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落霞盛世康雍乾

從漢城前往仁川機場路上的晚霞
剛讀完了二月河的《佛像前的沉吟》一書。這是作者的散文隨筆,如所言是有點不修邊幅的隨意由之,內容繁雜,書名其實不反映內容。這樣很好讀,多彩多姿,很能拓闊眼界。二月河讀書多而記憶好,歷史知識豐富,加上中原地區處處有可追溯千年的文物古蹟,他隨便去到哪裡都可以有題材可供發揮,真讓人羡慕。

他以平地一聲雷地推出的康雍乾三大帝系列歷史小說享譽全球華人世界,小說從新的視角對三帝作了立體式的刻劃,不乏「正面」描寫,但卻以「落霞」系列名之,為的是要指出,所謂「康雍乾盛世」,其實是中國封建王朝的迴光反照。

康雍乾三朝歷時132年,是清代的鼎盛時期,戰績顯赫,建立了比現今疆域還大的統一國家。中外都有統計數字指出,當時中國的GDP,從總值到國民平均值,都是世界最高的,堪稱盛極一時。

可是乾隆之後僅45年,中國就從頂峰跌落谷底。從一八四零年起,中國受到兩場鴉片戰爭的蹂躪,自此一蹶不振達一個半世紀。盛衰榮辱,就如銅幣之兩面,輕輕一翻就完全改觀了。這也如夕陽之西沉,剎那之間就沒落到西山之下,而落霞之漫天煦麗,也倏忽不見。

事物遽變,不可能無因。落霞之變,當在盛世中就有所醞釀。

從世界角度來看,清朝其實正好遇上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那時,歐洲承接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孕育出啟蒙思潮,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這樣的發展,也向東伸延。可惜的是,大清的盛世,卻無中國前兩個盛世──漢唐盛期──與外面世界接軌的胸懷遠見。

漢唐盛世的共同特點,是很開放,敢於吸納當時從四面八方傳入之文明精華,從物質到思想,都多所益善。如今中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佛教文化,就是這時大量引入的。沿着絲綢之路形成的文化交流,不但大利於中國,也大利於世界,是歐洲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

可是康雍乾三帝都沒有漢唐之世君主的襟懷和抱負,對於歐洲的崛起無知更自負,僅對傳教士帶來的新奇玩意如自鳴鐘、望遠鏡等有興趣,而閉門自封「盛世」。衰落的伏筆就自此埋下了,大清帝國衰亡的條件,在「康雍乾盛世」就準備了。

「康雍乾盛世」之說,因而至今有爭議。康雍乾「英明聖主」的稱號,在當時也許能叫得響,但百年後回眸,「英明」二字不能不貶值。
  
馬克思、恩格斯對大清帝國從高峰的迅速滑落有這樣的慨嘆:「一個人口幾乎佔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在這場決鬥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基於道義,而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

事物總是有生有滅、有興有衰的,歷史不斷循環,昔之興者盛極而衰,而衰者又自廢墟中興起。全世界都在說的重心東移,絕不是偶然而成,而是歷史規律使然。希望對中國而言,這意味着真正的盛世重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