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朋友做股票買賣工作,又涉足房地產,近年頗有小成,儼然小富了。然而,工作上仍然不得不有看人面色的時候,時常因而不快。他擬了兩個字,要我寫來補壁,舒舒氣。我以為欠了點文采和氣度,於是送上了以上三句話。
這其實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樓宇烈經常勸勉學生和公眾的三句話。樓宇烈不但專於哲學和宗教,特別是佛學,而且對古琴、崑曲、中醫都有高深造詣。他主張中國文化的學者要「四通」,即中西東、古今現、儒釋道、文史哲都要通,然後才能「八達」。能夠懂點中國藝術就更好了,所以他在北大組織古琴社、崑曲社,鼓勵學生參加。
樓宇烈在一次叫《禪學三要》的演講中,把這三句話講得很詳盡。
他說,很多人把禪看成是和我們現實世界不一樣的、很神秘的、彼岸的境界;然而,禪並非高不可攀,而就在我們中間,非常注重現實,用禪宗的話來講叫做「當下」。我們的生命要有意義,只能夠在當下體現出來,因此要活在當下。既然要活在當下;修也要修在當下,悟也要悟在當下。學禪就是你該做甚麼做甚麼。這種當下的修煉,修而無修,悟而無悟。
他說學禪有次第、道路可循,就是以上三句話,或叫做「禪學三要」,「修禪三次第」。
第一句:「做本分事」。有人不解:現在幹什麼就繼續幹什麼,那還修什麼呢?這「無修之修」其實比學一個什麼方法去修更難。因為一般人都不太安於現狀,總是手裡做着一件事,心裡想着另一件事。禪卻不是空想,它很具體,就在你的面前。要是能真正做到這第一步,也就有個很好的開始,開始認識禪的真諦,在現實生活中體認到自我。有句話叫「自尋煩惱」。你討厭現實,想跳出現實生活去找一個清淨的地方躲起來,可是有這樣一個清淨的地方嗎?沒有!這尋找本身就是一個煩惱,因為你找不到。所以我們要從當下的本分事做起。
第二句話:「持平常心」,和前一句話相通,但是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為雖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能對你所做的事沒有計較呢?你是否在意別人對你的讚揚或批評,是否會因為別人說風涼話心裡不高興,別人說了好話有必要心裡很舒服嗎?做好本分事不等於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該做什麼做什麼,不動心,不起念,用佛教的話講就是「八風吹不動」,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他常常講一個故事:蘇東坡對禪學有很深的造詣,跟佛印禪師經常來往,兩人一個住在江南,一個住在江北。有一次蘇東坡過江去看望佛印,恰好佛印不在,他就留下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佛印回來一看,寫上「放屁」兩字讓小和尚給蘇東坡送回去。蘇東坡一看不以為然,馬上坐船去找佛印辯辯理。佛印一見面卻道,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把你打的過江來了?可見,修煉平常心相當困難。
第三句話:「成自在人」。所謂「自在」,就是自由自在。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菩薩所追求的就是大自在境界。《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禪宗裡有道:「終日吃飯未曾嚼着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這是說不要被外在的相狀所牽動,不離外境而不被外境干擾。修禪並不要躲到深山老林裡去,就算到了深山老林裡,要是心不淨的話,種種妄想念頭可能比你在這熱鬧的地方更多。能做到對境不起心、不起念、不着相,你就自在了。
這三句話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做本分事」是儒家的處世態度,以誠以敬做好本分;「持平常心」是佛家的本色,對無常世事不動心念;「做自在人」是道家的逍遙,脫離世俗,自由自在。
中國文化的宗教特色之一,是包涵、包容,千百年來儒釋道三家共處,互相啟發、泌透。這三句話,從三家的角度都可以言之成理,指導言行。做到自然不易,只能記住,時常警惕了。
讀了,再讀,記了?
回覆刪除大力推蔗樓教授的書,公共書館有多種,可參考:
刪除https://webcat.hkpl.gov.hk/search/query?term_1=%E6%A8%93%E5%AE%87%E7%83%88&theme=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