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香港的際會──風雲際會4.0

如果要用兩個字、一個雙字詞來代表香港,你會選什麼?我選「際會」。

這兩個字解遇合、適逢其時,也引申為機遇、時機,通常見於風雲際會(或際會風雲)、因緣際會這樣的四字詞中。賢人能者在難得的好時機下,在某個時空聚合,一起有所作為,展才顯能,是為風雲際會。

香港之崛起,可謂風雲際會。「開埠」以來如此(1.0),戰後如此(2.0),大陸改革開放之後(3.0)更是如此;都是發揮香港地緣政治的優勢,使各地人才薈萃其間,幹出多番事業來。從地理上看,香港其實沒有過人之處,除了一個深水港什麼都沒有。「開埠」之前,不過是廣州的外港,廣州才是珠三角的中心,華南的經濟重心。後來大陸政治持續動盪,香港卻得偏安之利。每番風雲色變,香港都積聚更多資財人才。到大陸亂極而治,香港又利用它此前積聚的資財人才,長袖善舞於九州。那時,香港的生產總值差不多相當於中國內地的四分之一。

《明報》今天(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據英國最新的解密檔案,揭示了一些中英當年就香港問題談判的內幕資料,其中包括鄧小平讓香港回歸後50年不變的「因由」,就是「50年期限是為了中國成為經濟發達國,香港繁榮穩定有助中國現代化,亦為了50年的台灣穩定,不想與台灣開戰」。

這其實談不上什麼機密,頂多是公開的秘密,是中國從內地、香港、台灣共同利益出發的公開立場。中國官員早就預計,到了二零四七年,內地的生活水平應該與香港差不多,到時變與不變問題會不大。這是籠統的想法。生活水平雖然不代表一切,但英國人自麥理浩治港開始努力促進香港經濟、拉開香港與內地的生活水平距離,正是為了讓港人抗拒回歸,以利英國與中國談判。這是英國之前解密檔案的揭露。

鄧小平等中國官員的計算的確「失誤」了。一是保證不變的50年才過了不到20年,大陸的生活水平已接近香港的水平了,某些地方甚至已超過。二是香港不少人對內地的抗拒反而擴大。

回歸之後,一個合理的預期是,在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發動機之下,近水樓台的香港該交上新的好運,風雲際雲應當進入4.0版本。很可惜,事與願違,香港反而有每況愈下之勢,如今的生產總值不及中國內地 3%了

日前讀到中大王卓祺教授的《等而下之──移民第三代(香港八九十後)平庸有理》一文,文章說的其實是「富不過三代」的老掉牙道理。我對於香港逃不過這魔咒早有不安,但讀之仍覺神傷。

「香港就此玩完?」的疑問已在不少人心中如暗湧波動,這會是必由之路嗎?世界之轉變,「測不準」是常態。積極的因素、消極的因素都存在,就如人體,調理得宜,當可以固本培元,不難重獲生氣。

今天是二零一四年的最後一天。要問我這一年最大變化是什麼?我說是: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這是美國自一八九零年超越英國而雄視世界後,世界力量平衡的另一個巨變。

可是,全世界都對這個巨變很低調,西方下意識地視而不見,中國有意識地知而不說。我相信,到全世界都公開接受這一事實時──不出幾年──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很不相同的世界。

前天晚上到一家素食餐廳吃晚飯,壁上掛上一幅書法,是《禮記.大學》的句子:「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視、聽、食都失靈了,皆因「心不在焉」,心不專、不誠也。

把散亂了的心收回來吧,心專、心誠了,香港應有新的際會──風雲際會4.0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資訊爆炸下的奇怪悖論

步步高升
如今,很多服務可以按顧客的特定需要而設定,用粵語來說是「度身定造」。相對於一視同仁、批量生產的服務,這無疑更體貼,更切合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消費者處於主導地位,希望怎樣就怎樣,得到「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就是上帝」的心理滿足。

這究竟是不是好事,我一直摸不準。

到餐廳吃飯,一般都是顧客點菜,喜歡吃什麼點什麼。其實,你並沒有真正得到要吃什麼就吃什麼的自由。餐廳早把你的選擇範圍圈定了,就是限於菜牌上列出的菜式,你不可以天馬行空地自作主張,餐廳若遷就你是另一回事,就如香港人到內地點菜要求「少鹽、少油、才辣」會得到通容一樣。

這麼一來,你很可能吃不到餐廳最拿手、當日最好食材的菜式。各地一些不愁客源的餐廳為了保證產品的水準和讓客人吃到最好的菜式,現在會以賣方市場的姿態作主導,按時令和當日市場的供應,根據最佳食材決定當日的有限菜式。顧客的選擇不多,甚至沒有選擇餘地,餐廳要「我煮什麼你吃什麼」。這看似「霸道」,但產品質量必有保證。香港早兩年私房菜流行時,一些私房菜就按這路線經營。這到現在好像較鮮見了,不知道是不是香港的食客太執着於「有得揀至係老闆」(能作選擇才是老闆)之故。

網上媒體多年前開始興起時,見到有歐洲傳媒在網上推出由讀者自已設定內容的雜誌,即由你決定要看什麼。當時覺得很新鮮,有點興奮,覺得權力大了,掌握了話事權。如今,這已不新鮮了,一些入門網站的新聞網就是這樣安排的。你「預訂」哪方面的消息,它給你供應什麼。就如去吃自助式,你自己挑選食材,拿到廚師那兒,他給你現炒,不管你的食材配搭好不好;不好的話,你自己負責。

對於自助餐,我的興趣越來越小了,因為知道只可以得到量的保證,但對於質不可以有奢求。至次資訊上的自助餐,情況差不多,且有自我局限視野之弊,就是除了選定的範疇,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出現什麼你無法設想的東西。

自我選定資訊範疇,很可能是對資訊爆炸的反彈。當資訊爆炸的衝擊波初到來之時(那時網絡革命還未全面鋪開),西方傳媒發覺綜合雜誌開始走下坡,而專門、專業雜誌則吃香,反映出讀者趨於只選自己愛好的範疇閱讀。這其實是劃地為牢,把自己的知識、識見圈定在特定範圍之內。持續到今天,當年最暢銷的綜合新聞雜誌如美國《新聞周刊》、《時代周刊》都瀕於倒閉了。

這形成一個奇怪的悖論現象:資訊傳播日趨發達,人的視野益顯狹窄。

網上社交網絡最反映這趨勢。這是另一種劃地為牢,其中的成員自主地劃定自己的社交小圈子,其中同氣相求,聲音單一、單調,但反響、回應都極大化,「同聲同氣」的信息不斷在封閉的系統內循環反饋,可能形成擴音系統中「嘯音」尖鳴的現象,讓人的情緒無限激奮起來。有人把這概括為一個「感性主導,理性止步」的世界。

大學裡的專業學科在越分越細,鑽牛角尖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樣訓練出來的人,往往缺乏專業以外的常識,一旦受到社會動蕩的衝擊,被捲進洪流裡,很可能就無從抉擇,而只能憑簡單的理念去思考和判斷,有時幼稚得讓人驚訝。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破鞋子應不應該修補?

一個年輕人的皮鞋磨損了,拿去摩登補鞋匠店鋪修補,一問收費嚇了一跳,要五百塊錢。他那雙穿了一段日子的皮鞋也就是差不多價錢買來的。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就此浮想聯翩,可以想得很多、很遠。

每次在家中翻東西,都會翻出不少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舊物,不少是壞了而無法修整的。這樣的東西大都是只損壞了其中一個小部分,而其他大部分是完好的。就是那個小部分決定了整體的命運。以皮鞋為例,只不過鞋底損磨出了一個小指甲大的窟隆,鞋面還很完好的皮鞋就要扔到堆填區去。

我以前常拿鞋子去修補,把皮鞋的前掌後掌都換掉,常常一次又一次。那時,家對面小巷的巷口有一個補鞋檔。補鞋匠一家四口的生活,看來就靠他維持。皮鞋給他換過底,就好像新的一樣。補鞋的價錢,與我那普通的皮鞋的價錢,大概為一與四或一與五之比。

用這個比例計算,那名年輕人要修補的皮鞋若價值二千元以上,不妨修補,否則就不必作此想了。這麼說來,這樣的修修補補如今竟然是富貴人家才能做的事情了。

在其他方面,修理這回事也越來越趨式微。例如電器用品,除非產品壞得及時,即仍在通常一年的保養期內,否則就不必作找人修理之想。你去找師傅,他一問你是哪個時候買的東西、屬於什麼型號,可能就勸你:買個新的好了。

這樣的修理,光是師傅上門檢查就要好幾百塊,要換個什麼零件另算。這在很多時候還是值得的。前幾天天正冷的時候,家裡的熱水爐壞了。招師傅到來,發覺只是衡溫器斷了電,打開一撥就了事。

物品因為損壞了而棄掉,可惜的不僅是金錢損失,更可惜的是資源浪費,這常常更讓人難過。很多人口頭上提倡環保、支持環保,但在行動上卻不見得珍惜資源。這可以從一些日常小節上見到,小到對紙巾、抹手紙的使用,當然也包括不同損壞物品的對待。這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維修服務有關,售後的維修服務做得好,肯定受歡迎。小米手機三年間在大陸競爭異常激烈的手機市場中迅速崛起,據說就與這樣的服務周到有關。它的客戶服務團隊不只大,而且80%以上是自建團隊,將來要做到100%,不同於很多手機公司把客戶服務外包了就算。

一件物品的命運取決於某個小部分的好壞,不僅是一件產品的問題,也是企業管理、地方管治的問題。這就是所謂「二八法則」(20/80 rule)。限於人力物力,若能洞察究竟,集中力量處理好有決定意義的「小問題」,整體的「大問題」就好辦了。

我最近也處理了一個「小問題」:拿出針線,修補了一只襪子的破洞,一雙襪子因此不必只因為可能不到1%面積的破損而扔到垃圾桶去。太吝嗇了吧,一雙襪子值多少錢? 但對於我,這不能用錢多錢少去衡量。
**
舊文參閱:從蝦餃燒賣到「佔中運動」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9.html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聖誕節的靈魂

我家的聖誕樹
又到聖誕節,今晚是為平安夜了。同一層樓的鄰居早已增添節日氣氛,對面的在白色大門的把手上繫上一串小小的紅色鈴鐺,另一家在閘門掛出松枝松葉環。簡簡單單的點綴,讓人好像聽到鹿車在雪地上跑來。

我家也有點布置,是一棵聖誕樹,自製的,用以前留下的綠色絨紙剪出樹型,然後和小朋友一起,在雜誌的彩印頁上用打孔機壓出彩「球」,隨意貼到聖誕樹上,樹變得七彩繽紛。聖誕樹貼到玻璃門上,彩「球」在燈光下好像會發亮。

我們不信教,作一點小布置,不過是從俗而已。聖誕節已去宗教化,而世俗化了。上面提到的各種帶聖誕色彩的裝飾品,就都與聖誕節的本義、與耶穌基督沒有關係。

最能代表聖誕節的形象是聖誕樹,它與這個節日本身一樣,是從異教徒的習俗中演化而來的,原本很可能是德國古代中冬節(mid-winter festivals)的習俗。那時的人愛把針葉常綠樹砍下放到屋裡去,這是在隆冬中對春天期盼的表現。在北方冬季「萬木寒無色」的一片肅殺中,一棵綠樹滿載着人們對生命的希望。後來,人們又在樹上加上裝飾,掛上禮物。在一些保守派教會人士眼中,這些做法有偶像崇拜之嫌而不可取。

至於人,聖誕節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聖誕老人而不是耶穌。聖誕老人不是聖人,只是傳說、童話中的人物,其實與宗教沒有什麼關係。

西方有一些保守的人對於聖誕節變得這般世俗化、去宗教化,頗有意見,提出要向宗教回歸。這樣的人屬很少數,至今已是無法力挽狂瀾了。即使在歐美,這個節日已成為大家歡聚、享受美酒美食的節日,慶祝之中,絕大多數人不帶宗教意識。在其他沒有基督宗教傳統的地區,就更加如是。

英國《金融時報》上有一篇題為〈聖誕節在中國〉的文章,指出在一些人為聖誕節在西方失去了靈魂而焦慮的時候,在中國,聖誕節從一開始就不涉及什麼靈魂,這樣,聖誕節在中國變得很有趣。它堂而皇之且坦然地只關乎金錢和歡樂,購物、吃喝、唱卡拉OK,然後繼續購物,絲毫不牽扯西方聖誕節期間往往會涉及的愧咎、生活壓力或家庭關係。

中國人的節日也會弔詭地牽涉到這樣的不偷快,那是文化傳統深厚的春節,而聖誕節是外來的,沒有文化淵源可言,大多數人不過是為慶祝而慶祝,「更多的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而非偽宗教節日」,只求在工作過勞中找個藉口輕鬆一下。其他如萬聖節、情人節、感恩節,中國都引進了,就如在「文化超級市場」瘋狂購物。不必嘲笑這是「文化土豪」,標榜東西薈萃的香港引進得更快更多。

在美國,聖誕節的世俗化、商業化據說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時開始的。那時,大批美軍上了海外戰場。聖誕節沒到,軍屬們便忙於為大兵們挑選禮物。戰火停息了,節前購物的風氣保留下來。「讓基督重歸聖誕節」(Put Christ back into Christmas)的呼籲就是這個時候響起的,可是幾十年過去,聖誕節購物熱潮更瘋狂,而且隨着全球化──相當程度上是美國化──而傳播到世界各地,聖誕節亦在這過程中更加去上帝化了。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紐約一所小學音樂課的「副作用」

VOICE Charter School 的學生在排練
學習音樂有什麼好處?香港的家長一定有很多見解和體驗,否則,香港不會有那麼多學童參與音樂的課外學習。其中應不乏功利的見解,譬如有利升學之類。你不能簡單地予以否定,因為其中有大量驗證。學習音樂,的確有利於小朋友的心智發育,因而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紐約時報》日前有一篇這方面的報道,介紹的不是音樂給某一個人帶來促進,而給一所小學整體帶來促進。

這所小學位於紐約皇后區。皇后區人口約二百三十萬,是紐約五個區之一。這五個區若都獨立為市,皇后區會是美國第四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在三藩市、芝加哥和布魯克林之後。它以種族繁多見稱,種族之多元堪稱世界之最,48%人口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裡的學校自然也是個種族大雜燴,學生的家長都希望子女通過接受教育包括語言的學習早日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其中的 VOICE Charter School,是以「聲音」為名的一所公立私辦學校。校齡至今只有七年,本來不過是幼稚園,二零零八年才開始擴辦小學,此後每年擴展一個班級,今年開始辦到中學。這樣一所學校,通過以音樂為重點,辦得有「聲」有色,不但在音樂上取得成績,其他學科如數學、英語也傲視同儕,令人刮目相看。

它的校長Headley,是參加一次校長培訓課程得到啟發之後開辦這所學校的。他獲悉,音樂可以促進語言學習。紐約市今天的中小學都輕視藝術科目,音樂課、美術課都不過聊勝於無。據今年年初的調查報告,自二零零三年到二零一三年,公立中小學的藝術科目的經費開支下跌了84%;有兩成學校根本沒有藝術科目教師。Headley 卻在自己的學校中逆流而上,所有學生都要上音樂課,學唱歌、學樂理,也練習樂器;低年班每天有兩節音樂課,高年班每天一節,課時遠遠超過其他同類學校。學生上學,每天都離不開音樂。學校每天的上課時間因而比其他學校長,早上7:55上課,下午4:25放學。

在學校網頁招生欄有這樣一句話:All students will learn. All students will sing (所有同學都學習,所有同學都歌唱)。它並非音樂學校,學生是抽籤派位的,不用試音,但學生入學後,在濃郁的音樂氣氛薰陶下,自然愛上音樂,唱英文歌,也唱西班牙文的、德文的、日文的。沒有人放聲唱歌的時候,也會聽有人在低聲啍着,聽到有人用手指、筆桿敲打拍子。

校長說,音樂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通過練習把事情做好,並把這應用到其他方面。一位老師觀察到,同學們學會專注,學會把難題分解開,一步一步解決,而且年紀輕輕便懂得一個團隊地做事情。

果然,學生花時間在音樂上並沒有耽誤其他學習。二零一三年,這所學校的數學科有七成學生及格,成績大大優於全市平均的39%;英文科沒那麼突出,但39%的及格率仍優於全市平均的30%

從功利的角度看,這樣的音樂課很有成效,有助於學業,甚至未來的事業成就。更可貴的可能是,給他們培養了可以陪伴終生、享受終生的藝術嗜好。其中是否能夠產生傑出的專業音樂家,倒是次要的。
**
《紐約時報》的報道:
舊文參閱:音樂階梯 vs 事業階梯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10/vs.html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最適合懶人種的小盆栽

有朋友傳來一些紅葉照片,是在新會附近的風景區山上拍攝的。從紅葉的特寫中可以知道,是香港也有不少的楓香樹。日前也有同事到元朗大棠鄉拍紅葉,從照片中可以見到,遊人不少。人真有點奇怪,一方面希望氣候四季如春,另方面又希望有四季不同的景色變化。香港是個能基本滿足這要求的地方,四季雖然不很分明,但總算四時有別,而寒與暑都不極端,不會熱得似火爐,也不會凍得若冰窟。今天是冬至,就凍得適度,中午時15°C,相對濕度 46%,而且天藍風輕,是很舒適的冬日。

香港哪怕再冷,仍然是綠樹處處,富有生機。在室內再栽種點什麼室內植物,就更讓人時刻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在辦公室,很多同事都在案頭布置點小盆栽,點綴點綠意。這並不困難,不過我也聽朋友說過,栽種什麼都不成功,連萬年青也枯萎掉。

在室內,最好栽種水栽植物。可以水栽的植物很多,一些本來土栽的,也可以改作水栽,小心把根部的泥土清洗乾淨就可以。我主要種一些萬年青,這種在山邊到處可以見到的植物粗生得很,剪下有三四片葉子的一段養在水裡,不久就會生根長葉。就這樣,我在家裡、辦公室裡都栽種了不少,也剪下來給朋友、同事栽種。

最近,又有了叫紅紋綠葉的水栽,葉的脈絡非常分明,又紅又綠,很好看。我分兩次買了這種小盆栽,一次是水栽的,一次是土栽的,再從中繁殖開去。如果選用的是小口瓶子,水分揮發少,可以長時間不必為加水費神,水只要浸到根須就可以了。這最適合無暇關注小盆栽生死而又希望調劑一下忙得喘不過氣來的生活的人栽種。如果有時間給葉子噴噴水,隔一段時間換換水,加點營養劑當然更好。室內水植植物都宜選喜陰生的,不需要直射的陽光。這有另一好處,就是不會刺激水藻生長,讓水質保持清淨。

我以水栽分種了四瓶紅紋綠葉,兩個瓶子是酒瓶,其中似梅瓶的一個是孔府家酒,都是是別人飲罄後,我見到酒瓶造型古樸可愛而留下的。另兩個玻璃的也是廢物利用,一個是飲料瓶,一個是調味品瓶。水栽植物雪白的根鬚,在水中的形態優美,配上美石,更可觀賞。中國人愛玉,實由愛美石始,古人最初是以美石為玉的。只要石美,實不必考慮它是不是名貴的什麼玉。

若對這個仍嫌麻煩,選種密封式盆栽吧。近年花展都見到這樣的栽種,就是把植物栽種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空間內,可能是玻璃瓶,可能是玻璃箱。植物竟然可以不必澆水施肥,就在密封空間裡生機勃勃地生長,初見到得很神奇。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循環和平衡的生態系統,植物日間在光合作用中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到了夜晚,又在呼吸中把氧氣吸入,呼出二氧化碳來,如是者循環不息。水分、養分亦一樣。

幾個月前,家人買回來的西瓜葉小盆栽變得氣息奄奄了。我索性拿它作實驗,禁閉到一個倒置的闊口瓶去。它反而自得其樂地自我生長起了,長出一片片綠油油的葉片。其間,我只打開過一次,因為嫌瓶壁上老是布滿水滴,阻礙觀賞,於是打開瓶子,把水滴抹掉。可能裡面的水分仍然太多了,空氣的相對濕度不不久又恢復滿和狀態。我不懂相關的栽種技術,但相信這樣一個密封的生態系統是可以自我平衡的。在網上見到,有個英國人用一個直徑盈尺的空心玻璃球栽種密封小植物持續二十幾年了,裡面茂密得像熱帶雨林。

給身邊環境添點綠意吧,太忙不是理由。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練習硬筆書法,可取法乎上

文徵明書的《蘭亭序》很適宜用硬筆臨摹
最近先後有兩位朋友與我談及硬筆書法的問題,都問到有什麼好的硬筆書法字帖。我答不上,後來再想,才提出建議來。

留意一下可以發現,坊間近年有不少硬筆字字帖。到內地的書店走走,特別是到專門出售藝術書籍的,見到更多。過去一說書法,就是指毛筆書寫的,仿佛這才有資格叫書法。中國人以前的書寫工具只有毛筆,書法自然離不開毛筆。傳統文人都熟習毛筆字,信札都用毛筆書寫,其中不乏非常可觀的。西學東漸,不但輸入了西方思想,也輸入了西方的書寫工具,從鉛筆、墨水筆到原珠筆。如今,毛筆已失去實用性,只作為練習書法藝術的工具了。

可是,漢字的書法藝性不應失去。即使用硬筆書寫,仍然有藝術性。如今連書寫也瀕於消亡,書法藝術面對着更嚴峻的威脅。只是書寫仍是有需要的,一旦要寫幾字,若醜得過分,總是丟人。兩位朋友中就有一位是因此而想到要寫好硬筆字的。

但該拿什麼字帖作摹本呢?

對於坊間的硬筆字帖,我沒有認真研究過。每次見到,都會隨手拿起來看看,希望有新發現,可是都沒有驚喜。我喜歡書法,受益於老師在黑板上漂亮書法的啟蒙。先後有三位語文科老師都能寫一手很好的板書,粉筆硬中帶軟,若毛筆字寫得好,粉筆字也一定寫得好,可以展示富有粗幼、濃淡變化的書法藝術。那時要抄很多筆記,我把它當作書法臨寫練習。硬筆書法,對我來說是書法的起點。

要把字寫好,字帖是需要的。要求不太高的話,坊間的硬筆書法字帖不失為範本。但我認為可以更取法乎上,可以拿歷史上出色的書法家的字帖做範本。

《篆刻學》中一頁
用硬筆來寫臨摹毛筆寫的字,自然難以寫真,但只要明白要學的是字型結構,就沒有問題了。字帖的字不應過大。硬筆只宜寫一二公分大小的字,字帖的字最好差不多大小;字體宜選字劃偏幼小的楷書、行書、行草書,以便利於實用。字帖的字太大了,可以用有縮放功能的影印機縮小使用。練習時不妨先摹寫,即把字帖放在透明度較高的紙下面依着筆劃寫,然後看着字帖練習臨寫。臨與摹,其實是兩回事。

這樣,《蘭亭序》等很多字帖都可以用來練習硬筆書法。趙孟頫、文徵明等很多名帖的字都不大,加工一下便可以用。宋徽宗的瘦金體也很適合。

還可以找鄧散木的《篆刻學》來作字帖。鄧散木是近代有名的書法家兼篆刻家,它的《篆刻學》很好的篆刻教材,又是書法教材,因為全書是毛筆書寫而成的手稿,字體鉛筆頭大。鄧散木的字源自二王,秀麗端莊,很適宜用硬筆臨摹。

啟功的字也合以硬筆臨摹。我曾聽他講寫字,他是大學教師,說把毛筆字當黑板字寫。看看他的字,也真像黑板字,很多字儼然像硬筆字。

至於用筆,自然以墨水筆最好。但別用高檔墨水筆,這些筆特別重,只是供名人、有錢人簽名用的,不供你一次寫幾百字。次為鉛筆,且不妨選用軟一點的,如5B之類。圓珠筆的筆尖太硬,且少變化,絨頭水筆亦然。
**
舊文參閱
學書法經驗談:宜先硬筆後軟毫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05/blog-post.html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Overshare,提防分享過度了

over and under
接近年終,很多盤點工作在進行,從不同角度去給過去的一年做總結。一些地方或文化機構會選出一個字來,從微觀著,以反映一年的新態勢,或予世人一個警醒。在英國的《衛報》網站上看到,英國的 Chambers 字典為此給二零一四年選出了 overshare (過度分享) 這個字。

這本字典簡稱為 TCD (The Chambers Dictionary),是很有特色的英文字典,自一八七二年出版以來,至今年出版了第13版。相對於其他英文字典,TCD以收取新字、僻字多而見稱,所以特別受愛玩填字遊戲的英國人鍾愛。它今年的新版就增添了一千多個新字。它還曾經是砌字遊戲 Scrabble 的「官方字典」。這大概是說,在砌字遊戲或比賽中若對字的拼寫有爭議,一切以 TCD 為準。

TCD 的解釋,overshare 是指 to be unacceptably forthcoming with information about one’s personal life,即通過網絡傳送過分私密的照片,從學步小兒初學如廁的照片,到不留想像餘地的自拍照片。TCD指出,如今從不同渠道接收到的這些照片,空前之多。

據說,這是經過幾個星期的酙酌才定下來的。選上這個字,除了它反映出社交網絡的新現象,還因為它是「漂亮的英國文字」,含蓄而有力。

你可能不認識這個字,可是必定一看一聽就豁然明了,知道說的是什麼,也可能對它批評的「過度」有所共鳴或者警覺。

從「分享」到「過度分享」,沒有多少年。在我的認識中,「分享」首先是一個濫用且常常錯用的詞,接着是一種網上的傳播技術,然後是如今的「過度分享」。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分享」一詞的使用,主要受英文 share 的影響,這誤導了對漢語中原有的「分享」的理解和使用,以致很多人沒有對象也可以「『分』享」,是快樂是痛苦亦可以「分『享』」。不少文字工作者就此指正過,我也提出過批評。

網上的分享則是行動,最初是文字的分享;到具備攝影功能的手機普及,則是圖像、照片的分享。所有事物、技術,一旦太方便又太新穎,必然會濫用,以致出現病態的流行。這已導致 Snapchat 出現,以美國為濫觴,瘋靡青少年。這或許可以譯作「快照聊天」。

這是斯坦福大學三名學生二零一一年作為產品設計作業設計出來的手機應用軟件(app),專供圖像分享。它的最大特點是,送出的圖像可以在設定的短時間內消失(例如十秒),不留任何檔案痕跡。這意味着任何搞鬼、出軌的照片都可以在自設的小圈子中分享而無所顧忌。Snapchat 已成為企業,據它今年五月宣布,軟件一日傳出圖像七億個,瀏覽五億次。用家主要是13歲到23歲的年輕人。到今年八月,公司市值已達一百億美元。這是繼 fb 後又一個網絡神話。去年,fb 與 Google 先後以30億美元和40億美元提出收購,都給拒絕了。

這可能是 overshare 的最佳事例。據英國的調查,47% 使用者收到過裸照和不雅姿態照片。

中國人有個「度」的概念。在自由受到無限吹捧的今天,應時常想到「度」。「過度」是壞事,「無度」更壞,不管原來的出發點有多好。
**
舊文重閱:「分享」與「窩心」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08/04/blog-post_14.html
練習演講應從平常說話開始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19.html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聖誕節,在普世化中的變化

有一個錯覺,好像過了秋分之後,日子過得特別快。轉眼,快冬至了。秋分前後的黃昏,從我家陽台向西望去,太陽正好在中環兩座地標式大廈的夾縫中間隱沒到西面天邊。之後,太陽落山的位置一天天向南移。冬至,表示天文上的冬天至極,太陽曆的一年到盡頭了。再過幾天,太陽會南移的至極的方位,然後向北回歸。至此,環球到了「節日的季節」,各種節慶紛至沓來。

這主要是北半球的節日,不過隨着全球化發展,南半球國家一樣在慶祝了。

這些節日都圍繞着冬至和新年舉行。從原始社會開始,冬至就成為不同地方民族的重大日子,因為人們都從觀察和生活經驗中發覺,這一天意味着嚴寒即將過去、萬物從此復蘇。這於是成為各種不同名堂的節日。羅馬帝國時期,為了擴大基督教的影響,耶穌的生日也移到這個季節來,以排擠掉異教徒對太陽的崇拜、對冬至日的慶祝。如今,慶祝聖誕節,更加成為普世現象了。

可是,隨着聖誕節泛化,它的宗教意味也不斷淡化。日前在 Slate 網上雜誌上讀到一篇文章:No Reason for the SeasonThe joy of celebrating a godless Christmas (這季節無需理由:慶祝沒有上帝的聖誕節之樂)。作者不是教徒,但自小在沒有宗教氣氛的家庭中培養出對這個節日的熱愛,愛的是這個以聖誕節為主的悠長假日季節中,以悠閑、友情、親情,還有禮物、美食、歌聲一起烘托出的節日氛圍。至於節日的宗教內容,作者並不關心,仿佛與這節日無關。

環視一下周遭,今天的聖誕節大抵也就是這樣的。不獨香港如是,聖誕節氣氛傳播到的地方也如是。從全球角度看,上帝的信徒數量在不斷下降,在現代基督宗教興起的歐洲,情況更嚴重。然而,卻有越來越多人以各種方式「慶祝」聖誕節。相信,其中多數人過的也是那文章的作者所過的「沒有上帝的聖誕節」。

不管過的是怎樣的聖誕節,在香港,人們都會隨口送上「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的祝福,也隨處可以見到這樣的祝福語。這是歐美等國的傳統說話,那些地方還會說 Happy Christmas (主要在大不列顛和愛爾蘭)。據二零零五年在美國和加拿大進行的調查,這仍然是這季節最普遍使用的祝福語,但流行程度已下降。在書面、賀卡、廣告等方面,越來越時興說 Season’s Greetings(節日的祝福),連白宮的聖誕卡也如是。這是聖誕節自戰後以來世俗化、商業化之後出現的變化。過去,美國由感恩節開始直到元旦之後一個多月的商業銷售高峰期和假期,稱為 Christmas Season (聖誕季節);如今,這已普遍稱為 Holiday Season (假日季節)了。

可見,聖誕節之「去上帝化」並非個別人的感受和做法,而實際上已成為普遍現象。至.於 Christmas 常常簡寫為 X’mas,則與此無關。X 是希臘文中基督(Χριστός)的第一個字母,X於是在簡化中代替了ChristChristmas 其實由Christ + Mass 組成,即基督的彌撒。

管他什麼宗教信仰,共聚一下吧。拋開信仰,才可以真正的普天同慶。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廿一世紀資本論》與港人常識

看到一個難以置信的統計數字:自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二年(這是可以得到的最新數據),美國新增的收入有95% 納入人口中最富有的 1% 人的口袋中;沃爾頓(Walton)家族(即沃爾馬超市的大老闆)的財富,相當於美國社會下層那42%人的財富總和。

這來自《紐約時報》十二月十三日一篇評論,題目是 Is It Bad Enough Yet?,這用粵語來翻譯很傳神:「衰夠未?」文章劈頭臚列出美國的一大堆「衰嘢」:警察槍殺手無寸鐵的平民;貧富懸殊驚人;基建老化;安全網不安全;無法應對氣候變化、公共醫療、環境威脅;食物系統讓人生病;政府管治功能經常失靈;大量人口無法就業,且會被隨機投獄。

列舉的這些事情,有些是我們遠在萬里之外也知道的,有些則難有設身感受。貧富懸殊、財富分配不公這一點,則是在香港或者其他地方也容易理解,這已成為普世現象。中國內地實行有資本主義特色的社會主義(抑或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主義?)不到兩代人的時間,貧富兩極化已達到驚人水平了。

美國的新數據既為這現象,也為《廿一世紀資本論》一書讓世人凜然一驚的結論提供了新的、有力的佐證。

由法國年輕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今年出版的《廿一世紀資本論》,在全球造成頗大震動。它對資本主義制度的震撼力,甚至有人認為可與馬克思的《資本論》相提並論。這本厚如字典的巨著匯集主要發達國家二三百來的財富積累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正常」的資本主義制度管治下,資本年回報率總大於經濟年增長率。也就是說,資本持有者的收入增長永遠高於普通民眾的收入增長。

造成這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有錢人的收入只有小部分用於消費,而普通人的收入則大部分或全部用於生活。這會使相信靠才能可以出人頭地的人洩氣,會使一些人恨不能含着銀匙出世,又或者對富人生恨。

皮克提說的是「正常」的資本主義情況,而「不正常」的情況也出現過,歐美各國戰後從廢墟中興旺發達起來的那三四十年,就很「不正常」;香港同時的崛起,自然也屬於「不正常」了。龐大的中產階級,是在這樣的「不正常」下孕育出來的。近年,從美國到香港,家庭入息中位卻停滯以至下降了。

香港以經濟自由見稱,資本主義發育得「正常」不過,資本回報率高於經濟增長率、工資增長率也就屬於常態。這其實是香港人的常識,香港人因而特別熱衷於買樓,知道最值錢的──應該說最保值且最升值的──是「磚頭」;知道有了房子這資本,才可以通過資產的升值分享到社會繁榮的財富。若只靠工資收入,就只能望而與嘆了。

有朋友在香港最近的政治風波中與兒子爭論,兒子說了一句話:當然囉,你已經上岸了。上岸是指你有房子了。

這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就是近七百頁的《廿一世紀資本論》的精粹。

問題可以怎麼解決?難,這是資本主義的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