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園花市開了,星期一下班後到中央圖書館再出來,順路逛了一下。昨天下班再進去走走,結果只走了一小段就退出了。為的是人太多,幾乎走不動;飢腸碌碌的趕着回家,可不能這樣磨蹭。
因為住得近,維園的花市是每年必去的,就是下雨也去走走,不是要買什麼,只是感受一下過年氣氛,湊湊熱鬧,也看看新一年的花市有什麼新鮮玩意。花市本來是賣花的,後來就濕貨和乾貨並舉了,乾貨的攤檔已佔了大部分,變成一年一度的大集市。不少人還專門為了這個只有一星期左右的集市專門設計、製造貨品叫賣,越來越多學生還以之作為學研課題。我走進維園花市的一條街,有如走進了學校賣物會,熱情叫賣的都是中學生。
除夕花市的傳統本來源自「花城」廣州,但香港的花市顯然已發展出自己的傳統來了。說到傳統,我們都會想着繼承,卻不大注意到,傳統也要在傳承中有所發展。這大概是傳承真正需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人們的需求,躲過被淘汰的命運,把傳統持續繼承下去。在這發展過程中,有些東西失了真並不出奇。
譬如大年初一很多人搶着到黃大仙上「頭炷香」,已成為城中過年的盛事。上香客為上到「頭炷香」而奮勇爭先的場面,是每年大年初一電視上最激動人心的鏡頭。對這個近些年才形成的風俗,我有很多不解。最近才從書中知道,是香港社會激烈競爭的環境,促使人們把「頭炷香」的意思誤解了。「頭炷香」本來是指個人年初一辦的第一件事,而不是要爭當第一個上香客。但我想不會再有人理會這一點,這個香港習俗已形成了。
從此也可以看到,在香港這個中國最洋化的社會中,華人社會的一些習俗不但沒有消失,還會有所「發揚」。就好像紅磡觀音廟的正月廿六子時至亥時的開庫,過去不怎麼受注意,現在也成為很多人過年的大事了,那天的觀音廟會出現萬人空巷、漏夜排隊的盛大場面。我多年前在紅磡住過,當時根本不知道觀音每年會在我住所不遠之外大解善囊。
傳統習俗不一定都是菁華,也有糟粕,不過多少也有其文化內涵。年輕時,對於拜神之類的東西,總以迷信視之,很抗拒,甚至故意與母親抬杠,過年偏偏不肯拜祖先。隨着年長了,才慢慢從體諒開始,接受母親的做法。再之後,從確有迷信成分的習俗背後,也看到文化的因素。
在世界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不知凡幾的各種文明、文化,都各有盛衰,彼落此興。數千年來屹立不倒的,唯有中華文化。造成這現象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華人社會中民間習俗的力量。中華文化的傳承,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習俗。中華文化的很多觀念,就是這樣深入到普通百姓的言行之中,儘管有很多失了真、變了形。
同很多人的家庭一樣,我家也是從到農村遷移到城裡來的;到父母一輩,特別是在母親身上,還保存不少源自農村的習俗。可是到我這一代,這些傳統幾乎已然蕩然不存了。幸而,在整個社會而言,還有不少這樣的習俗保留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