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被所謂「歇後語」考起了

歇後語:裁縫度身──有分寸
日前到一家長者中心參加迎接冬至、聖誕的聚餐,其中有助興的有獎遊戲,由某慈善機派出兩位義工主持,向在場十餘桌的出席者提問歇後語。我所在的一桌是第一個被提問的:「周身郁」(全身在動)的歇後語是什麼?

我們之中,有近百歲的老人、有稚齡的小兒,但也有醫生、有碩士、有大學生……,全都啞了,沒有一個人答得上,平白把拿獎品的權利讓出了。這真令人洩氣!

答案出來了,卻是更令人洩氣:竟然是「冇時停」(沒一刻停止)。這算是歇後語嗎?只能說是粵語熟語。洩氣當然不是為了拿不到獎品──一小包獨立包裝餅乾──而是為了歇後語這種中國民間口頭文學,在香港的式微。

從主持人接着的提問可以看到,兩人都不明白什麼叫歇後語。可以這樣推想:兩人應當不是第一次做這遊戲的主持,兩人得到身邊同事的認可去主持這遊戲,表示身邊的同事也不明白歇後語是什麼。這遊戲其後唯一可取的提問是:冇鼻佬戴眼鏡的歇後語是什麼?──冇得頂。這是非常典型的粵語歇後語。

歇後語說得上是中國最短小精悍的文學形式,一般只有一句話,可能不到十個字,但就形象鮮明地說明了一件事、一個畫面、一個道理,而且饒有趣味、幽默諧謔、一針見血,還常常帶有懸疑性,留有讓人思考、想像的餘地,會像詩歌一樣耐人尋味。它常常像個燈謎,而用語更加精簡。它是口語創作,都考究不出作者來,只作口耳相傳,不會像詩歌、燈謎一樣結集出版。它流傳於不同方言的人群之中,用語非常生活化,像民歌一樣隨時隨地拿身邊的事物生發開去指事言物。它能增加語言的趣味性,讓人避免說得太直白,繞一個小圈子說出來,讓聽者莞爾。近年,有人把不同地方的歇後語編成辭典。我有一本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歇後語大辭典》,其中收集的歇後語有一萬六千條之多。

隨便翻翻,只覺實而不華,充滿樸素的民間智慧。比如:
孔夫子的徒弟──閑()
耶穌堂闗門──不講道理
買鹹魚放生/望鄉台上吹口哨──不知死活
萬歲爺剃頭──不要王法
藤攀枯樹──死糾纏
落了三年黃梅雨──絕情()
半個銅錢──不成方圓
兩個啞吧親嘴──好得沒法說
小朋友唱歌──同聲同氣
吃了三碗紅豆飯──滿肚子相思
婆婆說了算──沒公理

以上都是粵語區以外的歇後語。粵語自然也不乏歇後語,從數量到質量都堪稱上乘。例如:
十二點半──指天督地
大肚婆行鋼線──鋌()而走險
一只筷子食豆腐──搞wo3
番薯跌落灶──該煨
茅根竹──借()
蓊菜文章──半通半不通

這些歇後語的生成背景已大變,很多對於現代人已難於理解,譬如說「燒壞瓦──唔入疊」,由於瓦房日少,很多人已不知道什麼叫「唔入疊」(瓦片一塊一塊相疊)

香港也有具地方特色的歇後語,例如:
翻鬼佬月餅──悶極(mooncake)
非洲和尚──乞()人僧
海底石班──好瘀()

這些都是多年前的成語了。應該還有更新、更貼近現時生活的,只是我孤陋寡聞不知道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