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電影《歲月神偷》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得獎,上環永利街一夜成名,傳媒上充斥着對這條幾十米長小街的報道,都免不了呼籲當局保留這條街據稱「碩果僅存」的六十年代風情舊式樓宇。
我未看過這部電影,但已被有關電影人的真誠感動了,不論是幕前幕後,看來都真心誠意的要拍一部反映六十年代香港情懷的電影。為什麼是六十年代?因為這真的是香港能夠有今天成就的一個關鍵而動盪的十年──「風起雲湧」的十年。
據報道,《歲月神偷》當中有一幕是講打颱風的。颱風是天災人禍不斷的六十年代的重要特徵。香港年年都打風,唯獨是六十年代打風打得最厲害。打風的最強風力是十號風球,香港上一次掛十號風球已是十一年前的事了。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是戰後以來第一個沒有掛過十號風球的十年。可是在六十年代,十號風球經常高掛。據統計,香港自戰後以來掛過13次十號風球,其中有六次出現在六十年代。(當時全球正處於低溫期,直到七十年代後期,全球氣溫才緩慢上升。香港六十年代多颱風,未知是否與此有關。)
另一個風,是政治風,這是全球性的風潮。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在六十年進入什麼都躍躍欲試的青春期,而歐美、中國都政治動盪,以年輕人為中心的社會運動──包括暴動──於是一浪接一浪,香港無法倖免。那時香港經濟正在由轉口港向製造業轉型,市民在社會福利近乎零的情況下,面對就業、住屋、食水、教育、衛生、貪污、勞資關係等各方面問題。周圍沒有「安全網」,人人都只能靠自己奮鬥,靠親友間互相扶持。
難怪導演羅啟銳說了大意是這樣的一番話:我們那時的困難大得多,不明白現時的年輕人為什麼這麼多抱怨。
在目前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政府、不問情由一概向官員問責的政治氣候之下,這樣的話很「政治不正確」,若出於政治人物之口,「死梗」。但《歲》片得了獎,得到洋人高度評價,羅啟銳就敢於大聲說話了。他的劇本十年來沒有投資者敢問津,除了因為片種冷門、缺乏叫座的商業元素之外,相信也因為電影提倡的自強精神不合當前社會潮流之故吧?
當年的港英政府,是在香港經歷了六十年代的「風起雲湧」之後,到七十年代才知道改弦更張、從長計議推出各種改善社會民生的政策的。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一九七一年就任港督,在第一個施政報告中就提出優先處理房屋、教育、社會福利問題,十年建屋計劃、六年(後來擴大到九年)免費教育、勞資審裁署、廉政公署等新猷次第推出。
可以說,香港沒有六十年「風起雲湧」的代價,就沒有七十年代的起飛,自然也沒有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成就。如果說有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的話,它孕育於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至今剛好五十年。半個世紀前的歲月留痕,香港還到處可見,說永利街是「碩果僅存」的六十年代風情街區,太誇張了。你要是真的有心,到中環、上環、西環、油麻地、深水埗等區的大街小巷走走,還可以發現不少當年的情韻。有這樣的說法,正足以證明很多人其實並不真正熟悉、珍惜自己的歷史遺蹟,只知道人云亦云──包括大量可能是八十後、九十後的傳媒人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