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貼錯對聯的合理與不合理

在這片甲骨中,右邊的文字由左向右讀,左邊的文字由
右向左讀。
給朋友寫個春聯或其他楹聯之後,常常會被問到:該怎麼張貼? 意思是哪個該貼在左?哪個該貼在右?有此一問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分不清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二是即使能分辨出上下聯,也不知道上下聯該分別貼在哪一邊。

第一個問題涉及能不能分辨聲韻的平仄,有關問題已經在這裡寫過多篇文章,不再囉嗦了。至於第二個問題,則可以一議。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你只要閱讀過直排的書就應該知道,直排或直寫的漢字,一定是從右到左安排的,即所謂左行。一行完了,向左邊另起一行。這是中文從古到今的規矩。在香港,圖書過去一貫是直排的,報紙也直排。台灣對此更堅持,至今少見橫排的書。香港近年逐漸向橫排靠攏,報紙已全部橫排,書刊雜誌似乎橫直參半。橫排的書報都由左到右排,就像英文,它的最大的好處是插入阿拉伯數目字和英文時,閱讀方便。所以,香港人應當都知道和習慣了直排該由右到左的規矩才對。

對聯其實是兩句分行的詩,當然應由左行。如果弄錯了,主要的問題相信是缺乏應有的語文常識、分不清上下聯之故。

過年前給一個機構寫了一個嵌名春聯,過年時到那裡一看,對聯貼反了。我有點氣餒,細想一下,可能是因為:機構的兩字名稱放在上下聯的頭頂(所謂鶴頂格),兩字就像橫排並列,橫排不是該由左到右麼?於是就把上聯放左、下聯放右了。

中文自古以來絕大部分是直排的,極少橫排,除了門眉廳堂的匾額,而為了配合兩邊可能掛上的楹聯,匾額的文字也是左行的。

由右到左這樣的規矩,一定有人質疑過,我就一直嘀咕,認為這樣書寫很不合理,特別是蘸墨書寫毛筆字,上一行或上一字的墨蹟未乾,手就要左移繼續書寫,一不小心就把寫好的字弄糊塗,把衣袖也弄污。寫小字要把手腕擱在紙上,更要小心翼翼。每個人小時候習寫過毛筆字,一定都有過這樣的「不幸」經驗。除非你用左手執筆寫字,像已故左筆書法家費新我一樣,而他是右手患病,才被逼「左筆」的。

那麼為什麼中文非要左行不可?

用現代理論去解釋,這是路徑依賴之下形成的事實,雖然不好,但積重難返,只好繼續下去。習慣形成於以簡牘書寫的年代。那時,書寫或閱讀時兩手有分工,右手負責書寫或拉開卷牘,左手負責翻捲,文字左行是必然的。到紙張發明之後,這不好的習慣其實可以改變,但習慣既已形成,而且有了千百年文字成品的資產負累,就只能將錯就錯下去。

在甲骨文時代,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左行的,也有右行的。金文都左行,這其實是右行的結果:文字先右行刻在陶模上,製成鐘鼎之後,自然成為左行的金文。

我以毛筆寫字,總覺得左行不合理,但無可奈何。要張貼對聯,更非得左行不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