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晉祠的老銀杏 |
據二月河說,銀杏在中原一帶很罕見。在鄉下,槐、柳、榆、桑、椿、楊等雜樹到處都是,要找一果銀杏卻很難。偶爾見到,必是老得「不知年月」的古樹,「往往便是方圓數十里內的『座標』性物件」。用香港的流行話,就是地標了。如果有銀杏樹的話,很可能是在寺院裡。他有一年一連遊了多個古剎,幾乎每個寺院都有一棵老銀杏。
我也有這樣的印象。幾年前到太原,遊覽了晉祠,裡面就有兩棵老銀杏,一雌一雄,據說樹齡有五百多歲。這比二月河說的二千幾年的老銀杏,年輕多了。
二月河提到,在山東認識一位原來「官不小」的退休老幹部是個銀杏迷,家裡院子種的都是銀杏樹,還因為銀杏的經濟、文化、藥用價值而到處推廣種植銀杏,期望在全國種植十億棵。據說,目標已突破了。成果之一是黃河邊上一個銀杏林:長三十里地,最寬處二百餘公尺,非常壯觀。
中國有些地方其實有大量銀杏樹,其中之一是丹東。
不久前到韓國旅遊之前,本打算到丹東去,因為聞說當地的秋色很漂亮。可是各個旅行社都不大重視這個位於鴨綠江邊的城市,若安排在行程裡,也只是聊備一格。與丹東也就緣慳一面了。
很湊巧,回來不久,就在央視上看到一個關於丹東的節目,是「邊疆行」專題片的最後一集。片集繞着中國邊境採訪各個邊關口岸情況,最後一站就是通往朝鮮的丹東。記者特別提到,丹東的市樹是銀杏,還拍攝了沿着鴨綠江一條大街被銀杏染得一片金黃的秋日景色。
韓國雞龍山一棵老銀杏,抖落了大片明黃 |
銀杏樹是很古老的樹種,有活化石之稱。可是二月河在書中說,地球在一億年前的白堊記晚期遭遇災變,「全世界的銀杏都犁死了,只是留在中國的還在」,這顯然就不確了。與丹東同一緯度的朝鮮、韓國、日本都有大量銀杏樹。就我不久前在韓國所見,多個城市包括漢城,都愛以銀杏樹作路樹。
銀杏確是奇怪的植物,存在所謂「生態悖論」(ecological
paradox),即既有難以繁衍的特徵,又有適應環境的能耐。銀杏以生長緩慢知名,通過有性繁殖,一般要二三十年才能結實(雄樹開花、雌株結實),因而有公孫樹之稱,即把樹種下,要到孫子才有收成。這樣的樹本來很難傳宗接代下去,生態環境一惡化,就很難繁衍,有被自然淘汰之虞。可是它又可以無性繁殖,通過嫁接、插枝等繁殖,插枝大約 4 0多天就能生根,成活率可達九成以上,嫁接樹三至五年就可結實了。樹齡之長,又是其他樹木很難企及的。
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定銀杏確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能改善生理及心智機能老化、腦部缺氧、智力降低、老化痴呆、阿爾茲海默症。但也要知道,銀杏葉和果都有毒,慎勿多服亂服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