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一個地方學習音樂的人多,整個地方的音樂氣氛會濃厚起來;一個地方學習美術的人多,整個地方的美術氣氛也會濃厚起來。如果從青少年這個年齡層來看,香港學習音樂和美術的人數相當多。可是,你怎麼也不會覺得,香港是個音樂和美術氣氛濃厚的城市。
星期六到九龍奧運站的一個商場去,那裡靠近九龍西部幾個大型高級屋苑,商場生意應當不錯。商場裡什麼店鋪最多?竟然是畫室和琴行,是讓小孩子學習美術和音樂的地方,總共有七八家。這些畫室琴行都小巧玲瓏,多數只有一二百平方英尺左右。畫室有較高「透明度」,可以透過玻璃看到裡面情況,孩子幾乎肩挨肩坐着,在長桌上畫畫。琴行其實是習琴的地方,裡面有更小巧玲瓏的琴室。
一名只有三歲半的小朋友在附近另一家大得多的畫室學畫,有一個可放進A3畫薄的畫袋,很神氣。我看看裡面的畫具,嚇了一跳,似乎學習的畫種挺多:一盒50色的油粉彩筆,一盒24色的水彩,一盒24色的顏色鉛筆,一盒8色的廣告彩;又有一個調彩盆,多枝廣告彩畫筆,一枝水彩畫筆,還有鉛筆、箱頭(馬克)筆。怕小孩弄污衣服,畫袋裡又有圍身。這身「行頭」真不簡單,起碼是自小喜歡美術的我從來沒有過的。
大概所有孩子都有創作衝動,所以都喜歡塗鴉,能自小給孩子提供一個抒發這方面本能的天地,對誘發他們的潛能很重要。自從香港從七八十年代慢慢富裕起來,有能力的家長會讓孩子很小就開始就學習美術、音樂,大量七十後、八十後自小就得到美術、音樂薰陶。
可是很難發覺這一代人長大後,比他們的上一輩更愛美術,更有美術才能。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你不會在各種美術展覽場合看到年輕人成為主流──除了動漫節。難道這愛好是他們自小學習美術培養出來的?那天在商場的畫室外觀望,看到展示的學員作品,很多是漫畫人物。
學音樂的情況很相似。在街道上,稍加注意,就會發現攜帶着樂器的行人,很多是學生,中西樂器都有。這反映出,香港研習音樂的人也相當多。很多人研習的樂器不能隨身帶着,又有不少人是學唱歌的。加上這些,學習音樂的就更多了。可是你又奇怪,為什麼音樂會、特別本地音樂團體舉辦的音樂會的門票,那麼難推銷,常常要送票以免座位空得太難看,讓團體在康文署留下較佳的上座紀錄,以後好較易租場再演出。連職業的香港中樂團也因為送票太多而被核數處質疑,其他團體的賣票之難可想而知了。
同樣,只有在流行音樂會上見到年輕人聯群結隊。
要解釋這些現象可以提出很多原因來,例如:大家的生活太緊張了;生活裡有太多其他吸引人的玩意;網上可以滿足人們大量美術、音樂欣賞需求,到現場觀賞的欲望消減了……。昨天傍晚在飯局上,朋友們聊到這話題時談到,以前去聽一些音樂家的演出,是抱着崇敬、朝聖般的心情去的。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激動了。熱情冷卻,不只是年輕人的問題。
這些自然都有理由。但我仍然認為,主要仍取決於你對美術、音樂的愛好有多深,是不是真正愛好。還有是氣氛使然,香港整體就是缺乏這樣的氣氛。你鮮能在電視上看到音樂、美術節目。上星期六晚上在鳳凰香港台看到Sting 的柏林演唱會,我己大為感動。有很多青少年如今對美術、音樂,用大陸的流行語來說,是「被學習」的,是大人出於要在起跑線上取勝而作出的功利安排。到一上小學中學,出於更大的功利,鮮有家長繼續鼓勵子女學習美術、音樂。
我總認為,一個有藝術愛好的「成功人士」,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