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對「大陸用語」無中生有的質疑

是「首都的士雷鋒車隊」,不是「首都計程車雷鋒車隊
十個粵語詞彙──頭殼、手板、冷衫、的士、巴士、取錄、質素、嘜頭、雪糕 、冷氣──老師要求學生翻譯成英語、日語或韓語等,會惹來傳媒、輿論關注麼?

你一定大惑不解了:這有什麼問題?傳媒、輿論的人吃飽飯沒事幹嗎?

換個情況,把以上詞彙翻譯成標準漢語呢?問題來了,先是有「網民」「質疑學校逼學生使用『大陸用語』」,繼而有報紙(《明報》)把這當作新聞,以「粵語詞改標準漢語 習作惹質疑」做標題作報道,找有關學校的校長解釋,還找來一位大學教授把習題做一次。

這是無事生非,也讓人啼笑皆非。「文革」時候的大陸,任何人都要突出政治,對任何言行事物都繃緊對政治敏感的神經,至其極者,對至親一點兒「行差踏錯」都上綱上線地予以批判。這時,可謂草木皆兵,人人謹言慎行,惟恐動輒得咎。難道香港在滑向這樣的畸型社會嗎?

「一樣米食百樣人」,在多元化的社會,有人偏愛這種極端思維、上綱上線,只要不防礙他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如今有高度自由的網上論壇,發表議論近於「冇皇管」,誰都可以大發謬論,有人以紅衛兵姿態在網上恣意跋扈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可是作為社會公器的印刷傳媒也助長這樣的歪風就非常不負責

《明報》大可以辨解說,它的報道是客觀公正的,還以大部分篇幅去報道校長和教授的正面解釋,有助讀者正確理解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它的記者和編輯都沒有「打好呢份工」,因為沒有在稿件寫作和標題撰寫中突出以上新聞重點,去駁斥「網民」的「質疑」。

按照傳統的新聞處理手法,新聞重點會在版面上重覆三次,第一次在標題,第二次在導語,第三次在內文。從以上新聞稿和標題都可以看得出,重點放在「網民」的「質疑」而不是校長與教授的解釋之上,對「質疑」的質疑都擠不上導語和標題,而只能尾隨在後面。

讀者的眼睛不都是雪亮的,在長期接受這樣的傳媒誤導下,會被洗腦。

據教授的建議,上述習題的答案是:1.頭顱、2.手掌、3.毛衣、4.計程車、5.公車、6.錄取、7.素質、8.商標、9.冰淇淋、10.空調。

我則覺得,答案有點過時了。語言有生命,會不斷變化,標準漢語也不斷吸收外來詞彙,包括由港台北上的詞彙。「計程車」如今已少用,大家都叫的士了。手邊二零零二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已收「的士」條目,註解是,屬方言,出租小汽車,注音為 dí shi。《在線新華字典》也收「的士」,註解沒有說屬方言,注音一樣。但二零一二年的《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將「的士」讀音標注為 dī shì,與人們日常的讀音看齊。可見,「的士」的使用已規範化,從口語到書面語都可用。返大陸說計程車,反而有些怪了。人們慣叫「打的」,所打的就是的士。

「公車」也差不多,這其實多用於台灣,大陸過去慣叫公共汽車,而現在普遍跟香港叫巴士了。對「巴士」,《在線新華字典》與《現代漢語詞典》的註解都是:[方言]英語「公共汽車」的音譯

《現代漢語詞典》收入「雪糕」條,而「冰淇淋」或「冰激凌」只屬[方言],應該是上海的方言

「冷氣」與「空調」,都收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表示兩者都視為規範用語。

如果大陸也有那樣偏激的「網民」,似乎更有理由就「港台用語」北上提出指控。

1 則留言:

  1. cool!

    用 公車 作標準答案,太不追上時代的節拍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