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沒有冷氣的日子怎麼過!?

翻翻月曆才知道,一個星期之前──五月六日──已立夏了。對我家來說,夏天的確已來臨,而且是盛夏。

過去有句民諺說:「未食五月糉,寒衣不入槓(在粵語中指木衣箱)。」是說五月初五端午節之前,夏暑還未真正來到,仍得提防天氣回涼。距離端午節還有二十幾天,我真希望這話靈驗。今天早上聽到電視的天氣預報說,未來幾天會回涼,真高興。方才登入香港天文台網頁一看,未來一星期的氣溫果然會回落幾度,日最高氣溫只得27至29度,最低跌至23度,而且連續幾天有雨。對我家來說,這真是好消息。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家裡──應說整幢大廈──沒有冷氣之故。沒有冷氣的日子,對現代香港人來說,真難熬。

沒有冷氣,是大廈維修工程所致。為了方便外牆瓷磚的拆卸和重鋪,住戶的冷氣機都要拆掉,待工程完成了再安裝上。工程去年十一月就開始了,滿以為可以趕及在酷暑來臨之前再把冷氣機裝上。如今,外牆工程已接近尾聲,只是酷熱已逼不及待地到來。接連幾天的溫度都在30度以上,而且麗日當空。我家在頂層被照囇一整天後,室內氣溫遠超30度。

更難忍受的是,由於外牆搭了竹棚、封上膠網,窗子為怕招盗不敢打開。室內更加燠熱難當。

我偏瘦,沒有多少多餘脂肪,較不畏熱,晚上開了風扇,睡覺問題不大。可是家裡脂肪豐富的成員,就叫苦連天了。

躺在床上,不由得回想起,以前沒有冷氣的日子是怎過的?

如今,香港差不多每家每戶都安裝了冷氣機,而且一裝就幾部,連公共屋邨也幾乎每家必備。辦工室、商場、公共場所,就更加少不了,沒有它根本做不了生意,舉行不了活動。即使在冬季,不開冷氣也得有空氣調節。這其實只是近二三十年才形成的。之前,「冷氣開放」很了不起,是做生意的重大招徠手段。

家裡沒有「冷氣開放」,環境好一點的有電風扇,否則,就只能靠手中的蒲扇了。還有一個辦法,是「瞓街」,睡到屋外去。年紀較大的人,相信很多有這樣的經驗,有在木屋區露天睡過,有在行人道、公園睡過。我小時候也瞓過街。

那時,家裡在廣州開洗染店,家就是店,整個是個工場。當街是染缸,要燒火,靠裡有燙衣的,更裡還有用來燒熱燙斗和烘乾衣服的暖房。於是,整個鋪就像個火爐。到夏天,要涼快點,最好瞓街。整條街都有寬闊的騎樓,下雨也不怕。一起瞓街的左鄰右里、大人小孩很多,很熱鬧,搖扇談天玩遊戲,一點不寂寞,更不用怕。

太熱,難睡,但到睏了,總會睡着的,最怕是心焦氣躁。那時的人似乎很少因為太熱而焦躁了,扇搖着搖着,就迷糊起來,睡着了。熱得醒來,摸着蒲扇又搖。

現在卻容易焦躁了,一想到怎麼還不能重裝冷氣機,就從心裡窩火起來。莫非電風扇的風不如蒲扇的風涼快?

由奢入儉,真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