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見到Made in China的產品,反映了中國近三十年經濟起飛帶來的巨大變化。對於在近代史中受夠了屈辱的中國人來說,這代表著國家與民族重新在世界上站起來,可以逐步在這個星球上尋回與五千年文明古國相對稱的地位了。
這當然值得欣慰。
有人譏笑,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時興講全球村、無國界,民族主義、國家榮譽都過時、落後了。我看,絕大部分人,不論是哪個國家、民族,還沒法那麼意識超前。中國人也不見得特別熱衷於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看看世界杯、歐洲杯就知道了。
可是,也不必為Made in China 三個字太「上心」,因為這三個字其實有很大欺騙性。
很多人說,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了。我認為,這四個字不符合事實,漏了一個字,應是「世界加工廠」,甚至可以說,是「裝配廠」。
「世界工廠」這稱謂起源於工業革命時期。當時的英國憑著先進的科技發明、經濟制度、金融地位,還有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掌控著世界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其他國家都是英國的原料供應地和市場。這時的英國,是公認的「世界工廠」。
不用數字說明,也知道當今的中國,無論是科技水平還是生產能力,都遠遠達不到英國當年的地位。中國的出口商品雖多,但主要集中在勞力密集型商品。在經濟全球化之下,這些商品其實都是「聯合國」產品,中國不過處於全球生產鏈的最後一個環節上,最後組裝完成,蓋上Made in China 出口而己。
這看似很風光,高額的外貿易盈餘也算到你的頭上,但賺的其實只有低微的血汗錢,比率很低。朱鎔基當年訪美就當著美國商人的面,揭穿這個事實。中國還要付上環境的代價──發達國家治理污染很見成效,其實是把污染的工序大量遷來了中國。
所以,說中國是「世界工廠」完全不符合事實,Made in China 有很大的欺騙性。
美國有作者說,美國人已不再把Made in China 視為劣質產品的標誌了,就像以前改變對台灣、韓國、日本產品的觀感一樣。但我們也應當承認,中國產品的檔次仍然偏低。
經濟理論綱頁VOX上一篇文章指出:根據二零零四年的數字,全球國際貿易的5 041種商品中,中國參與貿易的有4 898種,德國的有4 932種。表面看來,兩國在貿易上會競爭激烈。事實卻不然。因為各種商品都分作很多不同層次的品類,試想想皮鞋、手袋有多少個不同層次的產品?在這五千餘種商品中,日本商品的單價是中國的2.9倍,美國是中國的2.4倍。
文章因而指出:「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不會有直接競爭,因為它們處於不同層次的市場。」
文章有個很有趣的闡釋:一般人以為,生產率(productivity)高的國家優勝於生產率低的國家,會以價格更便宜的產品佔領市場。事實卻恰恰相反,生產率高的國家(發達國家)推出的是高價產品。
對一名美國記者《一年不買中國貨:在全球化經濟下一個美國家庭的真實生活》(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 One Family's True Life Adventure in the Global Economy)一書,英國《金融時報》有這樣的評論:「這項持續一年的實驗取得的成果,就是使作者Bongiorni作為一名消費者,活生生地了解到國際經濟的複雜性和轉移力量。」
所謂複雜性,應當包括以上的事實。
因此,無論從哪一角度看,見到Made in China 三個字,都不必太激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