寺村小學的設計模式已獲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採用,成為甘肅省內20多萬所學校的建築範例。
這項建設,向當地人詮釋了一條適合於黃土高原地區發展現狀的生態建築之路,使當地人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傳統。
我在永定一帶留意到,一些新建的民房,也有土樓一樣的土牆,可是只限於比較簡陋的建築物。高大一點的,就都是混凝土結構了,就像我們在塔下村住的三層高的鑫源旅館。大概,當地人也看不起泥土房子。
早些天在電視上看到,摩洛哥的道地建築也是泥土房子。有建築師把土房子古老大宅改裝成為高級食肆、酒店,在國際間名氣大盛,吸引不少歐洲人慕名光顧。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水泥其實是一種對環境有很大危害性的建築材枓:每生產一吨水泥,會產生一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從這個角度看,在條件合適的地方,泥土房子很值得提倡。
幾時,永定、南靖的人也能重新認識自己的傳統,出現摩洛哥那樣有創意的泥土房子現代化酒店?出現有土樓特點的新建築?土樓不應只作為古董的向遊客陳列。而永定、南靖一帶的風光,比摩洛哥的漠漠黃沙,怡人得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