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蓮靜苑,攝於二零零五年十二月 |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版頭桃花在藍天白雲下爭艷的照片,是再前一天(一月三十一日)在我家對着維港的陽台上拍攝的。我不肯定記者的稿件是哪一天寫的,但版面應該是見報的前一天,也就是我拍照的那一天排的吧?怎麼會是「藍天未見」?這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嗎?
基於對香港的愛護和期望,我也同意香港的自然環境很多地方未盡人意。但說話──尤其是傳媒說話──應當實事求是,不要從錯誤的概念出發,不顧事實的亂寫。《明報》以上文字顯示,這不僅是記者的輕率,還有編輯的輕率和老總的輕率。
誤導的不僅是標題。「藍天不見」那個標題之下的文字這麼說:「近年每逢冬季,天空迷蒙的時間特別長。天文台於去年12月錄得的低能見度(低於8公里,不包括出現霧、薄霧或降水)時數雖然只有102小時,較2007年同期減少67%,但較前兩年同期為高。去年全年低能見度時數共1100小時,但仍高於1968至2002年的任何一年。」
十二月份的「低能見度」時數只有102小時,是個非常好的紀錄。還要知道的是,低於八公里就列為「低能見度」屬於很高的標準。鍵入台灣這個環保網頁(
http://211.22.206.188/bluesky/1-5-1.htm) 可以看到,能見度分為三級,低於兩公里屬於不好,二至八公里屬於普通,八公里以上就是好。八公里有多遠?那是由西環望到鯉魚門的距離了,能見度有這個距離,我絕對不會認為不好。
我不知道天文台錄得的102小時低能見度中有多少是屬於「不好」和「普通」,但據我自己的印象,去年十二月很多日子都是藍天白雲的好日子。
能見度測量的是水平方向的能見度,空氣中的懸浮污染物多數往下沉積,所以我們在空氣欠佳的時候見到一層褐黃色的煙霧覆蓋在地面之上。它的厚度,據我自己的目測,大概不到五百公尺,即不及太平山的高度。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是老是平視,而是把眼界稍為抬高一點,如果沒有雲層和樓宇的阻隔,就可以看到藍天。
近幾天早上到香港公園做運動的時候,公園雖然被環抱在中環的摩天大廈群中,但我抬頭到45度角左右,便可以看到湛藍湛藍的天空,座座大樓在其上畫出奇特的天際線。這景色,再加上近處的翠綠,為我一天的工作展示美好的開始。
我總覺得,港人的視野太狹窄,這不僅是指精神上的視野,而且是指實際的視野。或許是躲在室內,或許是要低頭趕頭,甚至鑽到地鐵裡去,都忘記抬頭三尺有藍天了,像着了「香港已沒有藍天」的魔咒。
嘿!抬起你的蓋頭來!
又及:寫作本文時,曾登上天文台網頁查看,天文台的能見度是15公里,中環的能見度是8公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