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突破常規的思考方法

Think Like a Freak 一書五月初出版之後,英美書評甚多,可說好評如潮。剛才上《紐約時報》的最暢銷書榜一看,它已排列到非小說類的第二位。兩位作者的前兩本書都以 Freakonomics 為名,意思是異想天開的另類經濟學。香港有人譯之為「扶碌」經濟學,非常誤導。幾本書之受歡迎顯示,一點不扶碌。

香港人口中的扶碌來自英語 fluke,本是桌球術語,指僥倖的入球,也泛指僥倖的成功。香港人活學活用,引入為「扶碌」或「符碌」,用來指庸碌無能、渾渾噩噩而僥倖有成之輩或行為。Freakonomics 卻是毫不扶碌,所有分析都清晰而有據,只是着眼點和思路都與別不同,出人意表,往往把毫不相干的事相提並論,例如學校老師與相撲手、墮胎合法化與犯罪率、街頭妓女與聖誕老人,讓人錯諤之餘而別有所悟。兩位作者的前兩本書都有個相同特點,就是全書沒有連貫的主題,而是多個獨立題目分析的結集。要說連貫的話,就是他們反傳統的天馬行空式思維方法。他們的第三本書主題較集中,說的就是這種思維方法本身;也就是教導讀者較有效益地、較有創意地、較理性地思考。

我沒有讀到原著,但據不同書評、Freakonomics 網站、預覽版,還有英國《衛報》上的摘要可以看到,這書並不是說教的理論書,同樣通過豐富的事例去說話。

所說的方法並不是什麼大道理,例如:
──要先放下成見,包括道德、政治、意識形態、傳統觀念的成見;即使最聰明的人也慣於盯在支持自己的證據上,而看不到反映現實的證據;
──學會說「我不懂」(I don’t know),這是英語中最難啟齒的三字,而只有大膽說了,你才會去學習必須學習的東西;
──要像小孩子那想思想,這樣才可以無所拘束地天馬行空,沒有先入為主之見地大膽提出問題,包括對看來理所當然的現象提出質疑;
──比你聰明得多的人至今解決不了問題,一定很複雜;他們往往着眼於大處,我們何妨着眼於小處;小處具體而微,較簡單,易入手,但可能是沒有人接觸過的處女地;
──尋找問題的病根,治標總難治本;
──掌握激勵之道,包括物質、金錢、名譽、精神等等的激勵;
──要懂得以退為進,知道有捨始有得,今天花不落,明天果不結。

英國《獨立報》的書評說,這本新書有大量「常識性的指導」。不錯,說的道理可能沒有太多驚人之筆,甚至有「阿媽是女人」之談。可是在我們的世界中,往往是老生常談的東西被人忽略了,皇帝的新衣因此要小孩子去道破。

書中有這樣的小故事:一位作者有個三歲的女兒,正在接受上廁所的訓練,開始時不錯,後來不知什麼道理,故態復萌了,不願上廁所;母親拿她沒辦法,把難題拋給做父親的;父親覺得,小菜一碟,即跪下來跟女兒說:「你上廁所,我給你一包 M&M。」「馬上給?」「馬上給。」問題也馬上解決了,之後不隔幾分鐘,女兒就上廁所一次,每次都拿到獎品。

作者說:「所有育兒指南都反對用糖果作賄賂,可是,那不是經濟學家寫的書。」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射12碼罰球的進一步分析

法國的施丹以右腳施射 12碼,意大利門將保方
準備撲向右方。
足球世界杯兩星期後就要在巴西開鑼,到時有一個鏡頭是一定會出現的:12碼罰球。在關鍵比賽中,射門的只要把放在距離龍門12碼外的皮球射進龍門,或者守龍門的只要把皮球撞住,就會成為國家英雄。射門的、守門的應當有什麼攻守策略?

Rolf Dobelli 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一書中說過這個問題,說是根據統計皮球射向龍門左、中、右方向的概率各為三分之一,可是守門員總會不是撲向左就是撲向右,很少以不變應萬變地穩守中路。他藉此指出人的一個偏誤,就是視有作為為優、視不作為為劣。有作為而失敗了可以原諒,不作為而失敗了則不可原諒。

以《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和《超爆魔鬼經濟學》(Super Freakonomics)兩書成名的Stephen D Levitt Steven J Dubner 最近出版了這個系列的第三本書 Think like a Freak,在第一章裡又談到怎麼射、怎麼守12碼球的問題。

這本書暫未見中譯本,不知道會弄出個什麼書名來。Freakonomics 的書名是作者杜撰的,freak 是異想天開的意思,把 freak  economics 合成 Freakonomics,是要突出兩位作者另闢蹊徑的思維方法。他們從選取的研究題目到得出的結論,都令人耳目一新以至瞠目結舌,而這都有嚴謹數據分析支持,一再揭示出事物表象下的真實面貌,令人信服,大呼過癮。

Think like a Freak 就是「異想天開之道」。它的第一章題為「何謂異想天開之道?(What does it mean to think like a freak?),第一個實例就是怎麼射、怎麼守12碼球。

12碼球的成功率約為75%,即約射四球進三球。皮球12碼之外以80英里時速轟向龍門,守門員只有約 0.3 秒看準來勢,作出決定,撲向皮球,截止皮球入網。這近乎不可能,所以守門員都會下賭注,先選擇撲向龍門一方。對射門一方來說,守門員撲錯了方向,入球的成功率達九成。餘下的一成是自己射不中龍門造成的。龍門不小,高八英尺,寬八碼,但為了保證即使守門員撲對了方向也摸不着皮球,射門的會盡量射向死角,而稍有偏差就失敗了。

守門員會記住你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選擇撲救方向。擅長右腳的,射向左方最穩妥,也多射向左方。在這情況下,守門員多選擇撲向自己的右方,右、左之比是57% 41%。作為射手的,知道自己有四分之三的機會射進罰球,但仍有四分之一的失敗可能,有沒有可能提高成功率?

有。根據以上數據,一百次罰球中,守門員只有兩次堅守中路。這不等於射向中路有 98% 的成功率,失位的守門員仍可能用腳用手救出中路射球,不過中路射球的成功率仍比射向死角的高七個百分點。

可是在球場上,射向中路的12碼罰球只有17%。原因有三個,一是守門員就鎮守在中央,向他身上射去太不可思議;第二,射向中路若成為習慣,成功率就下降了,不能多射;第三,就是「有作為」情意結,射向死角被救出了尚有顏面,向中路射入守門員懷中就窩囊透了。

於是,在各種「傳統智慧」的約束下,龍門的左右角仍是熱門的抽射方向,而成功率較高的中路被放棄了。

Think like a Freak 的網上預覽只能看到若干頁,其中聲明「本書預覽不包含第七頁」,對12碼球的分析正好在那裡嘎然煞住,未知當中有什麼乾坤?
**
舊文參閱:
有作為:叢林求生本能的遺傳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6.html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古井與「床前明月光」

江蘇丹陽市六口並列的井
香港近日常有關於古井的報道,原因是地鐵在土瓜灣的建設地盤接連發現多口古井,個別據說是宋代遺物。於是,古井的命運引發爭拗。對於老一輩的人,井可以引發很多回憶,以至思古之幽情,可能挑起「床前明月光……」的詩興。

如果在鄉下生活過,腦海裡一定漾有井水的漣漪。井是所有人的聚居點不可或缺的設施,即使在到處河汊的珠江三角洲,水源不缺,井還是不可少的,因為從井水打出來的是地下水,比河汊裡汲取的地表水乾淨,較適宜飲用。

我沒有那樣的生活經驗,但對井仍不乏記憶,為的是小時候在廣州仍然到處可以見到井。走進橫街小巷,冷不提防,一口井就橫在眼前。那時,住所在「掘頭巷」(死胡同),不滿百步之外就有一口井,每次離家回家都要經過。可能不是每家都有自來水,又或者因為井水不花錢,每天來打井水的人不少。夏天的傍晚最熱鬧,不少人打出一桶井水「照頭淋」,那種冰涼,從旁走過也感覺得到。

那口井沒有井欄,井沿也只是矮矮的,習慣了,也不怕踏錯掉進井去。幾年前回廣州,走進小巷懷舊一番,那井已用金屬蓋封起。大概,不再有人用井水,而井水也可能已污染,或者因為地下水位下降而乾涸了。

井少見,井欄就更少見了。這是指井四周的圍欄。據說,考古發現古代的井欄較高,像四堵牆,像古代的床,井欄因此又叫銀床。所以有一說認為,李白《靜夜思》裡的「床前明月光」,是夜坐井欄邊之所見。古代井欄還有一個專門用字:韓。據《說文解字》,「韓,井垣也」。

「床前明月光」一詩或許是最多中國人能夠背誦的詩了,二十個字裡的意思很淺白,小兒可明。對香港或城裡的小朋友來說,最費解的可能是「故鄉」吧,因為生在城裡長在城裡,不知道故鄉是何物。現在連「床」字,也難解釋了。如果把它解作井欄,就得讓小朋友明白井是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有必要把士瓜灣地盤的個別古井保存下來。

對於詩中本來很簡單的「床」字,近年還有其他見解。其中之一是胡床說,亦即交床、交椅、馬紮、繩床,是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主張這說的人認為,在唐時,「床」仍然是指「胡床」。杜甫的《少年行》寫道: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街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詩中的「坐人床」當然不能以現代人的思維去難解為「上了人家的床」,那床應是胡床。

不過在古代,別人床的確是可以上的,床不僅是睡覺的地方,也是坐具。《說文解字》說:「床,安身之坐也」。春秋以來,床往往兼作其他傢具,床上放置案几,就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做。作客而上了別人的床的事,古代很普遍。

「床前明月光」的床也可能是這樣的床,只是那得有窗,而唐代的窗不可能很大,且多糊上紙或其他材料,隱約見到月光是可以的,可是「疑是地上霜」就有點牽強了,發生在室外較合理,可能在井欄旁邊,否則不能「舉頭望明月」。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一蕉難久遠,世界要多元

要一蕉、二蕉,還是多蕉?
不久前去台城,下榻酒店的房間中擺放了兩隻香蕉。和在香港超級市場買到的香蕉相比,這兩隻香蕉就像醜小鴨:個頭小,色澤不黃不青,有不少黑點。相對於香港習見的又大又長、通體金黃、線條優美的香蕉,這兩隻香蕉起碼差了一個檔次。為了不想浪費,我有點勉強地剥了一隻來吃。一吃,喚起了久已乎忘記了的香蕉滋味:香濃味甜。兒時,小販叫賣這種香蕉為以「梅花點熟香蕉」招徠。後來知道,這是台山本地產品。和這種香蕉相比,香港超市到黃金蕉徒有賣相,味道索然。

到越南旅行,一次餐後供應的水果有香蕉,長相與台城吃到的一樣。一吃,也很好。

兒時吃到的香蕉有不少種類,長相、大小、色澤、味道、香味、口感都不一樣。那時的香蕉,專指梅花點香蕉那一種,其餘還有大蕉、龍牙蕉、皇帝蕉等等。從中醫角度去看,不同的蕉又有不同的功效。香蕉的保存不易,以前,果農都要計算好採摘時間,防止產品在市場上過早熟透。那時吃到的香蕉都是本地產品。

後來,隨着經濟發展,連水果都吃舶來品了,如今漂亮的進口香蕉幾乎一統市場。在八十後、九十後的印象中,超級市場那種香蕉可能是唯一的香蕉。

其實,世界上的香蕉有一千多種,主要產於亞洲和非洲。我們的市場上一蕉獨大,是大企業壟斷的結果。這壟斷可以說是全方位的,不僅控制一個農場,而且控制某些國家的全部經濟,讓所有基建、人力都為種植香蕉服務,這就是所謂「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那裡不僅只種香蕉,而且只種一種香蕉,以方便管理,把規模效應推至極限。據聯合國的數字,全世界的香蕉經濟達到 80億美元。

美國是香蕉的大市場,香蕉都是進口的,銷量比蘋果和橙的總和還多。香蕉從砍下來用船冷藏運到幾千里外的美國出售,頂多只可保存兩星期,然而價格仍比本地生產的蘋果便宜一半。這些都是Chiquita(金吉達)公司供應的 Cavendish 香蕉。選種這種香蕉,不是因為它特別好吃,而是因為成熟期短、長相好、保鮮期長等。如今,Cavendish 香蕉佔了全球香蕉貿易的 47%。

可是,問題來了。近年,Cavendish 等品種的香蕉受到「巴拿馬病」的侵害。它源自名為Foc-TR4 的真菌,真菌從根部向上蔓延,斷絕樹液供應,最後使全樹凋斃。真菌已蔓延到亞洲、澳洲、非洲、中東,科學家束手無策。Chiquita 如今正在研究以新的品種取代Cavendish新寵兒可能是從台灣培養的 GCTCV 219,味道較甜,對「巴拿馬病」有較強抵抗力,但成熟期較長。更大好處是不經基因改造。

這能解決問題嗎?一位醫生朋友日前傳來一篇有關文章,作者是研究這個問題的專家。文章指出:「香蕉科學家告訴我,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多元化。」就是廣植有各種不同抵抗力的香蕉品種,並讓消費者嚐到不同風味的香蕉。

這位專家說:「我可以根據經驗對你說,Cavendish 相對於差不多所有其他香蕉,味道差勁透了。印度種有六百多種香蕉,其中的Cavendish 被不屑地稱為『酒店香蕉』。」

這其實是個要一元還是多元的問題。無論在自然生態還是人文社會,這都要審慎考慮,昨天談到的花樹種植也一樣。以前曾讀到種植專家的警告,指出在城市植樹不可只種單一樹種,以防一旦發生病害時,林木盡毀。

一元獨大,二元對立,都是陷阱。世界要持續發展,非多元不可。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影樹花放湧花潮

上星期五放工時,一位同事訴說,一個星期沒有見過陽光了。的確,過去一段日子陰雨連綿,濕度常常接近百分之一百,有時還雷電交加,各種顏色的暴雨警告不斷出現,真讓人難受。聽同事那麼一抱怨,我安慰道,放心,明天周末放假就會有陽光──因為我剛看過天氣預報。果然,周末的兩天都放晴了,藍天白雲重現維港上空,儘管也有雨雲飄來,灑一兩陣典型的夏季大驟雨,瓢潑過後,太陽照樣熱辣。

夏天真的來到了,星期六坐巴士繞維園經過,看到雨後特別蒼翠的林木之間,朵朵紅雲乍現。啊,原來鳳凰木(影樹)的紅花已開得熱烈喧騰了。

香港是個四時鮮花不斷的地方,大小公園裡隨時更換的草本鮮花固然數不勝數,長期種下的木本鮮花也讓人賞玩不斷,這花謝了那花登場,總之讓你目不暇接。從年頭到現在,像接力賽一樣裝點各個公園、不同馬路的花樹,見過又數得出的起碼有:洋紫荊、宮粉羊蹄甲、桃花、紫玉蘭、火熖木、木棉、藍花楹、黃花風鈴木、吉祥花、黃槐……甚至有梅花,最新見到開花的是鳳凰木、白蘭。一位朋友在臉書上也貼了剛開花的花樹照片,原來是水石榕。

大概有些天天在香港奔波的朋友會覺得驚奇吧,這麼多花樹在我們身邊展現過一身燦爛了?其實還不止,星期六到維園轉了一下,還看到兩種沒有發現過的花樹在開花:菲島福木、荷花玉蘭。都是白色的花,前者每朵只有指甲般大,一簇簇聚如粉團,花瓣肥厚;後者狀如玉蘭,盛開的有20厘米大。它們都是有計劃地各自栽種在維園一角的,各有十株左右。

這些花樹有些已過了花期,有的仍然揮灑着今年最後的光采。例如高貴的藍花楹,在維園大草地的周邊上,仍有幾樹典雅的紫藍未落盡。約一個月前藍花楹樹樹花開時,連接成一抹長長的紫藍,如煙飄拂在綠樹之間。後面若是粉牆黛瓦,一定美得醉人。

到花容初放的鳳凰木開到茶薇時,又稱作黃金雨的豬腸木,與同為決明屬的黃槐,該比拼誰更金黃耀眼了。

我常常想,若能有計劃地栽種花樹,香港其實可以每個月都花潮湧動。這得有規模,得在一個公園、一處湖邊、一座山頭、一個地方成片地栽種,以百計、以千計栽種同一種花樹。年初宮粉羊啼甲開花時,很多地方都見到,有時在路邊有時在山坡,都樹樹燦然。宮粉羊啼甲的花呈粉色,或粉白或粉紅,花開時葉子很少,宛如一樹粉雕,在綠樹叢上非常奪目。設若香港有個山頭或湖邊盡是盛放的粉羊蹄甲,或藍花楹、或黃花風鈴……會多可觀。

曾聽一位建築師說,他曾向當局建議,讓全港十八區各自選定自已的花樹大規模栽種,讓十八區在每年不同月分營造出自己的花潮。這一定對各區、對全港都有好處。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不說當官的,就說各區區議會的議員,誰願意為十年八年後方見成果的計劃而樹木?

設想雖好,可是在專家眼中,這可能有弊端。朋友日前傳來一篇關於香蕉病害的文章,正好說到相關問題。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從長輩病逝看醫療之當與過當

醫療費用與人均預期夀命
一位長輩在美國加州病逝,終年95歲。這是高夀了,尤其是在美國。根據網上的數字,美國男性的預期夀命是75.96歲,加州稍長,有77.80歲,在全美各州中排列第五位。最末的密西西比州只有71.26歲,相當於埃及、利比亞、尼加拉瓜等國家的水平──真意想不到。

那位長輩是在家中安祥去世的。長輩到晚年患有多種慢性病,長期服藥,認知能力日減;辭世的一天,陷入昏迷後不久,在親人──其中有醫務人員──的監察下去世。估計,這是不同內臟功能衰竭所致。長輩很開明,早已立下遺囑,謝絕臨終前的搶救。

有人質疑,為什麼不打緊急電話召喚救護車送去醫院搶救?這樣做大概有一定功效。長輩的配偶幾年前在類似情況下病危,是這樣處理的,醫院動用了各種手段搶救,折騰一星期,終於無效。親人實在不想長輩也受到同樣的折騰──也是折磨,於是作了不同的應急處理。

因為是在家中去世,緊急電話還是要打的。救護人員、警員到場,進行了例行的調查,包括心外壓搶救,並在了解死者病況、所服藥物等之後,同意是自然死亡,不必解剖驗尸,免去親人擔心的另一番折騰。

長輩若及早送到醫院去,在各種先進科技儀器的輔助下,可能在病床上苟延殘喘,可能十天八日,可能更長;似是昏迷,而有沒有知覺則不知道。這樣做是合乎人道、還是不合乎人道?

長輩生前的家庭醫生後來知道情況,對長輩親人們的處理大加讚賞,認為值得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案例」,因為這既可減少死者與生者的痛苦,也可為美國政府節省起碼十萬八萬美元,美國聯邦政府與加州政府都在鬧窮呢。

鬧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醫療開支過大,而且效用不彰。上面提到美國人均預期夀命之低,與美國醫療開支之巨大,完全不成比例。這裡上載的各國預期夀命與醫療開支圖表,很形象地顯示了美國的畸型狀況。美國處於圖表最右端,像個孤懸的孤島,完全脫離了圖表中的合理趨勢。按照趨勢,美國應高踞右上角,以世界最龐大的醫療開支讓美國人享有世界最高的、八十幾歲以九十歲的人均預期夀命才對。

很明顯,美國的醫療開支浪擲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是「治療過當」(overtreatment),這是指弊大於利的治療──不僅是浪費金錢而已,包括不必要的各種檢驗、手術,不必要的用藥,特別是新藥。美國消費者有過分迷信昂貴的新產品的習性,看病時不必自已掏腰包更是這樣。在谷歌輸入 overtreatment,彈出來盡是對美國醫療系統的詬病。 

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經常受到批評以至攻擊。我則認為,以香港人的付出與得到的服務來說,香港的公共醫療是非常傑出的,可為世界楷模。試看一下:美國的全年醫療開支達二萬五千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7%;而香港只佔5.2%(二零零九/二零一零年度)。可是香港的人均預期夀命(二零一二年為男80.6歲,女86.3)居於世界前列,比美國高好幾年。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雞冠頭與不自覺受到的影響

「少見多怪!」
人是群體動物,不可離群而居,這決定了人不可以絕對地特立獨行。可是人又愛標新立異以彰顯個性之不同,吊詭的是,這樣的標新立異往往又是模仿行為,是東施傚顰。在進入消費社會之後,這樣受人影響的行為不斷發生,又不斷消失,是所謂流行現象或潮流。潮流這字眼很好,表示事物如潮水漲起,也必會如流水落下。

有人因而給時裝一個定義:似乎很好看、讓人趨之若鶩但半年後覺得醜陋、難以穿着的服飾。這也適用於其他忽然流行起來的事物,一段時間以來興起的一種髮型是其中之一。這是一種「崩」風格的髮型,就是兩邊甚至後面的頭髮都鏟至頭皮裸露,讓頂上的頭髮如雞冠高聳。這主要是男人的髮型,但一些女的也會剪,而形像更突出。金正恩的髮型也差不多。

這種髮型很新潮,卻又古老,世界各地不少民族部落(包括中國,例如一些藏民)的男人蓄這樣的髮型;六七十年代一些玩世不恭的嬉皮士也愛這樣突出自己。近年,一些球星為了在足球場上更加搶鏡,又這樣做了。幾年前,我認識的一位做西餐廚師的年輕人忽然以這個模樣亮相,嚇了大家一跳。想不到,如今在大街上到處都見到這樣的雞冠頭了。這位年輕人在香港領先潮流達幾年之久,大概很有滿足感吧?

衣飾、文學、音樂、美術、娛樂、建築、語言等文化領域,都在持續變化,也就會產生潮流。對於流行現象,不少學者做過研究,視之為社會心理現象之一。流行現象大抵有這樣的特徵:一是新奇性,是新近出現的新穎式樣;二是個人性,予人有個性的感覺;三是消費性,既讓商人賺錢,也讓消費者覺得是財富的享受;四是周期性,退潮不過是為新的潮流讓路;五是選擇性,無強制力,任君選擇;六是現實性,反映當時的社會和文化思潮;七是瑣碎性,圍繞生活中無關宏旨的小事發生;八是規模性,會掀動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參與。

在這樣的作用下,你不論自覺或不自覺,難免被捲入潮流當中。社會心理一旦形成潮流,可能擾攘一下,沒有什麼大不了,但也可能後果可怕,讓人擔心。五十年代,佛洛依德的潛意識學說曾在西方盛行一時。美國一位市場研究人員曾宣稱,可以在播影中向觀眾灌輸潛意識信息,每次只顯示三千分之一秒──例如「喝可口可樂」──就可以產生巨大影響。多年後的實驗證明這並無事實根據,但全美廣播電視協會還是在一九五八年宣布禁止在電視上播放「潛意識信息」。

很多實驗卻證明,人是的確會不知不覺間受到某種意識影響的,連智力也不例外。荷蘭尼美根大學兩名學者做過這樣的實驗:AB組人每人要分別回答40個常識題,如孟加拉的首都叫什麼之類;不同的是,A組要先花五分鐘描述足球流氓的典型特徵,B組要描述的是教授。結果,兩組的成績有明顯分野,A組答對46%問題,B組答對60%

還有一個實驗很有趣:德國不萊梅國際大學的學者對80名頭髮顏色不同的女性做智力測驗,半數先要看幾則嘲諷金髮女郎弱智的笑話,半數看其他笑話。看過嘲笑金髮女郎笑話的金髮女郎的得分,竟然明顯低過沒有看過的。幾個笑話就打擊了人的自信和思維。

不管是潛意識還是顯意識,人總會受到外界事物影響,受影響的不單只是行為而已。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香港人力資源與德國「雙軌制」教育

香港政府的「2022年人力資源推算」顯示的事實是,教育系統輸出的人才與社會的需求有相當大的距離。簡單來說,是較低學歷的人力供應不足,而較高學歷的則過剩。對社會到個人來說,教育都是投資。人力的供需脫節即投資失誤。從個人到政府,損失都不小。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單單怪責決策者。香港人讀書(指接受教育)有很強的功利心,從家長都子女都一樣,要讀什麼科目,主要取決於有沒有大家公認的「錢途」,即搵唔搵到錢(能不能賺錢),個人興趣、專長都屬次要,甚至不予考慮。這導致香港的中學只有文理中學。

我一向相信,人是各有專長的。有的人天生讀不了書,強逼他們去讀文理中學,簡直是牽牛上樹。可是這些人會有其他方面所長,美術、音樂、體育、表演、烹飪、工藝、技術……等等。這些不僅是個人愛好而已,也是社會需要的。社會越是富裕會越趨向多元化,這些需求越大。

香港以前有技術學校、職業學校,從中學到大專。後來隨着社會轉型,製造業沒落,服務業興起,這些學校沒有了。近年,才又發覺需要有職業培訓,在常規教育制度之外,設立了一些培訓機構,讓要轉行的成年人得到短期的培訓。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職業訓練局,號稱每年為25萬名學生提供全面的職前和在職訓練,而它也是「為離校生及在職人士提供具價值的進修選擇」,不納入正規的教育系統內。

由此想到德國別樹一幟的教育制度,特別是其中的「雙軌制」(Dual System)教育。

德國產品素來以品質優良著稱全球,這與它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有關,各行各業人員都有資格認證,保證掌握優越技能,可以不斷生產高品質產品。德國的中學分三種:八年制文理中學的畢業生可進綜合大學;六年制實科中學(即職業學校)的學生至少有15個月到企業實習,畢業後可進入應用技術大學;六年制普通中學的畢業生也可進入應用技術大學。

實科中學、應用技術大學的學生要在企業接受職業教育,又要在學校接受學歷教育,所以稱為「雙軌制」教育制度。普通中學的畢業生在就業之前也要接受這種教育。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由師傅傳授技術,在規定時間到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和法律知識,到畢業可以拿到由德國工商會統一組織考試並頒發職業培訓證書,即時就業率達到八成。這在歐洲非常難得,其他地方的年輕人失業率長期維持在雙位數。這制度已在德國實施百餘年。德國規定,企業新員工必須有工商會或手工業協會頒發的職業教育證書。

香港的情況自然與德國非常不同,不可能照搬德國的制度。但起碼可以學習給予年輕人多些選擇,也容許他們有改變路向的機會,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轉軌,接受不同的高等教育。

香港面臨的低生育率與人口老化問題,比許多發達國家和城市更嚴重。若人力資源不能發揮最大效益,問題會更加惡化。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學歷膨脹」與谷歌招才之道

香港正出現「學歷膨脹」,即高學歷人才(碩士以上學歷者)人力過剩。對比之下,如果你知道谷歌延攬的無學歷人才越來越多,你會大為驚奇。

根據香港政府昨天公布的「2022年人力資源推算」,香港勞工市場到時會短缺11.7萬人,其中以中學學歷者最多,而高學歷者則過剩5.3萬人。

大概很多人會從身邊的年輕人中發現,頂着碩士銜頭的越來越多了。以前,市場上大部分職業只要中學學歷就可以勝任,如今非大學生難以謀職;擠進門檻的,還有不少是碩士生,甚至更高學歷的。部分原因是工作的要求高了,但更重要的是市場上的人力供需關係改變,水漲船高。

報上有人力資源顧問指出,香港碩士教育氾濫,課程繁多,隨時可在一個秘書職位上發現個碩士,而職場上的一般工作其實不需要碩士學歷。

這情況並不是香港獨有的,在發展迅速的大陸,情況可能更嚴重。職場競爭日益激烈之下,越來越多人讀碩士去,而且是留洋的碩士。「學歷膨脹」也是大陸的普遍現象。

可是在不斷大量招攬尖端人才的谷歌,情況並不一樣。美國專欄作家 Thomas Friedman 月前在《紐約時報》撰寫了How to Get a Job at Google (怎樣在谷歌謀個職)一文,描繪出另一番景象:多年來,谷歌工作人員中沒有接受過任何大學教育者的比例越來越高,在一些部門達到14%。

在谷歌負責人員招聘的人事副總裁 Laszlo Bock 說,他們認為,人們都看重的大學成績 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分)「在(谷歌的)人員招聘中毫無用處,考試成績沒有價值……我們發覺這些東西預示不了什麼」。

那麼什麼才是重要的?他列舉了幾方面:
第一,學習能力,這不等於 I.Q.;
第二,領導才能,這不是指你當過什麼領導職位,而是在出現突發情況時從隊列中挺身而出而表現的才幹。
第三,謙卑和責任感,勇於付出而不居功;其中包括才智上的謙卑,否則難有學習進步。

至於專門技能,他並不看重;只要具備以上才能,專門技能不難學到手。

Thomas Friedman 歸納 Bock 的延攬人才之道為:今天的傑出人才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從許許多多非傳統的方式中培育產生,延攬人才者要對他們所有人敞開懷抱,不要只面對名牌大學。Bock 說:「沒有上學讀書而出人頭地的人必是非凡人才,我們千方百計去搜羅這樣的人才」。對於很多大學教育,他說:「不要按着它們的調子而行。你為讀書負上一屁股債,卻學不到人生有用的東西。那不過是青春期的延長版。」

這,不但汲汲於高學歷者而知道,招聘人才者更要知道。

2014/05/26補記:據美國職業網站 Glassdoor 的調查,美國最佳僱主的前三名是 Google、Costco (零售商)和 facebook,三者的薪金和福利最慷慨。Google 除提供免費膳食、上下班接送,還有健身室、自助洗衣、寵物托管等服務。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閔惠芬:與現代二胡藝術之興起同步

日前在網上得到消息: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病逝,不由得心頭一懍。對於中樂愛好者來說,閔惠芬是如雷灌耳之大名。有人說這三字是二胡的代名詞,這容或誇張了,但你聽到她的名字一定會想到二胡而反之亦然,則是事實。她乘鶴歸西,二胡藝術得她之助力而繼續蓬勃發展,是可以預期的。

現代二胡藝術的興起,可以說是與閔惠芬之成名同步的。在此之前幾十年間,經過劉天華、華彥鈞(瞎子阿炳)等人的努力,到大陸五十年代呈現出民樂新面貌,二胡已蘊釀着新的突破。二胡技巧的提高、二胡樂曲的創作、新一輩二胡演奏人才、新科技的傳播技術都先後出現了,所欠的是稱得上偶像級的二胡演奏家的問世。這樣的突破終於在一九六三年的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比賽發生,比賽造就了一批名聞全國的二胡演奏家。這一年可以視為現代二胡藝術興起的元年。在各種元素的作用下,其中最響亮的名字是當年只有十八歲的閔惠芬。

在這次比賽中,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和人才脫穎而出,風格多樣、技巧高超,為二胡演奏藝術的提高和普及提供了巨大推動力。當年在比賽中讓人一新耳目的許多二胡樂曲,至今是公認的經典作品,如《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均為劉文金曲)、《秦腔主題隨想曲》(趙震宵、魯日融編曲)、《迷胡調》(魯日融編曲)《河南小曲》、《草原上》(均為、劉明源曲)、《梆子風》(項祖英曲)、《江河水》(東北民間樂曲黃海懷移植)、《紅軍哥哥回來了》(張長城原野編曲)等。

還有一批年輕的二胡奏家在這次比賽中一舉成名。閔惠芬和蔣巽風在比賽中拿了一等獎;獲得新作品演奏獎的王國潼(北京),還有湯良德、黃海懷、魯日融、吳素華等得獎者。他們都在此後數十年間為二胡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比賽之後,唱片公司立即邀請這些嶄露頭角的南北演奏家錄音,出版了唱片。於是,優秀的二胡人才伴隨優秀二胡作品,名聲響徹全國。其中最矚目的是閔惠芬。她大概也是最早為香港人熟識的大陸二胡演奏家,比賽後不久(大概是一九六四年),她就隨上海音樂學院一個分隊到深圳來演出。那時的深圳只是個人口幾千的小鎮,音樂會的對象其實是香港觀眾。大陸團體那時很難到香港來,於是經常到深圳演出,香港人要看,得到中旅社購買連食宿的票。票很搶手,常要通宵輪候。那一次,得以看到青春版閔惠芬的風采。

大同華嚴寺女菩薩塑像
似乎從那時開始,中國不少演奏家愛好身體語言很誇張的演奏風格,從面部表情到肢體動作都很舞台化。閔惠芬是其中的表表者,特別是演奏《江河水》這樣悲憤交集的樂曲。不過到了後來,她動極思靜、返樸歸真的舞台形象又予人深刻印象。有一次在大會堂音樂廳看她的演奏,那該是她患了癌症然後得以復出的時候,體形胖了不少,也蒼老了不少。那一身服裝該是有人專門為她設計的,寬鬆飄逸。她出台立定後,右手把飄帶向後輕輕一甩,然後坐下。演奏中,她全程閉目,除了雙手的拉琴動作,幾乎紋絲不動,如入定的菩薩。她當時演奏的是什麼已忘記了,但一直清晰記得她當時的形象。後來到大同華嚴寺參觀那裡著名的彩塑女菩薩像,那是唐或魏時代的作品,體態豐腴而妙曼。一見想到:閔惠芬是不是到過那裡然後有那個轉變的?

不久之前,讀到一位當年參與過「上海之春」二胡比賽的已故演奏家的回憶文字,知道一點恐怕鮮為人知的比賽內情。據說,比賽早有內部共識,就是要「俾面」東道主上海;得獎人選也內定了,是上海一位年輕的副教授。誰料,這位演奏家壓力太大,竟在比賽演奏時中斷了,這自然無法得享大家的「美意」。

不記得是誰說過這樣的話:角鬥場(arena)是為英雄而不是為藝術家而設的。英雄決鬥,可以以生死勝負,很客觀、「科學」;藝術其實常常難有客觀的高下標準,要在上面提到的演奏家中分出個一二三等來,不是強人所難麼?

不管怎樣,閔惠芬把掌了時代的因緣際遇,發出了個人的光與熱,也為時代作出了的貢獻。她的二胡藝術,堪稱不朽。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越南發現的重要「古籍資料」

越南阮朝一八三四年繪製的地圖,
原圖橫放,展示時按現代習慣直放
了。這有「好處」:讓人看不清地
圖是以中文標寫的。 
在越南看到幾幅越南宣示對西沙、南沙群島主權的地圖,沒有特別深究,只對其中的《皇朝直省地輿全圖》有較深印象。昨天就之行文後,再打開另一幅地圖的照片細看,不禁為之失笑。

地圖下有這樣的中文說明:
「大南一統全圖(1834年越南阮朝繪製的地圖)
「十九世紀阮朝國史館刊行的《大南一統全圖》將「黃沙」和「萬里長沙」標繪在越南的疆域。這地圖標明了「黃沙」和「萬里長沙」群島屬於越南領土,並確定了越南對上述群島的主權。
「來源:黃沙資源中心」

其中的「黃沙」指的是中國的西沙群島,「萬里長沙」就是中國的南沙群島。

對這樣的說明,只有要稍備相闗的歷史常識,就會嗤之以鼻。譬如,其中提到「疆域」,並把它與現代概念的「領土」、「主權」相提並論,顯然把概念混淆了。更重要的是那一八三四年的年分,和「萬里長沙」這地名。

一八三四年距今不算太遠,不過一百八十年,相對於中國關於南海諸島記載之源遠流長,可說微不足道。

中國人對南沙群島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的漢代。東漢楊孚的《異物志》 、三國時萬震的《南國異物志》、東吳將領康泰的《扶南傳》等書都有記載。到元代,南沙群島已歸中國管轄。《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敘》都包括了南沙群島。《元史》還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群島。明代《海南衛指揮僉事柴公墓志鉻》中的記載也表明南沙群島屬於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衛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

到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群島標繪在權威地圖上,對南沙群島行使行政管轄。一七二四年的《清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一七五五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一七六七年的《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一八一零年的《大清萬年一統地量全圖》和一八一七年《大清一統天下全圖》等許多地圖均將南沙群島列入中國版圖。

對比之下,越南那幅阮朝的地圖簡直是螳臂擋車。

南海古稱「漲海」。 至宋代,始以石塘、長沙等專用名稱明確指稱南海諸島。石塘又作石堂、千里石塘、萬里石塘;長沙又作千里長沙、萬里長沙、萬里長堤。經考證,史籍中所載「長沙」大多指今西沙群島,而「石塘」大多指今南沙群島。越南人把南沙群島稱作「萬里長沙」正好反證了中國對這些島嶼的先佔。

北越總理范文同一九五八年承認中國在
南海主權的公函。
對於這些,越南人本來是承認的。在一九七四年以前,北越政府無論在政府的聲明、照會中,還是在報刊、地圖和教科書中,都正式承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五日,北越外交部副部長雍文謙接見中國駐越南領事館臨時代辦李志民時表示:根據越南方面的資料,從歷史上看,西沙、南沙群島應當屬於中國;當時在座的越南外交部亞洲司代司長黎祿也說:從歷史上看,西沙、南沙在宋朝時就已屬於中國了。

中國政府一九五八年發表《關於領海的聲明》,明確宣佈「中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的規定適用于東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同年九月十四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政府主席范文同在給中國總理周恩來的照會中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國承認和贊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九五八年九月四日關於規定中國領海的聲明,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尊重這一決定」。

根據現有歷史依據及國際法的「發現原則」、「先佔原則」和「禁止反言原則」,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都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越南之「反言」(即自食其言)是否有道理?有的,一是「國家繼承」,即合併南越後繼承了法國殖民當局一九三三年以後以「無主地」為由侵佔中國南沙群島後的法令;二是一些越南古籍資料」,其中最早的歷史記錄是一八零二年才開始的。

上述阮朝的地圖相信就是可笑的古籍資料」之一。

(越南行外二篇)