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彈劍高歌,游士風采

日前《歲月如歌,青春可有悔?》一文,得到不知名朋友回應,留言曰:

歲月青葱彈劍高歌應無悔
流年若夢輕狂浪孟了無痕

上下聯倒數第二字都是「無」字,恐怕是筆誤了。無論如何,很感謝。

年輕時的輕率、鹵莽是否可以了無痕,恐怕難以定論。對已,或許容易「了無痕」;對人,誰敢輕言「了無痕」?你以為時間可以治療一切,卻說不定哪年哪月,會有人讓你知道惡果有多嚴重呢。

這讓人想起郁達夫詩中的名句:

曾因酒醉鞭名馬,
生怕情多誤美人。

這說明郁達夫雖風流放達,卻也有自省之心。

「彈劍高歌」四字也惹人遐想。

大概年輕之時,特別是多看了幾本武俠小說之後,就易興仗義行俠的夢想,做不到也心嚮往之。我練太極劍,找來了一柄雞翅木作劍套劍柄的劍,有古樸味道;後來在劍套上刻上聯句:

俠骨丹心劍氣
琴聲墨韻詩情

下聯為實,上聯就虛了,不過是寄意。

俠之在中國,很久以來就是被邊沿化了,很難在現實社會存在,是以有神秘感,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於是有武俠小說出現。不過,俠的確曾經大量存在於中國社會,雖然不是個個精通武功,但總有個人之長,願意投靠一個能「士為知己者死」的名流望族,一展抱負 。他們就是游士。

剛在《大國軟實力》一書中讀到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蕭功秦的一篇文章,《從千年史看百年史──從中西文明路徑比較看當代中國轉型的意義》,裡面分析了中國和歐洲的發展路徑,指出歐洲文明是因為地理的分割而小規模、多元性、競爭性地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是以能在那裡誕生,而在主要位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沒有太多天然屏障的分隔,自秦漢以降就大一統了。中央高度集權,限制了多元文化的競爭,也就缺乏產生資本主義的土壤。

中華文化最能呈現多元競爭燦爛色彩的,是春秋戰國的分割時期,那也是游士、游俠最活躍的年代。蕭功秦的文章說:「游俠體現的是一種多元性、小規模性、競爭性、流動性的價值取向。先秦時代的伯夷、叔齊、孔子、墨子、老子、荀子、李斯、韓非子、蘇秦,以及由孟嘗、春申、信倰、平原君所養的那些俠士,以及戰國貴族所供養的『雞鳴狗盜之輩』,他們所代表的多元的價值觀,以及他們作為社會自主的個體面對環境所具有的自主選擇能力,正體現了先秦中國社會上所具有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微觀試錯與社會變異的機制。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所體現的文明進步與繁榮,正是這一階層文化活力的最雄辯的體現。」

用司馬遷的說法,這些游士、游俠言必信,行必果,重承諾,舍生取義,殺生求仁,視死如歸,赴湯蹈火而不辭。

游士、游俠作為一個階層已消失了,最後的出現可能是魏晉時代,竹林七賢是其表表者。中國知識階層此後推崇的魏晉風采,就是未代游士行為的反照。

「彈劍高歌」,斯可無悔矣。

1 則留言:

  1. 多謝指正。並非筆誤,實是文字根底太淺薄,一時間想不到合適的詞語罷了。
    曾想過用 : 流年若夢輕狂浪孟總留痕
    但與原意不符,放棄了。
    年青時總有點輕狂浪孟所為,只要不是鑄成大錯,又何必耿耿於懷呢。
    再一次多謝提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