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學音樂,幾時能樂在其中?

琵琶和柳琴
與朋友飯聚,聽到一個關於小朋友學音樂的小故事:

一位母親到琴行給女兒選購柳琴(也叫柳葉琴,一種像小型琵琶的彈撥樂器),女兒是初學者,大概學校開設了器樂班,選擇學習柳琴,母親於是自行去選購。買哪個檔次的?她要買一種四千多元的。琴行老闆有點錯愕,因為一般買給初學小朋友用的柳琴,都不會買這麼貴的。那位母親很爽快,說道是:「政府送的。」意思原來是,這是用特區政府派送的六千元買的。兩天後,這位母親帶着大概讀中一的女兒又來了,還帶着那個新買的柳琴。出什麼問題了?母親叫女兒自己說,女兒卻不吱聲,僵持着。琴行老闆緩和了一下氣氛,說那就打開琴盒看看好了。一看,小菜一碟,斷了根弦而已。很簡單,買一根換上就是。老闆見顧客看來不懂,就說,替你換好了,弦送給你。完了,兩母女挽着琴離開。那女兒自始至終一言不發,那母親也不教女兒向老闆道個謝。

不知道那女孩是在嘔氣,還是該把她歸為習慣了讓人侍服的「港孩」,也不知道母女倆對學習音樂有什麼理解。直覺是,她們都不是因為喜歡音樂、特別是喜歡柳琴的音樂而去買一個不算便宜的柳琴的。那女兒可能是很被動之下去學習這種樂器,可能根本不喜歡,而是母親認為這有利於將來寫一個漂亮的履歷,而要她去學的。現在的學生升學時,都希望擁有一本內容豐富、看來多才多藝的履歷,實質如何是另一回事。

吃飯時在座的,除了我,都在致力推廣中樂,可謂數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我則笑謂之「死性不改」。各人有在本港獻心獻力,有在加拿大西岸、有在加拿大東岸迎難而上。

上面小故事裡的母女,他們都見得多了。當今的社會一個奇怪的現象是,相對於以前,人們接觸音樂的機會多得多,誰都有可以收聽、收錄或收看音樂和音樂表演的音質素器材。在香港,在學校有種種音樂訓練班,還可參加由音樂事務處或私營機構提供的訓練班,家長即使不喜歡音樂,也普遍重視向女子安排音樂訓練。可是音樂會要銷票很困難。

幾位朋友既是交流也是吐苦水地談到這方面的艱辛。相對之下,香港似乎還好一些,如果為學音樂的小朋友舉辦匯報式音樂會,小朋友會帶來家長親友、姨媽姑姐一大幫捧場客。在加拿大,很多家長根本沒有這興趣。小朋友有演出,不少家長用車送來,一個U-turn 就離開了,到散場再來接人。於是,一場音樂會最艱巨的工作是銷票。來自多倫多的那位朋友說,發出推銷的「伊妹兒」,還要逐個打電話。儘管這麼困難,他在那邊組織了專業的安省中國民族樂團,成員都是接受過音樂學院中樂正規訓練的演奏家。近年有不少這樣的人才從大陸以專才移民資格到了彼邦,他們可以藉這個樂團一展所長,但要靠此「搵食」,就不易了。

溫哥華的那位朋友創辦的庇詩省中樂協會已同中央音樂學院合作多年,舉辦中樂技術水平等級考試。現在,考試又推廣到多倫多去了。可見,困難雖大,成績卻有目共睹。

(音樂的樂)者樂(快樂的樂)也,說到音樂就言不離艱辛,太不應該。幾時可以真正樂在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