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白話文自有文言文之基因

語言和文字都有生命,這意味着不斷變化;到某種語言或文字停止變化的一天,就意味着這種語言或文字的死亡了。不同地方華人今天使用的書面語都屬白話文,是這變化規律下的結果。不同華人地區的白話文縱使有差異,懂中文的人仍然可以讀得明白,可以藉此溝通。

白話文通行之下,文言文被取替了。這表示文言文不行了嗎?

中國汗牛充棟的古典文獻,主要以文言文寫成,這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不僅是指其中的文化質量和數量,還指它的古今溝通功能。文言文的文章至今為今人所懂,可以傳递原來的思想信息,可以保存燦古爍今的美學價值。閱讀中國各種體裁的文化、文學作品,至今是不少人的賞心樂事,值得提倡,而且值得向青少年提倡。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嚴格意義上的文言文的實用性已很低,以致現代人已沒有幾個受過書寫──並非閱讀──文言文的良好訓練,能寫出典雅、得體的文言文來了。

「文言文」的稱謂不知始於什麼時候,到它出現的時候,文言大抵已與口語有相當大的距離了。文言中的第一個「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書寫、表述、記載,合起來就是指「書面語言」。它的基礎主要是先秦時期的口語,但由於那時的文字主要記載在竹簡、絲綢之上,文字必以精簡為尚。文言因而從誕生開始,就不同於口語。

但文言和白話之間的距離,不是從一開始就像現在這麼大的。文字和口語的發展各有規律,大抵是文字較穩定,而口語易變。古時,文字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是特權的象徵,先天上有拒絕多變的特性。據學者的研究,文言到東漢以後就逐漸脫離口語。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中原政局動盪凡六百年。其間,胡人南下,漢族則大批南逃,中原漢胡混居,以致「胡言亂語」,口頭語言發生巨大變化,文言與口語的距離不斷擴大。這樣的擴大,以後又因為外族入侵中原而屢次發生。

這催生了白話文,就是唐宋以來以北方話當基礎、接近口語的文字。翻譯的佛經、唐代的變文、宋代的通俗小說、元代的戲曲、明清的小說,大都用白話寫成。據台灣學者張華克說,宋元以後的部分學術著作和政府文書也常用白話書寫。五四提倡白話文,「打倒」文言文,不過是文言文已嚴重脫離大眾口語之後水到渠成的事。

在香港,至今仍有人對政府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不再堅持政府公文用古典雅言(即文言文)」而改用大眾都懂的白話文耿耿於懷,大罵這是「禁絕」傳統中文,與「共產中文」「接鬼」。我以為,這已經跡近於無的放矢了。奇怪的是,有關作者發表的文章都不用文言文。

只要在網上翻看一下《政府公文寫作手冊》的知道,其中《總論》一冊表明:「白話公文無須完全摒棄文言用語。文言言簡意賅,酌情採用, 能令文章簡潔得體、典雅莊重。如撰寫獎狀、題辭和酬酢書函, 或回覆文言來信, 都可斟酌情況,採用淺白文言。」

把文言與白話對立起來,是二元論思維所致。事實上,文言作為中華文化的優秀遺產,是現代白話文無法擺脫的文化基因。白話文要寫得好,得從文言文中吸取營養,這是有中文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的。

3 則留言:

  1. 去聽“足足五萬年—西遊記”講座,講者項明生說到在印度的石窟中對照《大唐西域記》中玄奘大師的描述,還是那麼真確。他說到,印度沒有歷史記錄,而在中文的經典記錄了很多國家的歷史。他說,多年的旅遊讓他領會到中文是對這個世界的很大貢獻。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我後悔沒去聽這個講座了。希望能看到你的報道。

      刪除
  2. 好喜歡三及第,不過而今好少人用這種文體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