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華人身份之不利與有利

從美國回港前的最後一天,在灣區出席了一家華人中學的畢業禮。很奇怪,名為華人學校的畢業禮,除了華人外,找不到半點與中華有關的東西。

這家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華人,出席的家長、親友自然也一樣,畢業禮台上的學校教職員也都是華人。但你就是聽不到台上的說話有半句華語,見不到半句華文。

家長願意多花錢讓子女進入這家華人學校,除了相信學校校風、成績較好之外,是希望子女多學一些中國文化。海外的華人父母多數希望子女多學點中文,但實際上困難很大。最大問題就是子女沒有學好中文的動力,不明白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精力去學習看來很難的中文。

我接觸的華人青少年,由於自少在家與父母以廣東話交談,一般都可以說些廣東話。如果愛看香港電視劇集,會多懂一些成語、四字詞,有時還可以突然爆出一兩句「精警」而有時會令人啼笑皆非的說話來。但讀、寫中文就很差了。

這也難怪,師資水平可能就不好,我在上述華人學校外面就看到這樣的告示:「新來賓請停車在此處。」這樣的水平,已足可媲美香港一些公共機構,但以學校而言就不像樣了。學生的中文程度怎樣是可以想像的。

這樣,華人子女便白白失去了當今人才競爭中他們一種本應是天賦的武器──中文。

美國還有沒有種族歧視?表面上是沒有了,但實質仍存在。各地的種族歧視都有深厚的社會文化根源,並非單靠法律可以解決。一般來說,種族歧視在社會流動階梯的下層比較沒那麼嚴重,因為競爭沒那麼激烈。越往上層,競爭越激烈,種族問題就出來了──當然,不是明目張膽的歧視,而是如加州大學栢克萊分校前校長田長霖所說的「玻璃天花板」式的阻力。據他說,他每天都得與這個天花板頂撞,有時撞得頭破血流。

田長霖認為這是美國少數族裔在成長和升遷路上的無形障礙,誰都不會明確地說出歧視的話,但在作決定時卻會受到世俗眼光的影響。華人年輕人未來事業的升遷到了某一階段,必然就會遇到這樣的阻力。

可是另一方面,在中國經濟地位日益強大、外國大企業都難免不與中國打交道的今天,華人的面孔卻又可能成為打破這阻力的有力武器。

我認識的一位年輕人有這樣的遭遇:她有很高的學歷,本來在香港有很好的工作,後來因為「嫁夫隨夫」到了美國發展。她不甘於打一般的工,要找認為與自己的學歷、能力匹配的工作職位。她蹉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找到了一份較滿意的工。據說,她憑的就是曾經在香港一家美資電子企業工作,而且有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

據她說,她工作的那家跨國公司的高層人士早就接受過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培訓,如今,公司更面向一般員工舉辦中國文化課程、講座,教導員工如何與中國對手打交道

外國大企業其實大量需要懂得與中國對手打交道的人才,懂中文、了解兩邊文化的最好。自小在美國受教育的華人子弟其實最有條件成為這方面的人才,可惜的是,他們多數空有華人的面孔,對中華文化卻所知有限。

他們剛進入社會時,可能並不知道這方面條件的可貴,但隨着個人事業發展、職位晉升,始早會發現有「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並會同時發現,華人身份可以是晉升的捷徑。

那位在威州的朋友的子女似乎較早發現自己身份的優勢,並有意識地加以利用,到上海、香港做交流生。祝願他們努力埋下的伏線將來會發展出動人的情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