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藝術的生活,生活的藝術

用廢膠樽造的水母
藝術這兩個字有點嚇人,一是藝術似乎高深莫測,二是藝術品可以與天價劃等號,兩者都讓有拒人千里之勢。

剛過去的幾天,會展有一個展覽,名為Affordable Art Fair,可名之為「價格相宜藝術品展覽」。我沒有買票入場參觀,只是對這樣的意念有興趣。

藝術品當然有價值,這是應該的。創作者有特殊技能,又為創作付出了勞動和時間,當然應當得到報酬。不過應當怎樣計價,卻不易定奪。其他製成品的定價,社會上自成規則,有「無形之手」操縱。這些製成品主要是消費品,即使是耐用品,也有消費夀命。藝術品則不同,它不是必需品,消耗也不一樣,有些還可以長時間保存。它涉及審美判斷,對價值之高低,「無形之手」不易操控。近些年,藝術品拍賣流行起來了,藝術品的商品性加強,加上一些人為炒作,價格就畸型化了,出現了一個一個「天價」。藝術品似乎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東西。

與此同時,隨着人們的生活改善,對藝術品有了的需求卻增加了。這樣,市場需求與價格的矛盾便出現。上述展覽就是這樣之下產生的。

陽台飛來的不速之客
畫商Will Ramsay 一九九六年在倫敦看到人們對當代藝術的需求,物色了約一百五十位知名度較低的藝術家的作品一起展覽出售,價格定在502,500英鎊之間。結果得到熱烈的回應。一九九九年,他辦了第一屆Affordable Art Fair,吸引了一萬多人進場。接着,他把這概念推廣到世界各地,十餘年來的總交易額近三億七千萬美金。香港的Affordable Art Fair 已辦到第三屆。藝術品包括畫作、印製品、雕塑、攝影作品等,今年的定價由一千至十萬港元。其中有「一萬元以下」展區,有幾十件放在「藝術家居」展出,展示五百多平方尺的家可以怎樣充滿藝術氣息云。

我很相信,只要有錢,是可以營造出藝術氛圍的,不管是什麼地方。

但我也相信,藝術與金錢之間,不是必然的正比。就是說,金錢可以把藝術堆砌起來,但不必花多少錢也可以產生藝術效果。

歐洲的古典藝術,包括油畫、雕刻、音樂,到十九世紀達到高峰之後,向四面八方尋求新突破,向亞洲、非洲等地的種種藝術門類吸取營養和啟發,這大大地擴大了藝術的視野和範疇,催生了從美術到音樂的各種藝術門派。人們對藝術的認識也不同了,藝術從貴族的殿堂走下來,變得平民化,通俗化。

儘管仍然有人用種種理論把藝術說得高深莫測,儘管藝術仍然涉及種種需要化時間磨練的技巧,儘管部分藝術品種仍然限於高尚品味的小眾,但不必把藝術神秘化。只要你喜歡,藝術可以無處不在,順手拈來,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帶來色彩和喜悅。

周末裡,利用廢物,製作了兩只水母,掛起來,飄到空中。這本該是小孩子的玩意,但掛起來了,頗有自得之樂。製作很簡單,還可以造得好一些,如配上風鈴。如配上電子閃燈,夜裡會很好看。在我眼中,這也是藝術。

1 則留言:

  1. 這兩只水母確實有趣,簡單的材料,卻帶出無限創意及生活樂趣!-- CT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