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分為三」的公式

「一分為二」是人們都熟悉的,它明快簡潔,可是也易使思維習慣僵化,以至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一分為三」來自中國古老傳統,反而不為人認識,甚至一度被視為異端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與明月相對成二,影子是第三者,無李白則無影,無明月亦無影。影卻是雖虛而能見。更多現象中的「影」則虛而不見,人們眼中能見的盡是對立的兩面,非黑即白,非彼即彼,非優即劣,非對即錯……。

類似的「影」之是否存在和應該怎麼看待,着實使人困擾,連亞里士多德也不能倖免。他認為中道是德性,以過度與不及為惡,並努力給各種中道一個名字,譬如魯莽與怯懦之間是勇敢。對立通常是質的對立,而由量形成。譬如魯莽與怯懦都關乎自信,自信爆棚就是魯莽,自信太小就怯懦了。可是中道常常「無名」,使亞里士多德尷尬。

兩端與「中」常以左中右姿態出現,卻是不應被視為線性的展現,三者其實呈三角形,而「中」的維度不同於左右,用龐樸的話說:「中是絕對者,左與右皆因它而起,以它為准;它自己則或拒左右而在其間,或納左右而成其全,或超左右而臨其上,或容左右而見其公。」他指出:「中」其實有四種形態:A而B,A而不A (B而不B),亦A亦B,不A不B。

「中」或「三」不一定只有一種形態,三其實就是多,就如氣候冷熱之間分四季,顏色黑白之間有七色。昨天是冬至,至就是盡頭,由冬至到夏至這兩端之間,冷暖多變。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體現為萬物。                                                                                                                                                                                                                                               龐樸認為,中國式的思維方法不是一分為二的。一分為二只是它思維過程的一個階段。與分析相對的是綜合,中國哲學並不主張用綜合去取代分析,而是把綜合與分析「綜合」起來,此之謂整體思維。人與天相分相對,有天人合一。中國哲學也不用天人合一來排斥天人相分,而是把合一與相分「合一」,這才是天人之學。馬王堆古墓帛書《易經》以益卦而不是既濟卦為最後的第64卦,饒宗頤教授受此啟發而提出「天人互益」觀點,也是把合一與相分「合一」的觀點。

「一分為二」並不錯,常見的錯是不知道接着還要「合二為一」。這個合成的一,已是新一。在儒家,叫做「執兩用中」;在道家,叫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叫做「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龐樸在七十年末、「文革」還未結束之時,就提出「一分為三」的觀點,並為中庸「平議」。這有政治風險,幸好後來毛選第五卷出版,其中為中庸說了幾句好話,龐樸因而避了一刦。他後來就「一分為三」寫過不少文章,出版了《淺說一分為三》、《一分為三論》等書。

在龐樸之前,有張新吾的《三極論》出版,我不久前在深圳中央書城找尋龐樸的書不獲,卻意外地買得《三極論》。張新吾是實業家,民國時期是「火柴大王」,而又醉心國學,特別是易學。他認為:太極與兩儀合體,謂之三極;所謂中庸,乃三極單個運用之道;而中庸之說源自伏義,因而中庸在前,易道在後,易道是從中庸進化而成。他並因為「中」容易被簡單化為中間的中,而提倡把中庸正名為庸道。他提出:「易尚中道,此所謂中,不是中間路線,而是謂中含有陰陽,能把陰陽勻配於物,使得合度,所以,也是執兩用中之義。」

 他把「執兩用中」列為「三極運用的公式」。這也可說是「一分為三」的公式。

(「一分為三」之三,完)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參」字之深義與智慧

金文的「參」字
「參」是對中文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的字,構詞很多,參觀、參加、參閱、參與、參考、參照、參悟、參謀、參議……等等。翻開《詞源》,「參」字之下有79個詞條,其中很多只見於古人之書,如今已少用或不用了,如參貳、參伍、參綜、參錯等等。可知,認識「參」字,不等於了解「參」字在中華傳統智慧中之真義。

已故哲學家龐樸對「參」字有深入研究,他關於一分為三的理論與「參」字的研究有關。閱讀他的文章,才知道我們把「參」字掛在嘴邊,說參觀、參加等等,實際上都白說了。

「參」本來是星座名,在金文(鐘鼎文)中已出現,「象參宿三星在人頭上,光芒下射之形」,西方稱這星座為獵戶座。由於下面的三撇,「參」字後來被借用作「三」,引申用義很多。它被借用作會計體,再簡化為「叄」。

它可以是整數的「三」,又可以貶值作「三分之一」,或增值作「三倍之」。「參」還常常用作「第三」、「並列而三」、「鼎足而三」解,表現的常常是時間和空間的關係。如《禮記》所載:「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名參天地」、「與天地參光」等語,說的也是大德之人與天地鼎立,與日月齊光。龐樸說:「這個『參』,真正成了大寫的『三』。」

這個「三」依存於「二」,但往往高於「二」,可能是虛擬的。《管子》有言:「上惠其道,下敦其業,上下相希(睎),若望參表,則邪者可知矣。」說的是君臣各盡本分而相望,就可以看到「參表」,邪者難以遁形。「表」是華表、儀表的「表」, 君臣是為兩表,而「參表」隱存其中。這第三者的「參表」就如「堯舜參牟(眸)子」之第三眼,即兩眼所見影象合成的立體影象,或者是隱而不見的慧眼,也如「(兩耳)兼聽則明」之「明」。

「參」字的構詞中的「參驗」、「參貳」很有意思,其中的「貳」是事物中的對立面,兩詞的意思都是說要從事物中對立面的比較、衡量中,得出「三」來。「以相參驗」、「參貳經傳」、「參貳國政」都是這個意思,關鍵是「參之」而一分為三。若不見「貳」也要設法找出「貳」來,以期從正反之中得出「合」的「三」來。相關構詞中的「參」都用作動詞,這樣的「參」會帶來質變,而雙字構詞後面的字如「參加」中的「加」,只會帶來量變,或物理變化。

齊國大夫晏晏有這樣的名言:「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這是善意的作對,故意就上方的旨意提出反面意見,以期得決策周全,「參之」而得「三」。

這樣綜合得出的「三」,在日常生活中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中都可以感受到。飲食之美味、圖畫之美觀、音樂之美妙等等,無不是「參和」的結果。

很可惜,時人口裡說「參」的多而知其中「參之」之義的少,熱衷於二元對立的多而知道應致力於從二生三的少。

(「一分為三」之二)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雞三足、人三眼的大智慧

第二次創作的發明家富蘭克林畫像
春秋戰時代的詭辨家提出過一個命題:「雞三足」。即雞有三只腳。這是小孩子也會反駁的,因為誰都知道禽鳥都只有兩只腳,人也只有兩只腳。

春秋戰國時,知識分子思想非常活躍,有很多「出軌」的思想言論,其至者稱為察士、辨者、名家、形名之家。最出名的辨題可能是「白馬非馬」,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白馬是專稱,專指白色的馬,而馬是統稱,所有顏色的馬和加起來統稱為馬,所以白馬不等於馬。

至於「雞三足」的理由是:「謂雞足一,數足二;二而一,故三。」就是說,實際的「足」是一樣東西,這「足」的數目是二;二者合起來又稱為「足」,這「足」加上左右足,所以是三足。

這涉及「足」的兩個不同概念,一個是可以單獨存在的「足」,粵人上茶樓飲茶愛吃的「鳳爪」是也,可以用數來計算,因此雞鴨鵝都有兩足,馬牛羊都有四足。另一個概念是對「足」之為「足」在常識上的概念。「足」用來行走的,雞有兩足才能發揮「足」的功能,只有在左一足、右一足之下,雞才可以向着一個方向走,「足」才算是真正意義的「足」。在這意義上,左足/右足非足。

 若以同樣的道理去理解「眼」,可能更易明白。

近年流行立體電影,觀看時要載上特備的眼鏡,以把銀幕上模糊重疊的兩個影象在人的大腦中合成一個清晰的影象,而且是立體的。這把人通過兩只眼睛各自運作而最後在大腦中合成立體影象的機制和功能,清楚地展現出來。人平常看東西,只見到一個合成的立體影象,而沒有察覺到兩只眼其實分別有不同的成象。平常說到眼之所見,就是合成之所見;能作這樣的合成的眼才是正常的眼,即是左眼右眼相加才叫眼。只用一眼,視力的判斷立即不同,你試試閉上一眼去抓起前面的東西例如一枝筆,便會發覺左眼/右眼非眼。人因而有三眼。

不論中國或西方的古代宗教和神話中,都有三眼異人、三眼神仙。在傳說中,「舜目重瞳」,《荀子》中說堯舜都是「參牟子」(即三眸子),畫像中的倉頡也是三眼的。這可以理解為,其中兩眼是實的,第三眼是虛的,是所謂慧眼。

第三眼卻也有實的一面。這涉及大腦中至今神秘的松果體(pineal gland)。人的大腦大部份結構是左右對稱的,以對應於人體的左右對稱,大腦中唯一不成對的結構,就是松果體。松果體的功能之一,是從眼睛感受的光線變化來調節褪黑激素的分泌,調節生理時鐘。在一些爬蟲如青蛙、蜥蜴、海龜身上,松果體會延伸到頭頂、開出第三隻眼(parietal eye)來,它有水晶體、視網膜,與一般的眼睛十分類似,可以通過接收光線來調控生理時鐘、賀爾蒙以及調節體溫。

在人體,松果體的正前方在眉心,是為印堂穴,正上方在頭頂,是為百會穴,都與所謂「開天眼」的修練有關。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要指出事物之一分為二,而又合二為一的道理。重要的是,合二為一的「一」,已不是「二」中的一,即不是二足中的一足,不是二眼中的一眼,而是綜合而成的「一」。二加一而成三,是為一分為三。這是中華智慧中的大智慧。

(「一分為三」之一)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陰陽學說智慧與李遠哲「鬼話」

維港上紅藍相峙的天空(攝於二零一三年八月)
每個民族都有不少源自生活的傳統智慧,其中很多是與大自然打交道之後總結下來的經驗。中華文化有數千年歷史,而且流傳不斷,有大量這樣的總結傳承下來。這樣的智慧已融入普羅百姓的生活中,口耳相傳,不必讀過多少經典,也自小懂得。

其中最珍貴的,可能是陰陽的概念。它源自被詡為「群經之首」的《易經》,裡面通過八卦以及由此演化出的六十四卦學說,從陰陽互動來說明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此後各家的經典從中進一步推演、發揮,精彩紛呈。

《呂氏春秋》「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史記》「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淮南子》「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都以極簡潔的語言說明了人人都可以觀察到自然規律。

這也在文人筆下留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等等至理名言。

這些名言闡明了事物中對立兩面相互關聯又相互轉化的思想,提出了矛盾兩面相生而又相成的概念,有無、光暗、盈虧、黑白、生死、損益、是非、優劣、圓缺、美醜、智愚、強弱、難易、攻守、進退、成敗、得失、屈伸、始終、動靜、取捨、破立、同異、聚散、分合……等都是這樣的對立面,涉及生活、自然、哲學的方方面面,說明事物中都有相互依存的矛盾對立,兩面可以互相轉化。

這種被稱為樸素辯證法的思想,影響深遠,任何華人都可以隨口說出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柔能勝剛、禍福相生等充滿辯證智慧的民諺、箴言,並以之作為處世為人的指針。

日前在〈從李遠哲看台灣教育優缺點說起〉中引述到李遠哲「優點和缺點往往是事情的兩面」一語,這不過是以上陰陽思想的演繹,可以說毫無新意,值得注意的是他現身說法的個人經驗和體會。「太陽底下無新事」是宏觀角度的觀察;世界事物日新月異則是從微觀而言。從微觀角度看,李遠哲的故事和他的感受應有啟發性。

有人卻譏評說,李遠哲的話「根本不合邏輯,是騙人的鬼話」,這未免因人廢言了。在政治上劃線,而把線外的人和事都一棍子打死,這委實痛快,但也愚蠢。該不能把李遠哲在化學上的建樹也視為「鬼話」吧?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從李遠哲看台灣教育優缺點說起

讀到一個關於李遠哲的小故事,聯繫到香港近日的時事,有點啟發。

故事是這樣的,李遠哲得了諾貝爾的化學獎而從美國衣錦榮歸到台灣從事培育人才的教育工作,有學生問它,台灣教育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他回答說:「優點和缺點往往是事情的兩面。」就是說優點可以是缺點,而缺點也可以是優點,端視你怎麼對待它。他舉了兩個例子:師資不好是缺點,但你若因此而加強自學並與同學一起研究,師資不好就變成優點了;實驗設備落後當然也是缺點,但你若因此而自己動手完善設備,從中得到學習和磨練,這又成為優點了。他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這樣走過來的。在台大,他與同學一起研讀了熱力學和原子物理學;在清華大學時要到玻璃廠自己磨真空玻璃塞,以致到美國做研究工作時獲教授獲誇獎不怕吃苦。

能夠這樣看問題並不是中華文化的獨有智慧。被譽為現代舞始祖的美國著名舞蹈鄧肯對於自己出身貧寒也是這般態度,她沒有把這視為不幸,不視之為缺少了富家子弟的上進條件,反而視之為自己的好運,使自己的童年能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在三藩市教跳舞掙飯吃,對於富家小姐少爺一點不嫉妒反而十分同情,覺得自己各方面豐富的閱歷比他們富有千百倍。

李遠哲和鄧肯在學習的過程一定也覺得苦,不過甘之如飴,學習帶來的愉快蓋過了當中的痛苦。過盡千山,痛苦就更不足道了。這時,「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得到巨大共鳴。鋼琴家魯賓斯坦一次演奏後,有女子說,很希望能有他那樣的演奏才能。他說,:你也可以,只要每天練琴六到八小時,或許許多年後就可以。魯賓斯坦可能有過人的音樂天才,他若因此自恃,優點就成為缺點,必不會有後來的成就。他的成就來自雙優點:天才加苦練。

東西方的教育觀點以至制度,很不相同。近年來,全球化加劇了的經濟競爭,而最大的競爭是人才競爭,這使東西方教育的差異突顯起來。在學童學能的各種國際評比中,東方國家和地區總是優勝於西方,促使西方有所反思。「虎媽」因此不盡是負面形象。英國一家中學不久前請了幾位中國老師去實施中國式教學,而且與英式教學的考試成績作評比。接受中式教學的學生開始時有強烈牴觸情緒,結果竟然是中方在各科中全勝。BBC就此拍了紀綠片,相當有趣。

兩種教育方式的差異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點是,一寬一嚴。對於資質過人的學生,在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可以如魚得水;但對於資質平庸或一般的學生──這佔大多數──就得靠嚴格的督導了。這也涉及經濟效益,在香港誰都知道,國際學校的寬鬆建築在金錢之上。至於兩者最後在人才培養上哪個更優勝,還沒有定論。這其實是一場長遠的實驗。

有趣的是,這場競爭的實驗中出現了「圍城現象」:城裡的人想衝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西方發覺教育失之於過寬了,想向東方借鑑;東方又覺得失之於過嚴了,想學西方的。

我隱約覺得,這就是香港關於TSA(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爭論的關鍵。老實說,我對箇中情況不大了了,甚至對它的名稱也弄不明白。它的中文名稱是「全港性系統評估」──什麼意思?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宜蘭:宜放慢節奏慢遊

五結鄉一家民宿
到了一個地方,我總覺得要用腳去走一走,起碼在住宿地點附近逛一逛,才算親近了這地方。這有時很難做到,旅行中常要摸黑去到落腳的地方,第二天天一亮就得離開,連住的地方是個什樣子也不大清楚。

在不久前的台灣行中,我盡量減少這樣的遺憾,盡可能早起,在吃早餐前到外面閒逛一下,有時個把兩個小時,也拍拍照。在此行中,幾乎每個住宿地都只睡一個晚上,而白天都在遊玩,於是,所住的民宿(除了一個晚上住酒店)即使內外環境都很好,也只能短短一停留就開,有若雪泥鴻爪,難以真正享受。

從山裡下來到了宜蘭的五結鄉,行程放緩下來了,我們在一家民宿住了兩天,早上可以晏一點出發遊玩去,「晨遊」的時間就更充裕了。

五結與宜蘭市區以蘭陽溪相分而較靠近海邊。整個鄉建立在蘭陽溪的沖積土上,到處是方方塊塊的水田,其間馬路縱橫,有如棋盤,行走其間不虞迷路,一是方向好認,二是視野廣闊,我們落腳的民宿外型似歐洲古堡而色彩鮮艷,遠遠就可以見到。

大門不掩,步入其間才知道闖進了佛門清靜地。
早上六時許出門沿着馬路四處走,車輛稀疏,處處水田如鏡。水稻的季節已過,偶爾才見到水田中有彎了腰的結穗稻子,零零星星,不知道怎麼被人忽略了,似乎寂寞得無奈。水田有大量雀鳥如小白鷺等在覓食,喜歡觀鳥拍鳥而帶上適當設備,想必有收穫。

宜蘭與台北之間有大山隔斷,這使宜蘭長久以來得不到經濟發展。長13公里的雪山隧道自二零零六年通車起改變了這狀況。這條花了15年時間建成的隧道以工程困難馳名於世,穿越了地質複雜異常、有六個地震斷裂帶的大山,讓宜蘭與台灣經濟最發達的北部地區方便地連接起來,宜蘭的經濟以至民生形態因而大大改變。

五結鄉水田裡的晨光
隧道兩邊的景色差別很明顯,台北那邊是現代化都市,樓房高聳而密集,宜蘭這邊則房舍低矮、視野開闊,到處充滿鄉土氣息,到了海邊,更是極目無際。這吸引了大量北部居民到來度假。台灣多民宿,而宜蘭可能是民宿最密集的地方。在五結鄉,誇張一點說,民宿舉目皆是。水田之間有不少兩三層高的房子,很多建築講究,顯然經過建築師的精心設計。有一些可能是自住的,但相當部分掛出民宿的招牌。有的頗有規模,儼然作酒店經營了。

這涉及很大的經濟利益,已影響到廣大農地和農舍的權益和買賣。台灣正值選舉,宜蘭的競選廣告顯示,農地與農舍權益是熱門議題。

宜蘭有很長的海岸,面對茫無邊際的太平洋,沒有島嶼作屏障,波濤洶湧,氣勢懾人,當前正是東北季候風季節,風高浪急,猙獰可怕。這樣的海灘都只宜觀浪,不宜戲水,若有滑浪的身手,當作別論。

我們在蘇澳漁港還走進了一個漁市場觀光,見到重六公斤的一籃切割好了的三文魚,只售1650公幣(約四百港元),直讓嘴饞者流涎。吃不到鮮魚,吃魚蛋吧,有即製煮熟的,買了一大碗分吃,鮮美彈牙,算來才港元六角一粒。

到台灣旅玩,不妨考慮宜蘭,它沒有台北繁華,而更富鄉土、自然氣息。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旅行中「行走」太少的遺憾

橫跨太極峽谷的梯子吊橋
出外旅遊回來,在得到一定的滿足之餘,也一定有遺憾。常有的一點是,到了某個地方、某個景點,遊玩得不夠盡興。這常常因為行程緊密,時間不足。參加公開報名的旅行團,更難免有這樣的問題,因為這些旅行團都以行程豐富招徠。事實上,很多香港遊客以「到此一遊」而滿足,甚至到了某個景點拍個留影照就算遊過了,不願多走走,更不要提作遠足的真正旅「行」了。

對於我來說,這次台灣行正是在這方面留下了一些遺憾。我本來不期望在這次旅程中作這樣的遠足,因為這是集體旅行。行程雖然是自行安排的,但為了照顧一般的意願和體力,沒有安排太長距離的步行活動,然而仍有一次在山中的兩個多小時行走,去程是下坡路,回程是上坡路。若平時少遠足行山,這已夠嗆。

最大的遺憾也在這一行程中。若時間許可,天氣又好一些,能多走走、多觀賞山中的奇美風光就好了。

這裡說的是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的太極峽谷。峽谷原叫石杭峽谷,因呈S形,仿如太極圖中區分黑白兩魚的曲線而得名。峽谷中溪澗切開山體,在近400公尺的落差中向下沖,瀑布一個接一個。峽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出名,遊人紛至。一九八六年,其中的千層瀑布忽然有百多噸巨石崩落,百餘名遊客首當其衝,造成28人死亡、28人受傷慘劇。峽谷自此封山。直到一九九四年,以梯子吊橋為中心的風景區重建好才再開放。

這座吊橋長136公尺,兩端落差20公尺。吊橋橫跨峽谷,距谷底百多公尺。由於吊橋的中間下垂,一落一上之間就不止20公尺,而有二百餘級階梯。從景區入口到吊橋的路線距離不過1074公尺,但步道建在徒峭的山坡上,主要是階梯路,要走得小心,速度就慢了。回程若走少階梯的斜坡路,路程較長。

台灣的太平山頭夜月
那天的下午,天氣不好,到了山上,雲霧密布,視野不清。在峽谷邊上望去,峽谷對面煙鎖嘉樹,谷底霧罩奇岩。梯子吊橋比一般吊橋穩定,只是腳下濕漉漉的,仍得加倍小心。到了橋的那一邊,去路封鎖了,為的是防止遊客無法在天黑之前回到景區入口去。

在往宜蘭的路上驅車直上太平山去,也有相似的遺憾。朋友知道那裡有一片很好的楓林,誰料趕到那兒,天已近黑,而且雲低霧重,高坡上楓林的葉子竟然也凋萎淨盡了。這天較早前遊覽了明池,儘管可以逗留兩小時,仍覺得何太匆匆。若要細心體味箇中大自然與人文文化的韻味,沒有晨昏裡在林間石畔的充分盤桓,是難言深刻體會的。若有行禪或坐禪經驗或習慣的,到了那裡,會更覺得那真是個好地方。

如今有不少外國人到香港來行山,因為香港地方不大而有很好的郊野和遠足徑。若論自然風光和環境,台灣比香港更好。喜愛遠足行山的朋友應到那裡走走,不過不能跟旅行團,得自設行程才行。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書法美醜難辨有因由

我愛好書法,但對於書法好壞優劣的判斷,老實說,常常心中沒有把握。與朋友面對一件書法作品時,特別是面對一些在某某比實中得獎的作品時,有時會被問到,這書法好不好?好在哪裡?我常常不知道怎麼回答,很多時候會說,我不知道,只能說自己喜歡不喜歡。

對於一些東西是美是醜,即粵人說的「靚唔靚」,不一定要有很多學問例如讀過美學理論,才能作出判斷。譬如眼前人「靚唔靚」,誰都能有自己的判斷,即使乳臭小兒也能回答。可見,美與醜起碼有相當部分屬於「常識」而不是「學識」範圍內的判斷。對一個人寫出來的字「靚唔靚」的判斷,亦如是。

當然,美感美態也有不一般的,要求客觀與主觀之間有特殊的感應,例如對於一些病態美、缺陷美的欣賞,就不是一般人都理解和接受的。不要以為這有多畸形,不同文化中都有這樣的美學偏好。很多中國人愛裂唇的獅子狗,愛侏儒化的盆栽,愛本來屬於次品的壁裂瓷器,愛樹瘤的花紋,愛生長畸化的纏足……都屬這一類。海外的這般僻好,亦所在多有。

即使在書法範圍,也有這樣不是一般人理解和接受的「美」,這是古來就存在的。例如對於拙、樸之為美,一些人奉為圭皋,很多人就對之茫然。近年,讓人茫然的就更多了,見得多了,有時真會對自己的判斷能力產生懷疑。

日前去聽一個書法講座,聽到一位來自廣州的學者書法家介紹了內地書壇一些狀況,才知道造成這樣的混亂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講者了解內地地方與中央書法組識的人事,又常在廣東以至全國性的一些書法比賽中擔任評委,知道很多我們局外人匪夷所思的內情。

在歷史方面,這與「文革」有關。「打倒一切」之後,思想信仰真空,傳統的審美標準失落,而新的標準又未建立,混亂就出現了。人事居然也關係。從中央到地方,書法家組織的頭頭都有幹部等級標準,例如中央的得由哪一級別的幹部擔任,省級的得由哪一級別的幹部擔任。這些執牛耳的幹部有組織能力和人脈關係,對開展活動有幫助,可是在書法上未必也有造詣,甚或是門外漢。這些人若無自知之明而又要附庸風雅,偏偏又多拍馬吹鬚之徒,就會提倡某些理論來,好讓自己的出手不顯得低,反顯得非凡的高。正所謂「是不是藝術不重要,把它說成是藝術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書法逐步脫離傳統,很多人在「走向世界」、「讓外國人也看得懂」的口號下追求創新,把書法當作純抽像的藝術、純線條的藝術,連書寫的內容、字寫得對不對也可以不顧。

於是書法比賽成為求名逐利的場所,出現不少畸形現象。例如,常見洋洋灑灑幾千字的小楷作品得獎,原來評判不會細看,而常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授獎,作者也就鑽這空子,有些遇到難寫的字索性就不寫;作品中寫錯字是常態,特別是刻意用繁體字書寫時,如把「斗牛」寫成「鬥牛」;又有書法老師先「設計」好作品,讓學生一刀紙(一百張)一刀紙的書寫,從中挑選若干到處參賽。

那位講者說到,這情況已遇到反彈。去年的一項比賽中,評委協議要加入審閱一環,錯字三個以上落選。可是這標準最後放棄了,因為竟然「幾乎沒有作品能入選」。又有一項邀請展,邀請一些得獎作者書寫指定的文字,結果,很多作者的水平出現巨大落差。

講者認為,目前應當着重向傳統學習;書法走向國際,留待中國真正成為經濟、文化大國之後水到渠成好了;至於創新,那是需要的,但只屬少部分人的事。

講者的介紹讓我有茅塞頓開之快,卻也為書壇之污濁腐敗難過。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從「科學毛筆」到科學「毛」筆

日本吳竹「萬年毛筆」
「科學毛筆」的問世該有十年以上了,似乎自從發明絨頭筆之後不久,就有人設計出筆頭較尖較軟的絨頭「科學毛筆」。這種筆不用蘸墨,而筆劃的粗幼可以根據下筆提按的力度大小來控制,造成仿似毛筆的書寫效果。我出於好奇地使用過,印象不佳。這種筆的筆頭與紙接觸時,沒有毛筆那種柔軟而富彈性的感覺,有的過硬,有的彈性太強,而且筆劃的出鋒不似毛筆,寫小楷就更難出鋒了,這種筆偏偏只能書寫較小的字。

最近先後有朋友送我兩種進一步改良了的「科學毛筆」,書寫效果好了很多,特別是一種筆頭是毛製的,這儼然已是「毛」筆了。

印象的改觀始於數月前到慈山寺寫經的經驗。寫經堂裡提供的筆,是一種日本出品的絨頭筆,好像是「秀麗筆」。我用握毛筆的方法執筆書寫,感覺不錯,只是筆劃粗幼不能有太大變化。有朋友知道了,到大陸旅行時,給我買了一種「書法筆」,筆頭也是絨或軟膠製的。可能限於物料,筆鋒較圓鈍,不夠尖,有點像筆鋒鈍了寫禿了的毛筆。要書寫出鋒的筆劃,或者在行書、草書中連筆中的牽絲就困難,效果欠佳。

前天,又有一位朋友送我一枝「科學毛筆」,這可真是科學「毛」筆了,筆頭是毛製的,是日本吳竹公司生產的「萬年毛筆」。

吳竹大有來頭,是日本內奈良一家成立於一九零二年的製筆公司,百多年來不斷研製新產品,至今生產大量不同的書畫用具,一個著名的品牌是 ZIG,還有玄宗墨汁。到網上一查找,看到不少人使用「萬年毛筆」後寫下的感受和作品。朋友送給我的筆是從淘寶網買來的,一查找,淘寶網上有不少選擇。

這種筆的外型仿似鋼筆,筆管因用料與紋飾不同而分檔次,圖案帶日本文化風格。內裡與現在的墨水筆一樣,使用可以替換的管裝墨水,筆頭則是一種毛製筆頭,也可以替換,筆鋒禿了或開叉了,可以換一個。筆毛也分檔次,有紫毫(兔毛)和狼毫(黃鼠狼)等等。

用「萬年毛筆」試寫《蘭亭序》
網購有不同的選擇,淘寶有,台灣也有公司專營。至於價錢,以我得到的那一款計,在淘寶數十元可以買到,台灣要二千台幣,即約五百港元,差別很大。是不是同一貨色就不敢說,對比網上照片與我手中的實物,委實絲毫看不到有分別。

論書寫的感覺,這種「毛」筆與真正的毛筆很相似,筆頭與小楷用筆或工筆畫用筆相若,筆鋒尖利,寫出毛髮般的筆劃毫不困難,因而也可用來畫工筆畫的墨線。

最大的差別可能在用墨方面。在墨水供應源源不絕之下,你難以控制用墨,乾枯濃淡都由筆說了算,由不得你,你最多可以通過下筆的遲滯、疾除作點改變。我昨晚在燈下試筆,不敢用容易暈化的宣紙,只用供打印機使用的A4紙,但仍發覺稍一注筆,墨便暈化。網上也有人說,用不得宣紙書寫,生宣更不可以。看來,它就是為一般書寫、簽名而設計的,方便你隨身攜帶,書寫的用紙自然就是日常的書寫用紙了。

這樣,筆墨的變化,比起毛筆就少了。昨晚書寫到後來,墨看來快用罄了,沒那麼流暢,這反而較好,用筆可以慢些,而用筆稍快,可以寫出較乾的筆劃,帶點飛白。不過,這種筆的筆鋒短小,只宜寫小楷,至多是中楷,對飛白用筆的要求不能太高。

「科學毛筆」的外型都類似硬筆,「萬年毛筆」亦一樣,這誘使人們像握硬筆一樣執筆書寫,這就錯了。我的感覺是,要像執毛筆一樣執筆才對,毛筆頭的「萬年毛筆」更得垂直豎起來書寫。筆一旦臥下來,就空有筆鋒而發揮不了作用,橫劃都用側鋒寫出,粗平而呆板,讓人看出是用執鉛筆的手勢書寫的,露出出自「科學毛筆」的破綻。

看來,用這種筆寫書法,還得下點工夫才成。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台灣的山水與美石

濁水溪上游俯瞰
台灣地處太平洋颱風吹向大陸的路徑上,從來多風多雨,到台灣旅行都要考慮颱風可能的影響。可是台灣制水的消息時有所聞。今年年初,台灣就有多個縣市曾制水,有些是第三階段制水,即所謂「供五停二」,即一星期供水五天後暫停供水兩天。怎麼多風多雨的台灣會有供水煩惱?過去沒有想過這問題,經當地的朋友一提點,就明白了。

台灣面積不大而多高山的地形特點,使台灣的風光景色多變,多奇山麗水,越往山裡山上走,越多驚喜。可是,事物都利弊相生,有一利也必有一弊。這樣的地形使台灣的降水都一瀉而下,從山上下來,其勢難當,轉眼就出海而去,無可挽回。

「巨龍之眼」,撿自濁水溪上游。
隨着城市發展,地下水被大量開發,又引起了土地沉降的新問題。

那天北上到水里鎮去,跨過濁水溪,然後溯溪而上,濁水溪的景色讓我大開眼界。濁水溪是台灣最長的河流,因溪水含沙量大而得名,最高的含沙量記錄,是淡水河的10倍,高屏溪的15倍。所謂含沙量的沙,從岸上往乾涸的河床望去,其實以礫石為主。濁水河下游的河道據說有二到四公里之闊。那天經過時從橋上俯瞰,滿目盡是亂石,細看才見到亂石中有小小的溪流。這相信是枯水期習見的景象,到夏天的豐水期,可以想像,幾公里闊的洪水浩浩湯湯而下,會讓人驚心動魄。

「大浪淘沙始到金」,撿自蘇澳沙灘。
濁水溪上游山地集水區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每有大水,岩石碎屑以至巨石俱下。這使河流根本無航運之利,發電作用亦有限,但下游平原仰賴它成為台灣的稻米、甘蔗、蔬菜、西瓜、花卉重要產地,生產的西螺米或稱濁水米很有名。台灣東岸的花東縱谷也以產米著名。此行中,一直吃到香而軟的米飯,讓平常少吃米飯的朋友也放開胃口多吃起來,只可惜米飯都鮮有剛煮好、熱辣辣的。

我們有一天住進了濁水溪上游深谷的巴庫拉斯民宿,可以走到溪裡去游玩,坐在大輪胎上玩漂流。溪流在石灘中間淌下,水淺處可以淌到對岸去,很清澈,但湍急,腳步不穩跌倒了,有被沖走的危險。

龍紋石
這裡的一個樂趣,是撿美石。數量無盡的鵝卵石有不少花紋漂亮的,很多在黑地中有白色的石英紋理。又有一種很特別的龍紋石,它的花紋是塊狀的金屬,像是銅。包裹着金屬的黑色石質在天然沖擦或人工打磨下蝕去,金屬部分於是凸起,展現鋥亮的光澤,有原始野性的美。這種石塊不易找到,可是在民宿主人的協助下,一些團友也有所穫。我撿到的一塊,中間有指頭般大的金屬塊凸現,狀如巨龍的眼睛。

後來在宜蘭的海灘,又撿到一塊頗漂亮的,花紋似大浪淘沙,其中有「吹盡黃沙始到金」的閃閃金光。

到高雄之外的琉球嶼,則可以檢到珊瑚。琉球嶼整個是珊瑚礁,周圍的沙灘都布滿破碎的珊瑚,多數已在海水的不斷沖擦下變得光滑了,但仍然保留着珊瑚的美麗花紋和不同的色彩。從保護環境的角度,這些碎片都不該撿走,但大家走到沙灘上,都被踩在腳下的美麗光景吸引了,並東挑西撿起來。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四十一(2015/11)

人閑花自在
意遠水無聲
大象環中隱
心清一碧澄
(攝於中山岐江公園)
燕子南翔催稻熟
金風刮地染田黃
嘉禾細數盤胸算
賤價辛勞不相當

(攝於台山)
歸來滄海小
遠去白雲多
鬢髮風霜染
河山歲月磨
(攝於台灣清境)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鬥長命:饒宗頤做學問之心得

饒宗頤文化館的饒宗頤雕像
饒宗頤教授的百歲學藝展「香江藝韻」正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昨天還舉辦了一場公眾講座。我去聽了,甚為暢快。

我去旅行,有時會撿拾三兩漂亮的小石塊,以作把玩和紀念。剛完成的台灣之行也一樣。饒宗頤教授之學問與成就,高山仰止,我只有望而讚歎的份兒,能在山腳下撿得片石就很高興。重溫一下過去讀教授之書的筆記,仍覺喜悅。昨晚在講座中,聽三位追隨教授多年的講者介紹對教授不同方面觀察的心得,同樣有撿得美石之快。

其間,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講了「饒宗頤教授的『求真、求是、求正』」,副館長(藝術)鄧偉雄博士講了饒宗頤教授「師古、師自然、師心的進程」,副館長(學術)鄭煒明博士講了「饒宗頤教授的治學之道」。

饒宗頤以學問廣博而為世敬重,在古今中外的九大學問領域(不是學科)穿梭馳騁,屢屢能夠從看似毫不相關的不同領域中有所發現,再加以論證,而得出有開創性的結論。李焯芬舉了兩個例子,一是糾正了從來對「竄三苗於三危」的理解,指出「三危」不是敦煌的三危山,而在岷山附近分為上中下的危方。二是糾正了一直以來以為禪宗六祖慧能目不識丁的傳說。這都有在文化上正本清源的意義。

饒宗頤何以能達到這樣的高峰?鄭煒明說到六個方面的因由。一是家學淵源,饒宗頤出生於潮州儒商之家,父親饒鍔(一八九一至一九三二)為清末民初大儒,名重嶺南,其天嘯樓儲書達十萬卷。二是請益名師,說饒宗頤無師自通實為誤會,他不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但得父親聘來不同方面名師指導;六十歲從中大退休之後到了巴黎做研究,還從學於一位巴比倫文的泰斗,繼而在巴比倫天文學與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關係有所發現。三是重實踐、重思考、重比較的方法論,提出五重證據法。四是重交流,廣泛與中外學者交往,互相啟發。五是以中華文化為本,一九九三年創刊的《華學》面向世界學界而堅持以中文發展論文。六是始終保持好奇心和童心。

三位講者都提到,饒宗頤的一個優勢是長命。從他未冠即整理完成父親的遺著《潮州藝文誌》算起,他從事學術研究八十幾年,很多成就是退休後才取得的。有人統計過,他在六十歲後出版的著述佔了三分之二。他天穎過人,亦勤奮過人。給他當助手的鄭煒明說,教授當年總是晚上九晚就寢,翌晨二時多便起來工作,到六點便打電話給他交代要查找些什麼資料。

可是對於鄭煒明有時通宵工作卻有告誡:「做學問不是鬥搏命,而是鬥長命。」

饒宗頤的學問可稱又博又專,是為「通」。鄧偉雄和鄭煒明都以「通」字來概括饒宗頤 ── 一代「通」人。這是「萬物融通於胸」的通,「通古今之變」的通。

李焯芬則說,這樣的饒宗頤「心無罣礙」。
**
舊文重閱:
饒宗頤:萬物融通於胸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0/08/blog-post_18.html
三星堆突眼銅人,可「懼」也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08/blog-post_15.html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二寮觀日出:堅持就是勝利

太陽終於出來了
「堅持下去就是勝利」這口號,我總覺得是大話。有人這麼說時,必得冷靜思考一下當時的各種主客觀條件,才好決定是不是要堅持下去。不久前在台灣旅行時,就有過這樣的掙扎;而幸虧「抗命」堅持了約一刻鐘,否則就錯過那不一樣的日出美景了。

行程安排了在台南市東部左鎮區的二竂觀日出。台灣有不少著名的觀日出地點,例如上阿里山、玉山,都有約二千米的高海拔觀日點,都交通不便利,而且會萬人攢動,擠擁難當。二寮相對之下大不一樣,一是海拔低,只有185米;二是交通便利,觀日台就在公路邊(應當還有更多不錯的地點)。

為什麼這樣一個地方竟然以觀日出著名?我稍為了解一下,有了個概略的認識,後來再到網上詳細看看地圖,特別是了解了同邊地形之後,就更清楚了。

二竂位於台灣中央山脈向西奔瀉到海邊的地形中一塊高地上,向東望去,下面是一個南北走向的盆地,當中地勢起伏,我們前一天遊玩過的月世界就在其中。盆地的另一邊,是海拔不斷上升的群山,天際線就是中央山脈起伏的群峰,南北連綿。在適當的氣候條件下,日夜溫差較大,而水氣濃重,晨曦之際,二寮東面的盆地和山谷裡會形成晨霧,如厚重的棉絮覆蓋在盆地之上,而中央山脈沒有被厚厚的雲層遮擋,到太陽從山脈之上升起,盤地裡霧海升騰,氤氳繚繞,然後逐漸消散。在這過程中,地面山林景物逐一探出頭來,光影變幻,會奇景迭出。這可能比在高山上觀日出更可觀,也更容易見到「雲」海奇觀。

堅持有了收穫
二寮觀日因而被譽為台灣「最低海拔觀雲海」、「最接近市區」、「最長觀日線」的地點。據說二寮觀日以春夏時節最佳,我們這個時候去也有可觀景色嗎?前一個晚上,風輕雲淡,月明而可以看到不少星星。這有利於形成晨霧。那天起個大早,五點鐘出發,儘管有可能撲個空,我仍抱着希望。

約五時半到了觀日台,已站了不少人,看來都是當地的年輕人,我們仍可以佔到最前的有利位置。沒有了解日出時刻,只能靜靜等待。

眼前一片乳白,只看到靠近的草木剪影。估計埋藏在氣霧之下的,就是那片遼闊的盤地,裡面有些什麼,一點也看不到。

等候了一個小時,除了天色明亮了不少,沒有見到任何變化。很多當地的年輕人在打打鬧鬧地自拍一通之後,紛紛到觀日台下面坐上自已的汽車、摩托車打道回府。朋友已一再催促回到微風山谷的民宿去吃早飯,好早點繼續下一行程。他曾經在這樣的情境下苦候下去而一無所穫,估計今天也一樣。

細心觀察,可以見到天際出現了隱約可見的變化,一條極淡墨色的綿長山影已在渲染上淺淺橘紅色的天幕上浮現。我們幾度「抗命」下,決定再等五分鐘。

奇觀很快就出現,一個耀眼的金色光點在遙遠的天邊出現,並在幾秒鐘內成長成為一個金色的圓盤。乳霧中隱藏的秘密開始揭開神秘的面紗,像巨大的畫筆在畫紙上畫上濃淡不同的山色樹影來,一筆又一筆。

很可惜,我們在最精彩的景色出現之前不得不離開了。如果再待半小時、一小時,可能真箇進入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我為那四百多歲的棗樹難過

香港公園四百多年樹齡的棗樹
聽說香港公園那棵有四百餘年樹齡的棗樹終於枯萎並被連根拔起了。有點難過,但一點也不意外,它能在香港這異鄉捱過十幾年已不容易。它同時在二零零三年從河南移送到來的同伴、另一棵老棗樹,移植到香港公園不幾年就捱不下去了。那時好像沒有受到多大關注、沒有得到傳媒報道。

那些年,我剛換了工作,到了香港公園旁一幢大樓上班,每天早晚都特意穿香港公園走過。兩棵棗樹一 ​​到來,我就注意到了,一是由於樹前銘牌標示了它的特殊身份──由河南省新鄭市政府送贈、樹齡高達四百多歲;二是由於樹型奇特,不特別粗壯高大,有點像寶齡球,而樹幹虯結密滿,像螺髻滿布的佛頭。

兩棵棗樹都栽種在當眼的路邊,從金鐘那邊進園,走到茶具館就見到。打從一開始,我就為
兩棵老樹能不能適應香港的環境而擔心。新鄭地處河南中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東北風和西北風,雨量偏少;而香港屬亞熱帶氣候,炎熱多雨。棗樹在北方生長了四百多年之後,才「移民」到香港來,能適應嗎?

棗樹是落葉木,秋冬時就只剩下枝椏,了無生氣。這時,我總擔心它們能不能再長出新葉來,也常見到有人隔到草坪對它指指點點,他們大概都有我一樣的心理吧。

沒幾年,靠近茶具館的那一棵忽然不見了,只在草坪上留下一圈黃土。靠近餐廰的一棵,也氣息奄奄。葉子總算長出來了,但只長在樹的一邊,並不茂盛,像是半身不遂。後來,長出了一點新希望,就是有新枝從根部的泥土中萌發,直竄到半人高。我以為,這棵棗樹總算能在香港長根發芽,開始新生了。

棗樹是中國的原產樹,《詩經》中有「八月剝棗」之句,可見中國人三千年前就種棗吃棗了。到到公元一世紀左右,棗樹才傳到中東、西歐。棗樹在中國很普遍,北至吉林,南至廣東,東至山東,西至新疆,海拔 1700 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都有栽種。 它對光反應較敏感,而對土壤適應性強,耐貧瘠、耐鹽鹼,可以說是很粗生的果樹。可是在河南生長了四百多年之久的棗樹,移植到一個全然不一樣的環境來,就太難為它了。人移民外國之後,不適應了可以回流,棗樹就無法這樣做,不生則死。

當初新鄭市為什麼有這樣的餿主意,而香港有關方面又願意接受,已難以追究。這不只是某些當官的人拍拍腦袋做出來的蠢事,各地新建的公私園林為早日見到樹木葱蘢,移植古木是常見的。每見到這種讓高齡古木傷筋動骨的做法,我都為這些樹木長者難過。它們從頭到腳給大幅度修剪過,包扎得嚴嚴密密,像個重傷老人,經長途運輸,被安置在新土坑裡。

新建或修建的寺廟尤其喜歡這樣做,想來是為了早日給寺廟營造出古剎莊嚴的風貌吧?在香港,南蓮園池、慈山寺都不乏這樣的移來古木,南蓮園池的新栽古木尤其繁多,讓人有擁擠不堪之感。我不知道移植的存活率有多高,在記憶中,各地枯萎掉的古木並不罕見。

棗樹一般生長緩慢,碗口粗的樹幹要長上幾十年。香港公園剛被移除的棗樹生長四百多年了,樹幹也不過一人可環抱左右。棗木因此質地堅硬細密,不易蛀蝕,色澤紅或暗紅,花紋美麗,是上好的木料。

我還有一點擔心:那棗樹會被送到堆填區去埋掉嗎?
**
重文重讀:野花野草之大美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09/02/blog-post_22.html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過微風山谷 逛玉井夜市

微風山谷民宿的小樓
台灣行的第三天晚上,到了一個叫玉井的小鎮吃晚飯,並在飯後逛了餐館外面街道上的夜市。想不到,我們一行人在這裡受到特別的禮遇。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玉井,後來搜尋資料才知道,它是台灣歷史上一個可歌可泣的地方。

玉井位於台南市東面山區一個盆地內,目前是當地農作物及山區鄉鎮的中心。玉井舊稱大武壟,是台灣原住民第二大部族鄒族「噍吧哖社」等的居住地。明朝鄭成功時期,住在如今新化區一帶的西拉雅族因受漢人侵擾而遷居並佔據這裡。到清朝雍正年間,漢人勢力擴展到來。日治期間的一九一五年,余清芳等人在這裡發動抗日行動,史稱「西來庵事件」(又稱噍吧哖事件),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武裝抗日事件。二零一四年初,新化區發現約三千具骸骨的埋屍坑,相信與這次事件可關。日本人後來把地名「噍吧哖」(Tapani)改為與日語音相近的「玉井」(Tamai)。玉井目前以芒果聞名,在台灣,玉井差不多就是芒果的同義詞。

這山裡小鎮看來很少遊客到來,這是我們在餐館就感覺到的。餐館老闆和一同經營的家小的招呼都特別熱情,餐後還送我們一款不知道名字的可口甜品。一枱一家大小的顧客知道我們來自香港,頻頻向我們打招呼示好。

明池的樹林裡,生生不息。
餐館外的夜市一個星期才開兩次,有點像舊日的農村墟市。台灣各地都有夜市,玉井的夜市並不特別出名。導遊的朋友安排我們到這裡一逛,是有意讓我們感受一下這不一樣的夜市。售賣的東西不怎麼特別,倒是我們讓人覺得特別,兩次有攤販問我們是哪裡來的?怎麼會跑到這小地方來?中一位原籍廣東的特別高興和好奇,操著不常用的粵語與我們攀談。

台灣相對於香港大很多,有三十幾個香港那麼大,加上很多地方是山區,有大量外人並不熟悉的地方。我們是因為朋友安排住到台南市南化區的「微風山谷民宿」去,才順路到了玉井的。那家民宿的最大特色是原木建築的木樓房,兩座房子之間有一小湖。日本人當年到這裡大量搶伐珍貴的古木運回日本,至今,當地仍可見到砍下的巨大原木。民宿老闆的先輩在林業部門工作,因而可以把不少難得的巨大古木樹根修飾為家具,陳列在民宿內。有一段日子,還延攬了一批藝術界人士到來,以木材搞創作,留下一些作品。

昨天提到的明池也是日本人覬覦台灣的珍貴古木例如檜木而開發起來的,以明池為中心的園林至今結合了中日園林風格。小巧的明池中有幾株古拙的巨大枯木,不知是天然柱立湖中還是刻意的安排。據說, 這是以木喻筆,以池喻硯。旁邊的靜石園景區也富有中國文化色彩,有仿照《蘭亭序》和《富春江山居圖》景物設計的庭園,又有富日本風味的枯山水。最難得的,其實是樹林裡的步道。不少要數人合抱的古木倒下了,原地形成新的小小生態群落,象徵着生生不息。

在蔣介石年代,這裡是列為禁區的「御花園」。如今,誰都可以來遊玩,還可以住到裡面看來設備很好的酒店去。

要好好品味明池,看來應住上一兩個晚上。我們卻只能小遊了一兩小時。台灣,真有不少外人罕到而值得勾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