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韓風舞韻》中的漢字


上星期五(十一月二十日)去看了「韓國國立舞踊團」演出的《韓風舞韻》,一場韓國傳統民間舞蹈的演出。本來是為了滿足一下對韓國(朝鮮舞)的欣賞而去的,結果反而是漢文化對韓文化的影響引起我更大的興趣。

過去也接觸過一些朝鮮舞蹈與音樂,主要是作為中國朝鮮族文化藝術而接觸到的。北京的大型文藝匯演中,要頌揚民族大團結,往往會在最後一個環節串演不同民族歌舞,富有特色的的朝鮮舞總少不了。中國的流行曲中,也經常有朝鮮節奏和旋律特色的作品,一個叫阿里郎的歌唱組合,近年還大受歡迎。這些都只是偶一欣賞到,於是見到有韓國的國立專業藝團到來演出,便買票欣賞去。

這的確是個很專業的舞蹈團,第一個節目《太平舞》便叫人讚賞。單是整齊度便讓人讚嘆。本來,齊整是舞蹈、音樂的最基本要求,但是要真正做到不是那麼容易,二三十個人的水袖袖尖一起一落都整齊如一,就很難很難。這一下子就叫人另眼相看。

全場九個節目,已盡量做到有變化,一些還是舞劇的「折子戲」,有些情節,可是仍然難免民間舞蹈專場表演常見的單調。全場表演不滿一個半小時(不設中場休息),八時開場,未到九時半就完場了,真不滿足。

但有一點讓我饒有興趣的,就是舞蹈和音樂都有很多中華文化元素了,有時,簡直以為在看中國舞,尤其是男舞員的動作。伴奏音樂的樂器中,吹彈拉打都像中樂。過去,只留意到朝鮮有伽椰琴,很像中國古制的箏,最大不同只是愛坐在地上、箏尾着地彈奏。

更讓我好奇的是漢字和書法。

其中一個節目是男子單人舞《讀書人的誓言》,表現古代韓國人要高中狀元的決心,着古裝的舞者拿着半人高的大毛筆起舞,天幕上忽然落下一巨大漢字行草條幅來。在為廢除漢字掙扎多年的韓國,這樣的舞台演出是不是「政治不正確」?抑或是反映了漢字重新受到重視的新情況?

韓國文化歷來一直受到中國的重大影響。可是到了近代,在民族主義抬頭下,「去中國化」趨勢強烈,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廢除漢字,代之以拼音的諺文。到了日本統治時期,諺文一度被禁,更激起反彈。韓國獨立後,漢字於是更受排斥,出現了至今所謂的「六十年文字戰爭」,就是雖然一再有立法,漢字地位仍然興衰不定,爭論至今未休。即使已出現完全不懂漢字的新一代韓人,失去漢字形成的缺陷仍不斷惹起爭議,至使有學者要求恢復漢字,金大中當總統時還發表了漢字恢復宣言。

可是,情況至今混沌不清。我看到有人說,韓國二零零零年起已恢復使用漢字,並在中小學推行1800個漢字的教育,但又看到有人說韓國人要想孩子懂漢字,只能付錢上補習班。

韓國舉國上下切斷與漢字的聯繫下,弊端是顯著的,一是諺文的同音字太多,使用欠效率,抽象的學術用語沒有漢字之下理解更難;二是漢字書寫的歷史典籍不再有人看得懂,連歷史建築物上的漢字匾額、對聯都失去意義了。

所以那天看到天幕上忽然掉下「春塘春色報春來」(可能記憶有誤)的條幅時,我就有點奇怪:韓國人知道寫的是什麼嗎?

據說,現在要學漢字的韓國人增加了。原因很簡單:要同中國人做生意。隨着中國繼續壯大,韓國人是否應該有「學好漢字」的新誓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