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西方男性之憂與中國未來

日前讀到一篇文章:Western Men are Doomed (西方男性刦數難逃)。初看標題,摸不着頭腦,看下去不禁莞爾,而又黯然。

這是《紐約時報》上的文章,是兩位專欄作者之間的對談,兩人是David Brooks 和 Gail Collins。題話是 David Brooks 挑起的,他也是對談的主導者,「西方男性刦數難逃」是他憂心忡忡的慨嘆。注意:他本身是西方──不是東方──的男性──不是女性。

他首先從西方vs東方的角度談起,指出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西方先着眼於個人,東方則先看到全局,包括個人與整體的關係。例如面對一幅有雞、牛、草的圖畫,要把三者組合,西方人會把雞和牛組合,因為兩者都是動物;東方人會把牛和草組合,因為牛吃草。

David Brooks 認為,在現代網絡化的複雜世界中,西方愛把事物孤立起來看待的思維方式不合時宜,而東方的整體觀思維方式會更適應。所以東方人更適應未來社會。

至於男與女,人們一直同意女性心事較細密,對別人的情感反應的感覺比較敏銳,這將使女性更適合服務形經濟的社會。相對之下,男性較適合農業、工業社會。

西方的男性的競爭力不及東方的男性,又不及西方的女性,於是就刦數難逃了。

David Brooks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得要返看他此前在奧巴馬訪華之時寫的一篇文章才好理解,文章題目是The Nation of Futurity (未來之國)。

文章開頭,「未來之國」說的是美國──開國之初的美國:人人幹勁十足,都相信只要肯付出就會有收穫,對未來充滿信心,人人「到處闖蕩,轉工跳糟,結婚離婚,生產新成品,又在正義行動中慷慨的送掉」。

不過,這樣的自信有循環,如今,「未來之國」變成中國了。不是說中國的人均收入已追上了美國,而是中國人的那份自信、對未來的信心正如當年的美國,而美國人已不知把這丟失到哪裡去了。

文章說,中國人的自信令人驚訝:86% 中國人認為國家走對了方向,美國人只有37% 認為國家的方向對頭。《新聞周刊》與英特爾聯合進行的「全球創新調查」,只有22% 中國人認為中國目前是創新大國,但有63% 相信中國未來30年可以成為創新大國。大部分中國人相信中國將來可以產生改變社會的發明,而只有三成美國人有這樣的自信。

文章對美國當前境況很不樂觀:偏重消費,債務沉重,依賴進口,但不重生產、創新和出口。美國人過去對未來有信心是因為相信一代比一代能幹,可是現實不再是這樣,政制中人寧願走便道捷徑,哪裡省力往哪裡走,選擇減稅、擴大醫療福利等,可就是無法通過要付出代價的事情,如節制開支、控制醫療成本等。習見的是為過分揮霍互相指責,爭吵不休。

讀着這篇文章,不知道怎的,我仿佛以為作者對比的是香港與內地了。他說的美國的情況,不是正是香港的現實嗎?

**
Western Men are Doomed: http://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09/11/19/western-men-are-doomed/?scp=1&sq=western%20men%20are%20&st=cse

The Nation of Futurity: http://www.nytimes.com/2009/11/17/opinion/17brooks.html?_r=1&scp=1&sq=The%20Nation%20of%20Futurity&st=c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