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大福,福猴,平安猴

連日來忙着一件事:寫揮春。有一天到某個團體的歲晚聚餐給朋友們寫揮春,發覺大部分朋友主要要求寫一個大福字,其餘寄意新年願望的四言揮春,則不特別要求多寫,要寫的話,幾乎都是 「身體健康」,要麼給兒孫寫個「學業進步」。不妨把這看作是個市民願望的小型民意測驗。

後來給另外一批朋友寫揮春,特意在「大福」上花了點心思,嵌入一個猴臉,以迎接丙申猴年的到來。這逗得朋友們很高興。寫的福字也有點特別,就是以「平安」二字組合而成。

「福猴」也就是「平安猴」。上星期天給樂團的朋友寫,大家都指定要「平安猴」。於是寫了幾十個,把帶備的紙都用光了。

連日來不斷生產,寫出一個又一個大福,也畫出一個又一個平安猴。一些舊同事看到,打電話來要貨,要立即趕製廿多個送去。

繼續炮製,並留下以下一些紀綠。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蠟梅一路,獨領風騷

蠟梅,寧波月湖。
陳從周談園林時經常提到,遊園要注意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這次遊江南,在日期選擇上很被動,因為有演出任務,元旦日一定要到上海。旅行於是定在元旦前後跨年進行。這個時節的江南,似乎有點尷尬。

陳從丹說,遊園春宜觀花,夏宜賞荷,秋則老圃黃花、楓葉流丹,冬則明月積雪、四望皎然。我們出遊時,正好在秋冬之間,要賞秋葉嗎,來晚了,要賞春花又太早。到處看着落盡了秋葉的禿樹,和含蕾待放的玉蘭桃梅枝頭。真有點遺憾。

世事難盡如人意,隨緣而遊好了,如蘇子所言;「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天下一大觀,蕭瑟之中稍加注意,總有可觀賞的。意想不到的是,穿梭四個城市,一路有蠟梅作伴。

蠟梅其實不是梅花,而在植物分類上自成一科,是為蠟梅科,梅花則屬薔薇科。由於蠟梅花開五瓣,大小與花型都像梅花,於是被誤作梅花 ,還被叫作金梅、黃梅花。它的花瓣較厚,有蠟的質感,一般稱作蠟梅。梅花因能凌寒傲雪,歷來獲文人推許,賦予高尚的擬人品格。蠟梅的花期早於梅花,零下十五度仍可過冬,對最近超級寒潮這樣的嚴寒也無懼。

蠟梅,平湖莫氏莊園。
中國北方以前較暖和,據《詩經》,黃河流域一帶有很多梅樹。這到宋代已大變,以致王安石曾以「北人初不識,渾作杏花看」來嘲笑北方人不知道梅花是怎樣的,把杏花當作梅花了。如今,梅樹的生長線已南移至江南一帶。蠟梅則可在較北地區生長,北京以南地區可以露天栽種,可見蠟梅比梅花還耐寒

在華南,蠟梅很少見。以前曾在花墟的年宵花市中見到,纖纖弱弱的幾枝,萎靡不振。一次在粵北的梅關見到,也在年末,與疏疏落落的早梅一起,也長不出精神來。這回從寧波開始,才算見識到蠟梅的獨傲風姿,以至芬芳。

在寧波月湖見到的第一株蠟梅,樹不高,花也稀少,已很驚喜。這原來只是小小的序幕,湖邊接着有一株又一株蠟梅盛放。在一個正在舉行茶藝班研習的院落裡,一個小廳的黑黑的窗櫺旁,也擺放着一盆蠟梅盆栽。色與香都是淡淡的,襯托着庭院裡的陽光柔柔,真叫雅淡。

蠟梅,蘇州吳門人家。
蠟梅的葉子比梅樹的葉子大很多,枯黃的葉子落盡了,花也綻放到盛時,至為可觀。若有粉牆黛瓦藍天作背景,畫面更怡人。蠟梅營造的不僅是畫面而已,而是整個令人閒靜下來的氛圍。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人對外界的感受,不是某一個感覺器官單獨完成的,「眼耳鼻舌身意」會在你不自覺之下各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園林裡特別經營安置的蠟梅,就能調動你的六根,至於能不能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境感受,就得看你的悟性了。獅子林中見到一門額:聽香。粵人見了會為之失笑。相對的另一門額是「讀畫」。香而能聽,畫而能讀,你的六根原來具有待開發的潛能。

聞香則誰都可以。在平湖莫氏莊園一個圍以高牆的院落裡,我第一次為蠟梅的幽香傾倒了,院子裡兩株高大的蠟梅各倨一角,氤氳在花園裡縈繞不去。這正是造園法中香樹宜繞之以牆之法。到了蘇州,蠟梅更多,放得更盛。留園、獅子林的蠟梅固然蔚然可觀,在設於老宅的吳門人家餐館裡,也有大大小小的盛放蠟梅盆栽擺放着。

一路上,蠟梅獨領風騷。那天坐地鐵前往虹橋機場坐飛機離開上海,在地鐵站裡,竟然也有蠟梅相送:有乘客擎着幾枝蠟梅在扶手電梯上相對而過。上海竟然可以買到蠟梅「切花」。

(「江南行」紀遊之十四)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貝聿銘在家鄉蘇州遇到的難題

蘇州博物館主庭園
遊覽了傳統園林,再去參觀蘇州博物館,會對中國園林有新的觀感。這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的作品。與博物館相距只一箭之遙的獅子林就是貝家老宅,貝聿銘在其中長大,自小對蘇州文化耳濡目染。蘇州請他來為家鄉設計一座展示吳越文化的博物館,合適不過。

貝聿銘的設計素來強調要與環境相合,要能展現特定的文化特色。他到晚年偏愛挑選自己不熟悉的項目去做,為的是能夠就有關項目深入研究,以學習新的文化。他不了解伊斯蘭文化,卻正因為這樣設計了多哈博物館。對於蘇州,他熟悉不過了,會怎麼做?

博物館一走廊
蘇州博物館背後與拙政園只有一牆之隔,前面一片,是獅子林等舊宅,附近又有民居。它的設計難題首先就是怎樣與這樣的環境融和,而又有自己的風格和個性。這似易又難,用他的話來說:「在這裡設計博物館很難很難,既要有傳統的東西,但又一定要有創新。傳統的東西,就是要運用傳統的元素,讓人感到很協調、很舒服;創新的東西就是要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讓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為時代是在發展的。」

可以看到,博物館整體是個現代版的蘇州民居與園林設計,從內到外都予人既新又舊,既傳統又現代的感覺。在去蕪存青之下,蘇州園林追求的雅淡與現代設計追求的簡約,很好地結合起來。這裡那裡,都讓人有既熟悉而又新鮮的感覺。

博物館裡處處讓人如置身江南園林、大宅。從一個展廳轉到一個展廳去,總有一個小院落作換場:簡簡單單的疏竹、湖石、老樹以粉牆作背景,由不同形狀的漏窗一剪取,就是國畫般的脫俗圖景。

雪白的粉牆是重要元素。傳統的黛瓦改為棱形石板,遇雨漆黑,乾後炭灰;建築物上不同的輪廓線條也是灰黑的,都像繪畫在宣紙般粉牆上不同墨色的線條。

博物館一角
屋頂雖呈「金」字形,但多改作百頁式以採光。走廊的天花和粉牆,到處是光影不斷變化下形成的幾何圖形畫面。

江南園林因地制宜,以水、石、樹為主體,配合適當的建築物。一進入博物館大廳,迎面就是一個這樣組合的畫面,而色調、數量、體量都經過嚴格控制和剪裁。最可惜的是,博物館在迎接開館十周年,背靠拙政園那堵大粉牆之前的片石假山「盆景」正在維修,難窺全豹。傳統園林多愛用瘦、漏、透、皺的太湖石,而片石假山主要呈直線,更能與貝聿銘對幾何圖形的偏愛結合。

蘇州博物館樓高僅一層,另加地下一層,外觀上並不顯眼,顯示了貝聿銘對家鄉的尊重和謙卑。有人批評他的作品欠個人風格,不如一些建築師例如伊拉克裔的 Jaha Hadid 那樣,一眼就讓人知道是她的作品。貝聿銘則認為,要建立風格也不難,只要抓住一個特點堅持下去就可以。他卻是喜愛按不同的要求而變化。可是一涉及到中國或東方的項目,他還是會留下有自己特點的烙印,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致有人批評,蘇州博物館與他設計的日本美秀美術館(京都)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大抵,人總有自己文化的根。你無法把根拔掉,葉子上有根的基因,怎麼避免得了?

(「江南行」紀遊之十三)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遊覽園林 大有學問

獅子林的湖心亭。陳從周認為,園林橋一般要低於湖岸,有凌波之意。
古人把「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相提並論。我不知道哪一樣較重要,最好是能行之亦能讀之吧。行之,能親歷其境,有切身感受;讀之則借他人之燭光,照自己之前程,用他人的智慧,長自己之見識。如果自已確是高人,行萬里路足矣。可是,你看看身邊的書架就該有自知之明,最好還是以讀書補行路之不足。遊覽了某地,不等於你曾深入其堂奧。

去旅遊,最好先做功課。這不易,或因輕視,或因事忙,也因為會有矢而無的,不知從何入手。有時走了一圈回來,到整理思緒、見聞時,才發覺見聞浮淺。若找來有關專家的著述一讀,就更知道自己跑馬看花了,致有噬臍莫及的遺憾。遊了蘇州園林回來,就有這樣的感覺。

雖是再遊蘇州,似乎沒有因而裹足於當地園林之理。本來的打算,是只遊一些名氣不太大的小園。這是因為考慮到,江南園林以精巧取勝,不似北方園林如頤和園、避暑山莊,以皇家氣派見長。所以拙政園就不考慮了,它名氣大,面積大,遊人流量也大,除了費氣力,也損情趣。計劃中的首選是怡園,它以小巧精致見長,而且據說可以茗茶、聽評彈,距離下榻的客棧也不遠。早上步行前往,途中找個地方吃過早點再遊園,豈不很好?

獅子林一角的蠟梅。蠟梅植於圍牆間,而牆有漏窗,引入芬芳。
我在清晨獨個兒去探路,卻才知道,評彈每月只演出一次,遇不上。而怡園外面如今是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還有地鐵工程在進行,小小的怡園即使是鬧市綠洲,恐怕也難保原來的清靜。結果,改而先遊寒山寺,再順路遊了被列為全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第二天又在遊覽了寧波博物館之後順道遊覽了獅子林。

這些著名園林的入口處,如今都有電子顯示屏,以展示當前遊人數量,並據人數定出遊覽舒適度。從中可見,入園時遊人都有好幾百,但仍屬於最舒適的第一級。可是,以遊覽園林而論,人還是太擁擠了。真難想像,到達第五級時,遊人成千上萬,如畫的園林清境會是個什麼景象?

蘇州和江南各個鄉鎮裡,歷代興建的私家園林很多,數不勝數,以致形成專門學問,有過不少治園專著。現代最出名的園林專家,要數已故的陳從周。旅行回來,才想到該重溫一下他的《園林談叢》,翻出來一讀,就有了上述噬臍莫及的遺憾,怎麼不在旅行之前就重讀一下?

這書是陳從周的文章結集,所謂園林,主要就是江南園林。書中專題講及的北方園林只有北京的恭王府,說的是恭王府與紅樓夢的關係。其餘的都是江南各地名園。書的篇幅不大,若讀書時間不多,細讀一下〈說園〉與〈續說園〉兩篇,就大概知道遊覽中國園林之學問,而不會如大部分你擠我擁的遊客一樣,徒為添點風雅去湊熱鬧。

獅子林臨湖山坡上,蠟梅盛放。
譬如,園景有動靜之分,小園宜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反;園景又分虛實,小園宜栽落葉木以求空靈,大園則宜有常綠樹木以充實;中國園林貴在含蓄,一山一水都耐人尋味;景不是都可以眼見的,要尋景,也可引景,亭台樓閣的題名、楹聯,都是尋景的提示;景可引亦可洩,小園之景宜引不宜洩,漏窗之設因而大有學問;……。

從這些欣賞中國園林的學問中,也可以對比出西方園林之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化內涵。中國園林特別是江南園林,主要是文人、官員歸隱之後,安穩身心之所在,當中有文化、歷史,以營造特定的精神境界。西方園林或城堡,主人都是王家、貴族,隱隱然都有殺氣,是權力爭奪的象徵。

要真正品味中國園林,匆匆個把小時辦不到。有團友希望,能在蘇州租個地方,待他一兩個月。對了,蘇州有些知名度不高的小園林可以自由參觀,不花錢。

(「江南行」紀遊之十二)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姑蘇深巷古意多


「姑蘇」是個古老的名字,兩字作何解釋,有什麼典故,則不知道。在《方言與中國文化》一書中,意外地發現了這兩字的源頭。它從一個側面證實,中國東南沿海至華南一帶過去是百越聚居地。

口語和書面語都是長久的文化遺傳,但兩者有不同的的變化速度,口語變化較快,書面語較保守,而地名近於書面語,往往很長時間內維持不變,世代相傳,直至不辨原義。「姑蘇」是為一例。

秦漢時代,吳越一帶是百越(現代壯侗語族人的祖先)文化之地,他們已南撤到兩廣去,但用百越語起的地名以至人名在吳越一帶留存着。名字多有「冠首字」的特點,即很多名稱的第一個字相同,而確切意思已難考證,如姑蘇、姑末,如余杭、餘姚,如無錫、蕪湖。連吳越王的名字如句踐、夫差等的第一個字也屬冠首字,可能也是百越人。姑蘇城的二千五百餘年歷史,因而可以追溯到更古遠的年代去。

以護城河圍繞的姑蘇舊城區面積不大,南北約四公里,東西約三公里,蘇州的主要景點如著名園林都在其中。如果你住到城內,而又不怕走路,儘可以漫步遊覽蘇州各個出名的園林,也不妨穿梭歷史,漫步老蘇州的街巷。

蘇州窄窄的小巷,特別是水巷,大概自千百年前形成以來,沒有太大的改變。到了近代,很多東西原型地保存着。近年來,當地政府和居民知道這些是寶貝,又加以特別保護。在巷里間遊走,不時會有意外發現。我幾個清晨都早起出去,循不同方向穿街過巷。這時的街巷較清靜,更可尋味。

多年前訪問蘇州給我留下的印象並不好,水道發黑發臭,園林破落,百廢待興。這次重遊,城區內的水巷才讓人感到水鄉之美。這顯然化了不少努力。每個早上,各條水道都可以見到有工作人員乘小艇巡邏,保證水道清潔,沒有漂浮垃圾。河水是流動的,可能裝設了灌注系統,以免成為死水。護城河較闊,還有人垂釣。還有特別設計的小型清道車洗擦小巷。

古巷多,古井多,古宅也多。不少古巷大有來歷,我們所住客棧所在的紐家巷,有銘牌表明:「古稱鸞駕巷。現有清代狀元、大學士潘世恩故居留餘堂,曾為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行館。另有鳳池園遺址、董氏義莊、直覺庵等遺址。」潘世恩故居已闢為狀元博物館,是個小園林。可惜沒有時間參觀。古井到處可見,一些井欄勒痕深刻,還有銘牌誌明來歷。


古宅就更多,一些有由市文物局掛上的銘牌,以說明來歷、建築特點和保護範圍,有些原封不動,有些在修葺,有些已活化。一天早上走過一條只有約兩公尺寬的小巷,見到一爿高高的粉牆上的黑漆大門上有個石刻牌匾「探花府」。從虛掩的大門內望,內裡雅潔明淨,透過一個廳堂的雕花窗欞,可以見到內有園林。走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家只有幾個房間的五星級酒店。到網上一搜尋,才知道低調的門面後面,是個古雅與現代結合的豪華場所。

那天在獅子林一個條幅上讀到兩句詩:「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在蘇州仍不乏這樣的所在,只要你有錢。

姑蘇深巷多古意。可是早晨常有刺耳的聲音劃破清寂:迎面有小巷居民走出來,在清冷的空氣中清一清隔夜的喉嚨,見到我這陌生人,未感造次。互相擦肩一走過,背後傳來咳吐一聲。沒有回過頭去,但知道古井邊上、古宅門前,已添了一口污漬。這是二千五百年歷史傳承的一部分麼?

(「江南行」紀遊之十一)

東莞橋頭,油菜花仍待盛放

以為東莞橋頭的油菜花盛放了,昨天趕在當地的油菜花節開幕,以及「超級寒潮」到來之前到那裡一走。結果很失望,沒有見到遍地金黃的盛況。這可能得待春節前後才能得見。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小橋流水,深巷老宅:住進老蘇州

平江客棧大廳(佳哥攝)
從平湖,搭一個半小時巴士,我們到了蘇州。準確一點說,到了姑蘇古城,下榻在一家原來是古老大宅的客棧去。客棧位於深巷裡,傍着一座小橋、一條小河、一條古街。一下子,仿佛回到了老蘇州。

我的書桌上有一枚銅章,約五厘米直徑,是紀念鑄章,掂在手裡有點分量,我把它當作紙鎮使用。用得久了,上面的字樣圖紋都視而不見。這次江南行臨出發前,忽然有所憬悟,拿起銅章來端詳,上面清楚以篆體字鑄明:蘇州建城二千五百年紀念。下面另有小字:公元前五百十四年,指的是蘇州建城的日子。啊!二千五百多年的古城。

據記載,周靈王十二年(公元前五六零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國都南遷至今蘇州城址。周敬王六年(公元前五一四年)闔閭繼位,命大臣伍子胥在諸樊所築城邑的基礎上擴建大城,周長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約合今制23.9公里),名闔閭城。此後,城裡城外發生了稍涉中國歷史都知道的吳越爭霸故事。闔閭攻越失敗戰死,其子夫差葬之於姑蘇城外,這就是今日之蘇州名勝虎丘。

我在八十年代中到過蘇州,那銅章就是那時得來的,本來收藏在抽屜裡,後來「活化」了,放到案頭作紙鎮用。銅章是新鑄的,欠了古韻,但到了姑蘇城裡,處處可讓人有思古之幽情。我們下榻的客棧,就讓一行人一頭撞進了古老歲月去而嘩然──難怪,這一撞,撞到四百五十餘年前的明代去了。

客棧名平江,這名字就很有古意。蘇州有過不少名字,蘇州是隋代起的名;從北宋至元末,它叫平江府。這裡後來有過平江區,現在則擴大為姑蘇區,但仍保留非常富有蘇州特色的沿河古街平江路。平江客棧就在古街與小河邊,出門左拐跨過古老的夀安小橋,就是如今有「歷史文化名街」頭銜的平江路。

平江客棧中的桃園。園裡花未放,牆外柳仍新。
客棧是由方家大宅與董氏老宅改建而成的,改建中修舊如舊,格局不變,梁柱依然。位於紐家巷的正門,像是其貌不揚的民宅,不深的門廳也簡樸,再走過一個有着一口古井的天井,進入客棧的大堂 (lobby),才見識到大宅的不同凡響。這裡本來是方家大廳,是大宅中最古老的建築物,布置的家具都是明清式樣的,有舊有新。加上門窗梁柱的雕飾、金漆,大廳散發着經過歲月沉澱,再賦予新生命而形成的大氣,堂皇而穩重。

客棧仍保留着大宅格局,分左中右三路,各路以不同花木主題的小花園分隔廳房,如桃竹楓松等。我住在桃園一個房間裡,花園裡有三株桃樹,可惜不逢花期,房間的木門窗旁有一口古老的水井。高高的粉牆黛瓦之外,是靜靜的小河,可以見到河邊高聳的垂柳探過頭來,與院中一棵樹上滿布的紅色小果子互相輝映。

這大宅本身就很值得參觀。我們在大宅各個院落之間走了一遍,因為四十多個房間中不少有住客,而房子是磚木構築,走上二樓時,得小心放輕腳步。在楓園裡,楓葉都落盡了,一陣清香卻帶來驚喜,原來一株蠟梅正綻放。

客棧裡有不少文物,包括「文革」的殘留。從桃園出來,抬頭就見到走廊粉牆上刷上的毛主席語錄;從客棧大廳出門去,門廳的門楣上可以見到「永遠革命」四字的舊痕。也難怪,這裡曾經是紅衛兵總部呢。

住上這家客棧,是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推介。他幾年前到蘇州度假時在這裡住過,在網誌裡有過記述。我看到了一直記住。這次到蘇州去,便到網上搜尋而去。

(「江南行」紀遊之十)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平湖欠秋月,水中綻白蓮

東湖畔的李叔同紀念館,似白蓮浮水。
一位朋友有這樣的疑問: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三十年代在上海創作《平湖秋月》這一名曲時,心目中的平湖是不是嘉興之下的平湖,而不是大家一向所知的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有著名的西湖十景,每一景色都誘發過騷人墨客雅興大作,創作不斷。以十景中名稱為題的音樂作品就不少,如《柳浪聞鶯》、《蘇堤春曉》、《南屏晚鐘》》、《三潭印月》等,《平湖秋月》觸發了呂文成創作靈感自是順理成章,至於這是不是源自呂文成自己的解說則不知道。

李叔同與弟子,左起是豐子愷、劉質平、李叔同、潘天夀。
平湖市內的東湖是著名景點,面積達27公頃,從地圖可見,由多條水道匯流而成。東湖如日居中,水道有若日光四射,自古得「九龍戲珠」之譽。東湖在晉代就有名,詩人題詠無數。如今形成的東湖景區是為AAAA級景區,湖畔有不少橋亭樓榭可供留連,當中有新八景,可就是沒有「平湖秋月」。

我們是在陰曆十七日到平湖的,之前一晚在寧波看到圓月當空便思忖,翌日到平湖,可能欣賞到「平湖秋(冬)月」嗎?落腳的酒店在湖的西北角,天若放晴,在東南方升起月亮該會構成美景。可惜,天公不做美。那天下午一抵埗即去參觀了當地著名的莫氏莊園。吃過晚飯,沿湖邊步回酒店,一再回頭翹首,就是不見桂魄露面。

李叔同雕像局部
平湖最出名的景點有三個:莫氏莊園、東湖景區 、李叔同紀念館。三個都在下榻酒店的步行距離之內,我們在平湖的逗留時間雖然不到24小時,已把這三個景點都遊覽了。第二天早上,在晨色清洌中沿着湖邊遊玩,順道也就參觀了設計似白蓮綻放水中的李叔同紀念館。

平湖是個小城,可是出過不少名人,當今名人包括中央工程院、中央科學院院士六人,以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地方來說,出人才的比例極高。近代最有名的是後來以弘一法師法號知名的李叔同。李叔同多才多藝,生涯傳奇,弟子中英才輩出,豐子愷、潘天夀是為表表者。看了紀念館,對李叔同的認識更立體了。紀念館中有李叔同書法的書籤出售,書寫的是弘一法師的隽語,幾塊錢一沓,同行者都買了。當中有多年前的杭州另一紀念館記下的名句:「言到快意處須轉,行到快意時須止。」找出這一書籤,立即夾到背包的書中。

平湖所屬的嘉興,是杭嘉平原中的名鎮,更是人才搖籃,近代名人可以數出王國維、徐志摩、豐子愷、沈鈞儒、陳省身、茅盾、查良鏞……等等,古代更出過朱賣臣、劉禹錫、朱淑真等真名士。

平湖只是路過,對當地更可觀的人文、自然風光,都只能心嚮往之了。

(「江南行」紀遊之九)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從「阿拉寧波人」到「阿拉上海人」

平湖市東湖的早晨
從寧波,我們坐長途巴士到平湖去。當初決定到平湖,並不是因為那裡有什麼特別的景觀,而是因為它位於寧波與蘇州的中間,從長達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下來,第一個城市就是平湖。寧波與蘇州距離近四百公里,在中間打個尖,分作兩個各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輕鬆一些。

行車非常暢順,從寧波出發,一路走高速公路,直到進入平湖市,才遇上要停車的交通燈路口。猶記得,多年前從深圳坐汽車經文錦渡返港島,第一次「無縫銜接」到了港島才遇到第一盞交通燈停下來時,對香港公路建設之發達大為讚嘆。那不過是三十餘公里的連接。如今,在內地以百公里計的高速公路無縫連接,已稀鬆平常。

回來後,有朋友提醒我,平湖屬於嘉興市。的確,我之前對這地方沒有什麼認識。嘉興之下有多個知名的市鎮,例如以水鄉風情聞名的西塘、烏鎮,則是到過的。至於平湖,是經過這次旅行才知道多一點。

平湖是嘉興下面的縣級市,只有約七十萬人口。從地圖上看到,從平湖直接到上海,比從蘇州到上海還近。隨着上海的發展,這裡在地理上將來有成為上海近郊之勢。據長遠規劃,上海的軌道交通(地鐵)的22號線會伸展到平湖,就是說,將來從平湖坐地鐵就可以到上海去。

嘉興或平湖與上海關係之密切,也反映在彼此的方言之上。我後來在上海買得一本好書:《方言與中國文化》(鄒振鶴 、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書中有不少地方講到上海話與周邊地區方言的變化關係。變化反映的不只是方言之間的互相影響,還有各地之間文化、經濟的互動。

上海外灘的早晨。天空上飄帶和小黑點都是風箏。
書中談到,一般人以為上海話在歷史源頭上與蘇州話、寧波話的關係最大。可是據宋元時的上海方志,「方言視華亭(後來的松江縣,位於平湖與上海之間)為重」,而華亭土語接近於嘉興話。元朝時,上海才從華亭析出而置縣。這時的《華亭縣志》在涉及方言時說,「府城視上海為輕,視嘉興為重」,就是說嘉興話是當時這一地區的主要方言。到了清代,嘉興話的權威地位才讓予蘇州話,當時上海話的地位仍遠遜於蘇州話。現今上海話的地位是民國之後才逐步確立起來的。可以說,上海地區的權威方言已是三易其主,即嘉興話(明代)➔蘇州話(清代)➔;上海話(現代)。

其間,寧波話也有重大影響。寧波博物館的寧波民俗風物展名為「阿拉老寧波」。「阿拉」如今是上海話的第一人稱代詞(我們與我的),被視為上海話的標誌,這其實是寧波話。上海話的第一人稱本來是「伲」或「我伲」。上海「開埠」之後,寧波人迅速增加,現今上海人以寧波為祖籍的佔了四分之一。「阿拉」在市區內很快成為「潮語」,取代了「伲」與「我伲」。據說上海郊區仍說「伲」與「我伲」,以致有人說:「我伲」是(上海)本地人,「阿拉」是上海人。

語言都有生命,在不斷變化和成長。上海話近年在上海有沒落之憂,很多年輕人不懂或不說上海話了。會有四易其主之變嗎?在上海街頭,仍可以聽到上海話,但似乎都從較年長者口中傳來。至於嘉興話,因為完全不懂,就完全聽不到了,即使在平湖。

(「江南行」紀遊之八)

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月湖,牡丹亭,牡丹燈

月湖一葉秋
遊罷寧波月湖回來,進一步閱覽資料,才發覺我們步過的月湖橋頭、湖畔,「發生」過一個哀艷而詭異的故事。故事流傳到日本,改編成各種文藝形式傳播,為人傾倒,以致有日本學者一再到寧波去,研究和追尋故事所本的有關資料和景物。

世人都知道祖顯祖的《牡丹亭》(創作於一五九八年),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浪漫的陰陽離合,歌頌對愛情自由與個性解放的追求。《牡丹亭》題記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之言,是為言情之名句。

月湖的故事為《 牡丹燈記》,最早刻刊於明洪武十一年(一三七八年),比《牡丹亭》早二百多年問世。《牡丹亭》據說源自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杜麗娘慕色還魂》與《牡丹燈記》不知道是否有關係,但人物、情節相似是明顯的。《牡丹燈記》的女主角叫符麗卿,《牡丹亭》的女主角叫杜麗娘,姓名都有「麗」字,而都在17歲香消玉殞;一個故事有牡丹燈,一個故事有牡丹亭;兩個故事的都講女鬼與書生相戀。不同之處主要在結局,《牡丹亭》的男女主角得以修成正果,而在《牡丹燈記》中,喬生被擁進符麗卿的棺柩而亡。「日後,每當雲陰月黑之夜,有人常見喬生攜麗卿同行,(婢女)金蓮持雙頭牡丹燈籠前導,遇見者得病,行人更不敢靠近湖心寺。」月湖中的湖心寺,一直到一九九九年才遷走了。

月湖幽深處
《牡丹燈記》的作者瞿佑是錢塘(杭州)人,客居於月湖東岸,熟悉周邊民情民俗,才有這二千餘字小說的創作。故事流傳到日本,被改寫成《牡丹燈籠》,配合上日本的地名和習俗,例如說唱時加入仿木屐夜裡傳來的吱嘎聲。

大陸不少旅遊城市近年爭相仿效《漓江印象》,推出大型實景表演,很受歡迎。如果寧波也搞,不妨考慮以《牡丹燈記》作籃本,在月湖演出。但恐怕不能太忠實於原著,否則會把人嚇跑了。

不過,這六百多年前的小說,的確可以給寧波人對這城市的感情多添幾分文化底氣。寧波人對文化的重視,也可以在寧波書城中感受到。那天傍晚,我們在老外灘被江東那邊一幢大廈的「寧波書城」招牌吸引了,在暮寒中沿大橋走過江去,到書城中各得其樂地瀏覽了一個多小時。這書城有四五層,與各地書城相比,空間特別寬敞,並有不少座椅供人舒舒服服地「打書釘」。你席地而坐,也不虞妨礙他人走過。

我本無意在旅程的第一站去逛書城,為怕看到鍾意的書籍而買下來,徒添旅行負累。那天去進書城去,暖洋洋的,特別愜意。見到電腦搜尋器閒置着,想到一直到處買不到龐樸的書,便輸入作者的名字一試。屏幕上跳出十幾個書目,逐一細看,其中一項居然有一本存貨,是為《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龐樸卷》。這等於龐樸的選集,選有多篇我最想細讀的關於一分為三與中庸的文章。雖然是厚厚的一本,也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一位團友也買到難得見到字帖,是文徵明的,其中有他並不依樣畫葫蘆的《蘭亭序》。我後來到上海福州路的書城,也找不到這帖。

(「江南行」紀遊之七)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月湖居中,底氣蘊涵

月湖一角
有朋友知道我近有寧波之行,發短訊問道:「有沒有遊保國寺?千年古剎,木構巨殿,山幽林深,遠離煩囂,好去處也。」

遺憾地回答:這本在計劃行程之內,後來因為路程較遠沒有去,很可惜。

去旅遊,來去匆匆,總不能盡覽名勝,有所孑遺,在所難免。好在我們在沒有領隊、沒有導遊,也沒有鐵定行程,隨時可以在可留連處且留連,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寧波有很深厚的歷史底蘊,在市內隨便走走,也有文化勝跡可以勾留。稍加深究,遠近鉤沉,會有很多感受。那天本來打算到郊外的保國寺去,後來因為要有人去買長途汽車票,而早一天步往天一閣途中,受月湖景色吸引,便把行程改作月湖之遊。

月湖位於市中心,開鑿於唐貞觀年間(六三六年),因形似月而得名,本為用水治水而設,到宋代形成月湖十洲勝景,成為歷代文人薈萃之地,賀知章、王安石等官員墨客到這裡或為官,或隱居,或講學,或著書,印痕墨蹟,仍可追慕。

寧波號稱「三江六塘河,一湖居中」,居中就是月湖。月湖邊上,有個碑亭立於水中,當中的碑石大書一個「平」字。這是始於南宋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年)的水則碑。古時,為保旱澇不災,四鄉地保得定時報告水位,以便月湖水閘之或開或閉。到南宋,當地知府吳潛坐船下鄉視察,想到城內外的河塘應是同一水平,便在城內立一「平」字碑,以字之上下兩橫劃為啟閉水閘的水位標準,是為寧波歷史上第一個水文觀測站。

月湖一角
如今,月湖之三堤、七橋、十洲尚具形跡,庭院、樓閣則活化,改作各種文化用途,如用作茶道館。那天,就見到一批老師,絕大部分是女的,在出席一個茶道班,在黛瓦花窗圍繞、淡淡蠟梅清香輕飄的庭院中對坐,由導師指導,用精致的茶具品茗。

那天天氣晴明,水波明麗。雖然不知道哪裡有過哪位文人名士的足蹟手澤,徜徉其間仍然心曠神怡。

從月湖,到旁邊綜合了鐵路、地鐵、長途汽車的寧波新火車站坐三個站地鐵,就到了寧波有名的老外灘。寧波自唐宋以來是中國最繁華的港口之一,船舶雲集之地是三江口,就是奉化江、餘姚江匯流成甬江之地。「五口通商」後,寧波稍晚於香港而在一八四四年「開埠」,英法美僑民聚居的江北地區後來成了租界,是為外灘。這比上海外灘之崛起還早二十年。

如今,老外灘沿江一片西洋式古建築已開發成旅遊區,酒吧、食肆雲集。

傳統文化的底蘊,加上西方文化的影響,已在寧波融合成新的文化特色,有獨特魅力。那天在老外灘,遇到廣東佛山來的一位年輕人,他就是被這吸引到寧波來創業的,目前在老外灘經營一個售賣自己設計製作布藝紀念品的小亭,售賣帆布袋、坐椅靠墊等。到老外灘遊玩的粵人不多,他一聽到我們的口音便與我們攀談起來。

他本來做服裝設計,到寧波發展後,受到寧波既厚於傳統文化積澱又擁有開放襟懷的氣質吸引,就把家小都遷過來了,以作長期耕耘,兒子也在售買亭中幫手。寧波大量中外文化古蹟讓他有數不盡的創作題材,結合上現代的設計技巧和觀念,創意相信可以源源不斷。

寧波與香港頗相似而又頗不相同。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我的感覺是:傳統文化底氣。

(「江南行」紀遊之六)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一碗下肚勿肯走」的寧波湯圓

大抵香港很多人如我一樣,說到寧波,第一個聯想是寧波湯圓,而都吃過這種馳名小吃。可是對於正宗的寧波湯圓是怎樣的?寧波湯圓為什麼有名?未必知道。

到寧波總該吃吃寧波湯圓吧?只是,該到什麼地方吃去?哪家館子的寧波湯圓才叫正宗?沒有頭緒。

從天一閣坐的士去寧波博物館的路上,與中年女司機聊起來,問她哪裡可以吃到正宗的寧波湯圓。她說,這有點困難,因為大部分館子的都不正宗,除了「缸鴨狗」的,不妨到城隍廟的小吃城去找一找。

我對這奇怪的名字有印象,那天早上一大早獨個兒到江邊逛,再走到天一廣場、城隍廟,在路上見過這店號,我還以為是吃狗肉的。

在寧波博物館的「寧波民俗展」中,又見到「缸鴨狗」,原來這是寧波頗有歷史的名牌,從小吃攤發展到如今成了名店。至今,寧波仍有人記得大半個世紀之前的一個順口溜:「三更四更半夜頭,要吃湯團『缸鴨狗』,一碗下肚勿肯走,兩碗三碗好癮頭,一摸口袋勿夠錢,脫下布衫當押頭。」湯圓,在當地叫湯團。

它由海曙籍人江定法一九二六年起在城隍廟開創,他開始時擺攤賣湯團,不久坊間有口皆碑,生意越做越興旺,便開起店來。店得有名,江定法目不識丁,便把自己的小名江阿狗形象化為「缸、鴨、狗」,繪畫在招牌上。自此一缸一鴨一狗的名號聲名鵲起,在寧波婦孺皆知。

「缸鴨狗」出售各種點心甜食,但以湯團為鎮店之寶,據稱以傳統工藝秘製,但要點是公開的:糯米粉以上等糯米浸泡水磨而成,細韌、軟糯、潤滑,湯團糯而不粘;而饀料以優質的豬板油、白糖與黑芝麻製成:製成的湯團色白如玉,甜而不膩。如今,「缸鴨狗」享有「中華名小吃」、「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盛譽。

看到展覽中的介紹,就不得不一嘗「缸鴨狗」了。那天遊了天一閣、寧波博物館,再去了南唐老街「掃街」,大家都有點累了,但都想吃寧波湯團,於是坐車到城隍廟。可是到小吃城一看,那裡的寧波湯團不是「缸鴨狗」的。我凭着早上的記憶,帶領大隊走到天一廣場去找「缸鴨狗」。找到了,走進去一看,有點不對勁,原來這家看來頗高檔的「缸鴨狗」作菜館經營,要吃它的湯團得到另一家專門店去,在廣場的另一頭。真箇好事多磨,幸好,尋尋覓覓地走了大半個小時,終於找到了。

名不虛傳!「缸鴨狗」的湯團非香港吃到的芝麻湯圓可比,急凍運來的寧波湯團也不是那回事。果然是「一碗下肚勿肯走」,大家都添吃了而意猶未盡。湯團的花樣很多,有各種顏色的。可是,只消吃色如白玉的傳統湯團就好了。

這種湯團,可以輕易吃十個八個,但想到當中的豬油……淺嘗即止算了。

(「江南行」紀遊之五)

天水一 夜催花放

三天前,到花墟買水仙頭,順便買了兩株連盆的金百合,只有花蕾。盆裡的泥土較乾,想是花農為了不想花早開而限水之故。回來移盆後,放在陽台。今天早上起來,陽台天水滿地,百合花吃透一夜雨露,三朵橘紅的花逕自綻放了,花瓣承露,艷光四射。天仍陰,為花留影忙了一番。不久,陽光出來了,從不遠處的玻璃幕牆反射過來,又給花潻上新的美態。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寧波博物館,去寧波必遊

寧波博物館
在預定行程中,有兩個博物館是必遊的,一是蘇州博物館,一是寧波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出自貝聿銘的手筆,早已名聞遐邇,而寧波博物館未必有很多人知道。寧波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師王澍,對於建築設計業以外的人是個陌生名字,但在業內,尤其是在華人業界圈子,則是如雷貫耳。我問一位業內的年輕人知道王澍嗎?他應聲說當然知道,還聽過他來香港大學的演講。

但我相信,不少參觀過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的人,會對王澍的設計風格留有印象。他們若到E 區參觀過「寧波滕頭村案例」館,會發覺展館的外牆別具一格,它用舊磚瓦砌成,牆上有看似隨意挖出的窗洞和紋理,大牆斑斑駁駁而美態自然,令人在懷舊的溫暖中感到時尚的新穎。

博物館天台
我想,這一定是王澍設計的,具有他簡樸、環保,外形不失傳統而標新立異的特點。寧波博物館整個就用這種採用舊料而很花心思砌成的外牆包裹,大樓外型不乏歪斜線條,在厚實的歷史感中流露出蔑視平庸的不羈。它得到「整個設計以創新的理念,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徵、傳統建築元素與現代建築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使之造型簡約而富有靈動,外觀嚴謹而頗具創意」的評價。

王澍的一系列設計也得到國際認可。二零一二年,獲美國頒授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一個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獎項。翌年,《時代》雜誌把王澍列入二零一三年度全球一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名單。

去參觀寧波博物館,第一項展品就是它的展館。它又被稱為「休閒博物館」,內外都有足夠的空間供人安靜下來,觀想世界。有時間到博物館對面很大的公園走走,更可休閒。寧波美術館也是王澍的作品,在老外灘。那天,我們在天快黑時在外面走過,可借沒有機會進館參觀去。

新舊交替
寧波博物館目前只有兩項展覽,一是名為「東方『神舟』」的寧波歷史展,一是「寧波民俗展」。寧波有悠久的歷史,河姆渡文化遺址(在餘姚附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發現,把它的文明史推前到七八千年前。這裡那時已開始稻米耕種,還出土了中國最早的樂器:骨笛。這裡也是以「秘色」馳名的越窑的所在。這裡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浙東學派,人才輩出,對中國的文化與經濟發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貢獻。這裡有天一閣並非偶然。近代寧波幫先在上海脫穎而出,繼而擴張到全國各地,包括香港,也斷不是偶然的。這些在「東方『神舟』」展都有豐富展示。

到寧波還想一嘗著名的寧波湯圓。但到哪裡可以吃到正宗的寧波湯圓?在寧波民俗展中,我們找到線索,再花了一些腳骨力,正宗寧波湯圓才總算吃到了。

(「江南行」紀遊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