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粵語多古意,粵人毋自矜

木棉花,二零一五年攝於荔枝角
所有人都對自己的母語有感情,用母語最能傳情達意,母語聽起來也特別悅耳,大家都會為自己的母語自豪。如果發現自己的母語裡有「優勝」於人的東西,那就更值得驕傲了。世界上五六千種語言,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因此都非常可貴,都值得珍惜。粵語亦如是,它相對於中國其他方言──包括官話 (Mandarin) ──有不少獨到之處。其中很為粵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粵語保留着很多古漢語的痕蹟,包括詞彙、發音、語法等。那是老祖宗的遺產,很可貴,粵人大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拿出來炫耀一下。

日前,就接到朋友傳來的一篇文字,裡面舉了多個例子,說明唐詩宋詞中的用語,至今活在粵人的日常語言中。例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中的「食」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中的「肥字」,「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中的「樽」字:「行行重行行,與君相別離」中的「行」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中的「凍死」;「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的「望」字,「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中的「隔籬」;「問君能有幾多愁」中的「幾多」。粵人看了,會不自覺地挺起胸脯來的。

不過因此而說「唐詩宋詞……大多數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用粵語才讀得通順的」,就誇大得過分了;更不能說不學粵語就「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詩就會看不懂、讀不通」。

上文提到字例、詞例,的確活用於粵人的口語當中,這些屬於中古漢語,即南北朝、隋唐時期的漢語,近代漢語由之發展而成。粵語一些字和詞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古漢語。有人舉了這些例子:「叔善射忌,又良卸忌」(《詩經.鄭風》)中的「忌」(今寫作「嘅」);「昆弟親戚之謦欬」中的「謦欬」(今寫作「傾偈」);「惟天陰騭下民」(春秋 《尚書》)中的「陰騭」(今寫作「陰質」);「雖與府吏要,渠會放無緣」(東漢《孔東東南飛》)中的「渠」(今寫作「佢」)。這些都屬於古漢語。

這證明,粵語在口語中保留着中古漢語以至古漢語的一些字詞。粵人因此在閱覽、誦讀有關古籍、詩詞上,確有一點優勢。除了較易理解某些字詞,也因為粵音保持着完整的入聲,而能讀出由入聲營造的聲韻變化。但誰都知道,粵人面對古籍、唐詩宋詞,不下功夫一樣「看不懂、讀不通」。

要承認一點:語言──無論書面語還是口語──都在不斷變化。變幻才是永恆!變了,是好是壞,端視你從哪一角度看。一種語言沒有變化,就意味着死亡,但變得面目全非,又會同傳統脫節。粵語也在不斷變化,廣府話與香港粵語已有不同面目。

語言不是越古老就越好的。據專家追蹤,粵語的源頭在廣信──一個在地圖上消失了的地方。它的重要性在於:兩廣當初以此分界,廣信之東為廣東,廣信之西為廣西。它大概在如今粵西的封開縣。據專家對當地封川話(粵語一種次方言)的研究,封川話保存着最多的中原雅言雅音。它還完整地保存着《切韻》(中國現今可考的最早韻書,成書於隋朝)音系中一套濁塞音聲母。在我們講的粵語,這已消失。

若語言也如古董一樣越古老越好,粵人是否應該都去學講封川話?
**
舊文重閱:粵語的源頭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08/03/blog-post_4362.html

8 則留言:

  1. 國語本就是明清時期的官方語言,這是不能忽視的事實。如果要硬說唐宋詩詞非粵語讀不通,那麼我們就可以跳過明清詞曲嗎?

    另一角度看,國語正因是進化多了(為增加速度)而去掉了很多入聲,不是說粵語較為落後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2. 這只是演化罷了。每種文化的累積自然有其取捨,不見得此等取捨與官話生歧即便落後。請問邏輯何在?記得小思提及其師唐君毅給青年的文章總是行文不通,原因為希望青年能多咀嚼文字背後的意思。那請問是否可因他「文筆不暢通」而否定他的中文造詣?如非,閣下如今只執著於「前半句」來定態,兩者又有何差?

      刪除
  2. 不要以先進與落後來區分不同的語言,這樣把事情簡單地兩極化,不利於討論,而只會把矛盾激化。猷記得,五四時代,中國大批知識分子精英就這樣看待中國的方塊字和中華文化的,以致要消滅方 塊字,理由是它落後,而西方的拼音文字才是先進的。回顧一百年前這一幕,真驚心動魄。歷史證明他們大錯特錯了。幸虧這樣,我們今天才能在這裡討論中國的文化問題。

    回覆刪除
  3. 只是不明白何以人們總學不會「不卑不亢」!

    回覆刪除
  4.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