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對「洗腦」的忌畏

人一旦受到某些認知的蒙蔽,行為的愚蠢、乖戾,有時真箇匪夷所思。注意一下新聞報道,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即使在本地,也不乏讓人瞠目的例子。

最極端的事例,自然是各種原教旨主義分子的所為,這主要是宗教方面的,不限於某一宗教。出現過的邪教,多是從主流宗教衍生出來的;近年則以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的極端所為最矚目,以致為禍全球。信奉者都以自己的信仰為榮,以為是終極真理,不但不惜犧牲自己的最大利益,捐軀獻身,也把別人的利益視如糞土,嗜血濫殺。

在香港,也有部分人以為自己的信仰是至高無尚的,不但自己值得為它犧牲,別人不管願意或不願意,也理所當然地要作出犧牲。這樣的橫蠻無理所為,幾個月前有過淋漓盡致的表演。事過境遷,回過頭去看,應該多一點後見之明了吧?

不能過於樂觀。閱歷的確可以讓人得到智慧上的積累和提升,但耗時可能較長,或許要若干年後青葱不再之時,人才能清醒一些。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所謂頓悟,其實是耗時的修習之後才出現的。靈光一閃的頓悟發生在剎那之間,其實也發生在無盡個剎那的修習之後。

受蒙蔽而產生的愚蠢與乖戾也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原教旨主義恐怖分子都是在不斷的熏陶下長成的。你大可以說,這是洗腦的結果。

很奇怪,這樣的人對「洗腦」特別敏感。這分兩方面,一是畏談自己受到洗腦;二是對其他思想觀點,特別是被他們推到對立面去的思想觀點和相關事物,都嚴加抗拒,以防受到「洗腦」。他們對受「洗腦」之敏感,有時達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大陸的「文革」是很好的例子。那時的中國人,尤其是以紅衛兵為代表的年輕一輩,經過「長在紅旗下」的洗禮,思想方法完全是毛的一套。他們就最忌畏西方思想的「洗腦」,舉凡來自資本主義世界的東西都被視為具有「每個毛孔都滴着血」的邪惡。香港人那時回去,言談衣着都有給大陸同胞「洗腦」之嫌,所以要在羅湖海關嚴加搜查,有人的喇叭褲在廣州街頭被強行剪掉。

這樣的事情,今天看來愚不可及,不可思議。若干年後回顧,香港今天的許多事情也一樣愚不可及,不可思議。

例如,一位作者日前在報上提到:一些大學生把大學開辦認識中國國情的課程視為「洗腦」;解放軍到香港的大學作交流訪問,遇到學生示威相迎;一些學生以敵對和不屑心態看待與內地的各種交流活動;課堂中若講到中國的正面發展,更加被視為「洗腦」,那怕講的是「反共」的教授;更有甚者,竟有法律系學生對凡用普通話上課、與中國法律相關的課程都拒不上課,聲言「我又唔係共產黨員」,最終「肥佬」退學。

這樣的學生多不多?沒有人知道確數,但從香港近年激進勢力的發展看來,數量不少。他們都特別忌畏被「洗腦」。這是否一種病態?就如「癡線佬」最害怕聽到「癡線」兩字?
**
舊文重閱:從「洗腦」到「意識控制」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06/blog-post.html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把受冷落的畫像解放到街頭去

巴黎街頭
智能手機普及,可能是這個世紀最重大的演變之一。它各種強大功能和應用潛力,可能給我們的世界帶來數之不盡又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在網上看到一些讓我驚奇的照片,想來想去,猜不出由來。後來追蹤下去,才知道照片裡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照片都看似是在歐洲某個城市的街角拍攝的。有些是大城市,有些恐怕是小鄉鎮,顯得頗為破落。奇怪的是,都有一堵牆壁有個非常漂亮的畫像。畫像都是油畫繪畫的,高貴古雅,人物都是上百年前的人物,穿戴着古代頭飾、服飾,有些還披着鎧甲,無論是男是女,都似是當年的皇裔貴族。畫像繪畫得非常精致,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塗鴉者畫的。

畫像與街角的環境並不匹配,照片中有路過的行人,偶有駐足觀賞的。這些人看得出都是平民百姓,與畫中人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畫像是畫上去的還是貼上去的?看不出來。這有點古怪。

後來才知道,這些畫像都真有來頭;未必都出自著名畫家之手,但都有相當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因為原作都是博物館的藏品。街頭牆上的,雖然是複製品,但製作並不馬虎。

它們都是用手機拍攝下來,再加工打印,然後在街頭張貼起來的。它不是一個人的所為,而是對這個稱為 Outings運動有興趣的志願者集體「創作」的。

華沙街頭
這是法國藝術家 Julien de Casabianca 發起的運動。他有一天到羅浮宮參觀,在某個鮮有人到的角落看到一幅畫像,畫像中的女子看來也落落寡歡。他突然有個要當白馬王子的衝動,要讓這女子從這皇宮大宅中救出來,讓她到宮外的俗世中得到欣賞。他於是用手機把畫像拍攝下來,打印好,把畫像「解放」到街上去。他接着設立了網站,鼓勵更多人這樣做。

網站主張,最好選擇鮮為人知的作者和作品,用手機迅速拍攝後,用 PhotoShop 裁去邊框和背景,把尺寸調整到90110厘米寬,再寄去 Outings 網站,他們會用適當的紙張和顏料打印出來(8歐元一張加30歐元運費)。你自己打印也可以。怎麼張貼?可以用黏貼牆紙的膠(用膠粉調製)。在什麼地方張貼?不要貼在私人機構、公共建築、學校、紀念碑、公共車輛、醫院等的牆上。人家的牆剛髹過了,也不要張貼,要尊重別人的勞動,也要尊重別人要牆壁素淨的意願。

網站要求張者寄去張貼後的照片,於是可以見到一個一個漂亮的畫像出現在破落的街角上,形成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共冶一爐的景象。

這是一個讓高雅藝術衝出象牙塔的運動。全世界已有幾十個城市出現這樣的畫面,若某一天在香港街頭也見到,不必驚訝。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幾時不必「屎用」而耳根乾淨?

大陸用語與台灣用語有別。粵語綜合二者:唔好使,唔好用。
其中的「使」要讀「洗」。
看來,對各種公共機構廣播中「使用」一語的粵語讀音不滿的,不只是我而已,一位在某機構工作的朋友就接到這樣的投訴。投訴者認為,不該讀作「史用」,而應讀「洗用」。

我若有這樣的「閑情」,早就該投訴了。每次我聽到「史用」的廣播──在地鐵、巴士、電視、電台、出入境口岸──都覺得「哽」(ngang2)(礙耳)。自從注意到這個詞的讀音以來,好像從來沒有聽到有人讀作「洗用」的,就像有人在幕後發功,讓所有錄音人員都「史用」了。

他們這麼讀是有根據的,查一查香港中文大學的「粵語多功能字庫」可以見到,「使」有三個音,一、si2,讀如「史」,構詞如使女、使用、使性、使氣、支使;二、si3,讀如「試」,構詞如使者、使命、使館、使節、大使、出使;三、sai2,讀如「洗」,是異讀音。我相信錄音員多是根據這個字庫,而讀作「史用」的。

「使」字是所謂「異讀破音字」,即根據不同意思有不同讀音,此外有異讀音。「使」字讀作「史」或「試」,意思不一樣,這很易分辨。在讀作「試」的構詞中,讀音不存在爭議。問題在「史」的讀音,「洗」的讀音是「史」之外的異讀音。

這裡有必要搞清楚什麼是異讀音或異讀字,它指的是字義不變之下的讀音變化。在這個字庫中,用來配詞的,是「有最充份根據的讀音」。這是指「直至目前,在我們使用的資料中,最多音韻學家認同的讀音」。相對較少音韻學家認同的讀音,就是異讀音。

字庫因而聲明:「我們必須提醒使用者,所謂『有最充份根據的讀音』,是一個統計概念,而非價值評判。」按照我的理解,這些讀音之間,不能簡單地以「正音」或「非正音」判別。所有語言的語音都在不斷變化,一個讀音一旦約定俗成,獲大眾接受,就是相對而言的「正音」。

字庫的讀音主要根據四種參考書:黃錫凌的《粵音韻彙》、李卓敏編纂的《李氏中文字典》、周無忌、饒秉才編的《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和何文匯、朱國藩編著的《粵音正讀字彙》。「使」字的「史」音,在全部四書中得到根據,「洗」音則沒有得到《李氏中文字典》的支持。於是四比三,「史」音就是「有最充份根據的讀音」。

可是你在坊間很難聽到有人說「史用」的,都說「洗用」,若說「好使好用」更加百分之一百會說「好洗好用」。擇使、使唔使、使乜等亦一樣。假使、即使、縱使,較接近書面語,似乎「史」、「洗」參半。

據《漢典》上的資料,「使」的古音在《唐韻》是疏士切,《集韻》、《韻會》是爽士切,《正韻》是師止切。讀「史」音是有根據。可是粵音轉讀「洗」的傾向很明顯。我認為這是忌諱「史」音與「屎」、「死」(廣州沿自南番順的西關口音)諧音、讓人覺得粗鄙和不吉利有關。因此而改變讀音的字不少,如溝通的「溝」不讀 gau1 而讀kau1,任劍輝的「任」不讀「淫」而讀任務的「任」,都是這樣。

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聽到「屎用」而得「洗得」耳根乾淨?
**
舊文參閱:該說「史用」還是「洗用」?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4/12/blog-post_15.html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藝術的生活,生活的藝術

用廢膠樽造的水母
藝術這兩個字有點嚇人,一是藝術似乎高深莫測,二是藝術品可以與天價劃等號,兩者都讓有拒人千里之勢。

剛過去的幾天,會展有一個展覽,名為Affordable Art Fair,可名之為「價格相宜藝術品展覽」。我沒有買票入場參觀,只是對這樣的意念有興趣。

藝術品當然有價值,這是應該的。創作者有特殊技能,又為創作付出了勞動和時間,當然應當得到報酬。不過應當怎樣計價,卻不易定奪。其他製成品的定價,社會上自成規則,有「無形之手」操縱。這些製成品主要是消費品,即使是耐用品,也有消費夀命。藝術品則不同,它不是必需品,消耗也不一樣,有些還可以長時間保存。它涉及審美判斷,對價值之高低,「無形之手」不易操控。近些年,藝術品拍賣流行起來了,藝術品的商品性加強,加上一些人為炒作,價格就畸型化了,出現了一個一個「天價」。藝術品似乎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東西。

與此同時,隨着人們的生活改善,對藝術品有了的需求卻增加了。這樣,市場需求與價格的矛盾便出現。上述展覽就是這樣之下產生的。

陽台飛來的不速之客
畫商Will Ramsay 一九九六年在倫敦看到人們對當代藝術的需求,物色了約一百五十位知名度較低的藝術家的作品一起展覽出售,價格定在502,500英鎊之間。結果得到熱烈的回應。一九九九年,他辦了第一屆Affordable Art Fair,吸引了一萬多人進場。接着,他把這概念推廣到世界各地,十餘年來的總交易額近三億七千萬美金。香港的Affordable Art Fair 已辦到第三屆。藝術品包括畫作、印製品、雕塑、攝影作品等,今年的定價由一千至十萬港元。其中有「一萬元以下」展區,有幾十件放在「藝術家居」展出,展示五百多平方尺的家可以怎樣充滿藝術氣息云。

我很相信,只要有錢,是可以營造出藝術氛圍的,不管是什麼地方。

但我也相信,藝術與金錢之間,不是必然的正比。就是說,金錢可以把藝術堆砌起來,但不必花多少錢也可以產生藝術效果。

歐洲的古典藝術,包括油畫、雕刻、音樂,到十九世紀達到高峰之後,向四面八方尋求新突破,向亞洲、非洲等地的種種藝術門類吸取營養和啟發,這大大地擴大了藝術的視野和範疇,催生了從美術到音樂的各種藝術門派。人們對藝術的認識也不同了,藝術從貴族的殿堂走下來,變得平民化,通俗化。

儘管仍然有人用種種理論把藝術說得高深莫測,儘管藝術仍然涉及種種需要化時間磨練的技巧,儘管部分藝術品種仍然限於高尚品味的小眾,但不必把藝術神秘化。只要你喜歡,藝術可以無處不在,順手拈來,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帶來色彩和喜悅。

周末裡,利用廢物,製作了兩只水母,掛起來,飄到空中。這本該是小孩子的玩意,但掛起來了,頗有自得之樂。製作很簡單,還可以造得好一些,如配上風鈴。如配上電子閃燈,夜裡會很好看。在我眼中,這也是藝術。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高鐵,圍棋,盲腸

在香港,關於高鐵的新聞不時出現,都是因為建設過程中又出現什麼新爭拗而傳出的。這樣的爭拗沒完沒了,工期則不斷延長,成本不斷增加。什麼時候可以完工?誰也不知道。最近,又有在香港實施「一地兩檢」的爭論。

我一直覺得,香港的高鐵線放到全國的高鐵網去看,就像人體裡的盲腸。這主要是就其短小而言的。高鐵的香港段只有26公里,而自二零零八年開通京津第一條高鐵線起,中國已建成了四縱四橫的高鐵網,全長達一萬六千多公里。現在看來,香港段高鐵連盲腸也不如了。

在「高鐵網」網站上,有一幅「中國高鐵城市地圖」圖,它展示約四十個城市,主要是省會、直轄市、交通樞紐這樣的大城市。各城市以三種顏色標示,綠色是已通地鐵的,紅色是未通地鐵的,藍色是在建地鐵的。綠色的佔了絕大部分,北起哈爾濱,南至三亞;東有台灣,西達烏魯木齊。把鼠標點到這些綠點上去,可以看到都連接着不少高鐵線。紅色的只有四個,呼和浩特、銀川、格爾木(青海)和拉薩。而藍色的只有一個,就是香港了。

這地圖讓人一看,就直觀地知道香港如今在全國的發展中處於什麼位置。

那地圖也像一個圍棋的棋盤,圍棋與象棋、國際象棋很不相同。這些棋藝都是從古時候的兩軍爭戰中演化出來的,把兩軍的對疊化作棋盤上的博奕。不同的是,象棋頗有刀光血影,動輒把擬人化的對方棋子吃掉。圍棋則溫文爾雅,以佔領實地定輸贏,勝敗決定於不動聲色的部署中,對奕雙方更講究戰略。

國際間的競爭也是對奕,中美之間多年來就一直在較勁。現在看來,雙方的下棋路數越來越有分別了。美國在下國際象棋,中國在下圍棋。美國總是來勢洶洶,要把你的棋子吃掉。中國沒有那種強悍,但在好整以暇中,把布局一步一步構建起來。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和企業司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日前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寫《“一帶一路”的棋局觀》一文指出:「在傳統的圍棋戰略思想中,『外勢』與『實地』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地』的累積決定勝負,而『勢』卻可以轉化為『地』並對最終勝負產生決定性影響……。『一帶一路』的推出如同圍棋中盤的必勝手筋,一旦落子,其影響將是深遠的。」

高鐵是推動「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逐步向西進發的重要動力。「一帶」是網狀的,構成這個網的將是高鐵線。「一帶一路」反映出,中國「走出去」的戰略在升級,這涉及外交、國際經濟、投資和發展規劃,是一項目標宏大的國家戰略。

幾天前,國務院向全國發出了一個關於推進國際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其中一點是「加快鐵路『走出去』步伐,以推動和實施周邊鐵路互聯互通」。它指的主要是高鐵。

有人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香港與周邊城市發展競爭中此消彼長的對比。這很讓人神傷。我有更擔心的:在中國日益壯大之下,香港的經濟體量日漸萎縮至盲腸般小可能不可避免;一定要避免的是,不可像發炎的盲腸般爛掉,以至被割除。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你是父母的子女?還是祖父母的孫子孫女?

一位朋友忽然提出一個問題來:「香港不是『國』,是一個地區,(對這裡的人)應稱『香港市民』、而不是『香港人』, 是嗎?

好像也聽人這麼說過,但從沒有認真去想,因為覺得這是無中生有的問題。現在看來,可能真有些人在其中做文章了,出於什麼目的則不清楚。

在我的認識中,「人」不屬國家專用的謂語,「人」的前面不是只能用「XX國」作定語的。除了把人按國家來劃分,我們也習慣按不同的大小地域、籍貫來劃分不同的人,按各大洲有歐洲人、非洲人等,按南北有如北方人、南方人,按省分有廣東人、湖南人等,按城市有香港人、廣州人、上海人等,按鄉下有台山人、順德人、客家人等。

不過,也不是有某某個地方,就有某某人的。例如很少人說深圳人,沒有人說九龍人、荃灣人。有人會戲說「沙田友」,而不會有人說沙田人。

似乎,一個地方的人經過長久的聚居,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產生了一定的身份認同之後,才逐漸自然而然地在語言中產生什麼人的稱謂。現代的深圳是年輕的移民城市,就暫時欠了這樣的積澱,鮮有聽說到有深圳人。九龍、荃灣等也是人口十分流動的地方,當地的人難以產生深厚的歸屬感,從己到人,都不會有九龍人、荃灣人這樣的感覺,這些地方的人也難有彼此的區分。在特定的時空、事件中須要有所區分,臨時出現這樣的稱謂則不出奇。

至於說不能叫「香港人」,未免太政治敏感了;過分政治正確,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香港市民」這稱謂也不應濫用,應只適用於要區分市民與非市民的情況。有些面向公眾的告示就有濫用「市民」稱謂之嫌政府在電視上播映的宣傳片,例如近日看到的關於山洪警告的,若只向市民勸諭就不對。

朋友又問到:「那麼,什麼時候該說自己是『中國人』或『香港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二元對立的陷阱去,就是不要把兩者對立起來。

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同時擁有不同的身份,譬如,你既是父母的子/女,又是父母的父母的孫子/孫女,等等。到長大了,身份就更多、更複雜。這些身份都不會混淆,在不同場合中自然分明。偶然的身份矛盾是會發生的,例如婆婦糾紛中成為磨心的老公/兒子。這該屬非常規的特例。

中國人、香港人何嘗不是一樣?要人從中作選擇,根本是別有用心的偽議題。若有人要你在是父母的子/女,還是祖父母的孫子/孫女之中作選擇,或甚至要你在是父親的子/女,還是母親的子/女之中作選擇,這不是有意挑撥家庭糾紛嗎?

世間事物很複雜,把什麼都簡化為是與非、黑與白、真與假、A餐與B餐的選擇,是「呃細佬」(騙小孩)的把戲。
**
舊文重閱:超越二元對立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9.html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生」與「活」構成的生活

生活在香港
有讀者在這裡日前的〈鳳凰木:水與火中的交并〉後面留言說:「智者,才懂得欣賞身邊的一事一物。香港人忙碌於工作雜務,忙碌於手機中的無明,因此,失去了生活,也失去了智慧。」接著又有留言從「生」字和「活」字的造字本意生發開去,探討「生活」的意義。

據香港中文大學的「漢語多功能字庫」, 甲骨文的「」字從「」從「」,「」就是小草,下面的「」象徵土地。全字就是草從土地裡長出來之意,本義是生出、生長。後來的金文在「」下加一點作飾筆,再變一點為一橫,於是「」下之「」變為「」。《說文》於是解釋:「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

《易.系辞》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有這樣的大德,人才能夠生存下來,而且生育繁衍。生育是先民最重要的崇拜,所有民族都一樣。

至於《說文》解:「活,水流聲。」《詩經》中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句子。中華文化從水當中得到很深刻的哲學啟悟。中國人說的「道」,據美國漢學家艾蘭(Sarah Allen)在《水之道與德之端》(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一書中的分析,應當來自對水的啟發。老子說「上善若水」,即是說「上善」之道「若水」。

「生」與「活」加在一起構成的「生活」就很有意思。它顯然生活應是活潑而富有生氣的。生氣不僅是人本身的生氣,而且包括大自然的生氣。人要懂得生活,不能不懂得欣賞、愛護大自然的生氣。

說生活是人類獨有的東西,或許有點自大了,你安知貓狗、猩猩等等沒有自己的生活體悟,不僅只是懂得求生存?可是人類一定最知道追求生活的意義。

拿起手邊的的《10001名人名言》,翻到「生活」的一章,竟然看到近二百條古今中外的名人引言,篇幅達13頁。比較一下其他的章節,「生活」方面的引言似乎是最多的,這相信與古今中外的智者都對生活有特別多的思考和感謂所致。人若是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只求活下去、只求繁衍子孫,必不會有這麼多深刻的思考。

其中果然有大量睿智的結晶,隨便抄幾條:

「生活的奧秘不在於去做你想做的一切,而在於要去喜歡你不得不做的一切。」

「不要跟別人的生活相比,享受你自己的生活吧。」

「生活有千百種形式,每人只能經歷一種。艷羡別人的報福,那是想入非非,即使得到也不會享那個福。」

「生活生活,就是要活,必須活得興致勃勃,充滿好奇心,無論如何也決不要拿背對着生活。」

「人生中的輝煌時刻並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對這種時刻的回憶和期待中度過的。」

「生活中最高的藝術並非享受,而是如何去善用。」

現在人們愛說「活在當下」,這不僅是指享受每一個當下,還要善用每一個當下。每個當下,都是生活。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美國火車出軌的原因

出軌的火車頭可以看到被撞擊的痕跡
從華盛頓開往紐約的 Amtrak 188號班車日前的晚上在費城附近出軌,原因是什麼,還沒有查明。《紐約時報》十六日的一篇報道說,原因很可能是極低技術性的──可能是有人向火車頭投擲硬物造成。這暫時不能確實,但報道已反映出美國鐵路──這是美國最先進的鐵路線──在缺乏投資下難以升級改造的困境。

高速火車若撞上足夠體量的硬物,衝擊力非常巨大。火車頭的擋風玻璃受到撞擊,不只是玻璃打碎了而已。車頭的強化玻璃未必會洞穿或者破碎掉落,但足以造成突如其來的巨響和震盪,使司機在瞬間受到重大驚嚇,使火車失控。

失事火車是從費城開出不久之後,沒有及時減速就衝過一個拐彎而失事的。據熟悉這段路線的火車司機說,火車開出後,會把動力推到最高檔,把速度提高到時速80英里(130公里),到接近拐彎前才減速,以50英里的速度拐彎。失事火車看來沒有做這動作。為什麼?

失事的火車算是美國最高速的火車線路,失事時超速一倍多的行車速度是106英里(170公里)。失事火車頭照片使人想起大陸以前的舊式火車頭,不像是這線路上美國最先進的Acela 火車頭,Acela 火車頭應流線型一些。

這條鐵路線經過近年一些改造後已提速,按道理應當全線封閉,就像高速公路一樣,不應讓行人隨便走到路軌附近。從《紐約時報》的報道看來,情況卻不是這樣。

記者詳細了解了附近一帶的情況,發覺保安從設施到措施都極度廢弛,有大量棄置的雜物,磚頭石塊、輪胎鐵罐……什麼都有,而且有很多流浪漢。鐵路公司人員說,火車被人投擲硬物襲擊,每月都發生,其中包括火車司機被嚇得失魂落魄而幸能把火車煞停的事。一名退休火車司機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對記者說,車頭玻璃一旦遇襲「就好像發生炸彈爆炸……突然,眼前什麼都看不見」。一些火頭已在擋風璃前裝上金屬網作盔甲。

就在出軌事故的同一個晚上的  9:12pm,另一列火車在費城北站附近被人投擲硬物,火車頭擋風玻璃破碎。火車停下來後,乘客敲打火車頭的門,司機才應門出來,神情恍惚,一面惶恐,看來還沒有回過神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列火車停了下來,等候處理。這時,188 班車經過。不到十分鐘之後,9:21pm,188 班車便出軌了。

美國的發展,就像在一幅白紙上繪出圖畫來一樣,基建設施曾經是世界最新、最先進的。由美國率先建設起來的龐大高速公路系統,讓全世界艷羡,是美國經濟領先世界的重大動力。但到如今,這些基建很多已落後,甚至破落,面臨着更新換代的再投資。鐵路系統就是這樣。美國能像日本、歐洲、中國一樣走進高鐵年代嗎?關鍵是資金。債度日的美國,可有新的美國夢?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鳳凰木:水與火中的交迸

鳳凰木是香港最有夏日色彩的花樹,隨處可見。它有時突然在某個街角如一團烈火冒起,讓你的情緒倏地也高漲起來。昨天早上特地到維園去看看,在乍雨乍晴中拍攝火紅的鳳凰木。

這幾天的暴雨是典型的熱帶、亞熱帶夏季暴雨。好像今天早晨,躺在床上蓋着遮光的眼罩也感覺到陽光滿室,可是起來一會兒,天就下起瓢潑大雨來了。昨天早上到維園亦一樣,一會兒飄來大塊烏雲,大雨隨即飛灑;一會兒又白雲藍天,陽光滿地。

是知道鳳凰木開花了特地去走走的。鳳凰木被譽為世上最色彩鮮艷的樹木之一,它的其他名稱反映了這一點,如影樹、鳳凰樹、鳳凰花、金鳳、火鳳凰、洋楹、紅花楹、火樹、紅火楹、火焰樹、森之炎等。它不特別高大,但樹冠很廣,橫展而下垂,濃密闊大,是很好的遮蔭樹。

我以為這是中國華南的鄉土樹,看看資料才知,它的原生地是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不知道打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屬於亞熱帶氣候的華南、西南地區都種遍了。香港很多街頭、校園、公園、郊野都有栽種。

它的最大缺點可能是,細碎的葉子加上這個時節不斷落下的花瓣,會讓掃地工人很煩惱。不及時處理,還會埋塞渠道。

在維園,鳳凰木最集中的地方是銅鑼灣那邊的入口處,約有二三十棵,部分目前給一個建築地盤圍住了,但半天的紅雲仍然阻擋不住,老遠就可以見到。剛被大雨清洗過後,飄在半空的紅雲更是紅光焯焯,艷麗逼人。雨後的硬地足球場,水光瀲灧,像一面綠色的明鏡,使鳳凰木猶如在水與火的交并中冒出來。加上藍天白雲,還有附近建築物的明媚倒影,影像攝人。

去攝影,不要埋怨雨天,它會讓你的畫面更豐富。一按掣,能攝下什麼影像來,其實也是緣分。

**
還值得一記:鳳凰木又叫紅花楹,而維園大草地邊上,居然還有一棵藍花楹在開花。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弔詭的「校園民主」

電影海報,一部關於六十年代學生運動
的紀錄片。
香港的大學近年到了校長變換,往往會招來由學生會領頭的一些學生抗議。學生不滿的,有時是人選,有時是程序,總之就是要宣示,我們學生是校園的多數,得有發言權。這是所謂「校園民主」。不久前,某家中校還把學校要不要升國旗交由學生投票決定,這就更「民主」了。

對於校園(主要是大學)要不要民主化,是一個頗有爭議性的問題。稍為了解一下會發現:校園的民主程度與國家的民主程度成反比,就是說,歐美老牌民主國家的大學,往往反而不及其他新晉民主國家/地區一些大學般民主。這真弔詭。

剛剛推翻專制、建立民主的地方,在民主制度建設上走在最前頭的,往往是大專院校。大學生是爭取民主的主力軍,「勝利」了,自然希望按自己的理想建設大學。拉丁美洲各國的政局一直不穩定,獨裁與民主長期博奕,很多大學長期處於共管(co-government)狀態,管理層要在委任與選舉之間妥協產生。埃及「民主」之後,大學就選舉校長,至於現在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近日閱讀資料知道,這也曾是北京等地大學在「五四」後一段時間裡的常態,「學生中開始出現更多負面現象,有人認為學生萬能,視法律如無物,動輒掀起學生運動,甚至自選教員,對哪位教員不滿便罷課要脅。」「文革」搞「大民主」,學生更把持了大學的一切。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發生過影響全世界的學生運動,美國學生同時也在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的高潮中叱吒風雲,兩地的學生都覬覦過校政權力,然而都沒法讓「校園民主」落地生根。

所謂「校園民主」的爭議,涉及的不僅是校園,而是廣及政府管治層面之下的各種公私營機構。這些為數眾多的各式各樣機構,是不是都應有內部民主?

這些機構有不同的社會功能,涉及教育、種族、宗親、慈善、宗教、藝術、工商行業……等等,都有各自的傳統,有的還有很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它們的存在,是社會多元性的反映。這樣的多元化,是任何社會都必不可少的,標榜民主的社會更加應當嚴加保護。

這些組織機構都只屬於某些特定人群,它們的傳統、宗旨,靠這些特定人群的自治去穩定地傳承。它們若都面向社會開放而搞民主,按支持者與反對者人數的多寡去決定組織機構的運作方向和方式,社會的多元化就有消失於一旦之憂。例如,某家大學若由學生──幾年間的過客──去決定誰當校長,辦學機構的宗旨就可能蕩然無存。由民主選舉而派生的爭論、衝突、傾輒,甚至可能讓這些團體毀於一旦。專業性、學術性較強的機構內,民主的推行不能沒有限制,不是誰都可以參與的。

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總結美國六十七年代的民主浪潮時說過:「一所需要徵得學生同意才能任命教師的大學可能是一所比較民主的大學,但不可能是一所比較好的大學。」

一腔熱情的大學生可不管,他們只求在自己就讀的幾年間可以為所欲為。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口語能力與廣告用語

能用音樂錄象的影象語言說話嗎?
香港人的中文水平頗受人詬病,這一般指的是書面語水平。其實,香港人的口語水平一樣欠佳,這是說他們用母語即粵語說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能不會發覺有什麼問題,可是一旦要作一些正式的講話,表達能力欠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一位朋友服務的機構為一個項目以錄像形式訪問了一批大專學生。錄像要配上字幕,於是學生的說話得整理成文字稿。人們說話、對話是在一定語境下進行的,口語的句子不完整或者邏輯性不足,聽者在特定語境下,也不難理解說話的意思,不大在意說話的語意混亂。可是口語一旦整理成文字,要求就不一樣。

朋友很洩氣地說,從那些說話中幾乎無法寫出一個意思完整的句子來,說話都是零零碎碎的片段;一個意念還沒有說清楚,就跳到另一個意念去;一個句子還未完成,就說另一個句子。

我說,這是否可以說是音樂錄像 (music video) 式的語言? 朋友說對極了。

音樂錄像是流行音樂影像化的產物,有各種不同的英語名稱,如  illustrated song (插畫歌曲)filmed insert (插入鏡頭)promotional (promo) film (宣傳片) promotional clip (宣傳剪輯)promotional video (宣傳錄像)song video (歌曲錄像)song clip (歌曲剪輯)film clip (影片剪輯)

其中,clip (剪輯) 這個字最能反映這種短片的特點,即是把大量短鏡頭剪輯成短片,節奏很快,一秒鐘就有很多個鏡頭,讓人目不暇接。這樣的蒙太奇(電影語言)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明確,得靠觀者自己理解。

朋友說,那些學生的說話節奏沒有那些鏡頭剪接的快,但不連貫和跳接是一樣的。

個別學生的說話有這樣的問題,並不稀奇,一大批學生都這樣,就值得擔心了。留意一下身邊,包括身邊的人、電視電台廣播的語言,會發現大量相似的說話。人都是在耳濡目染下學習語言的,不斷重複的語言對學習的影響力最大,廣告語言是其中的犖犖大者。

試看以下不斷聽到的廣告詞:

「有線電視,公信力始終如一。」(「始終如一」沒有好壞判斷,是「始終如一」的低落嗎?)

五大頭皮保護功能(五大頭皮?宜說「保護頭皮的五大功能」)


「陪多啲屋企人」(有幾多屋企人?宜說「多啲陪屋企人」)

「有機會早產」(機會是指良好的機遇,應說「有可能早產」)

BB學嘢聰明,辛苦都係開心嘅 (BB……辛苦都係開心嘅?應說「媽媽辛苦都係開心嘅」)

「盡情體驗童年時」(童年時的苦難是不是也值得盡情體驗?廣告想說的應是「盡情體驗童年時的快樂」吧?)

廣告的正面、負面教化功能是客觀存在的,廣告人肯不肯承認、願不願意承擔是另一回事。這些病句的問題不能只歸咎於廣告的文本寫手,而是很多相關人等的共同產物和責任。

語言是思考的工具,語言能力低落豈僅是語文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